一种前后开门柜制冷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375010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前后开门柜制冷系统,包括柜体和风道外墙;所述风道外墙由若干个风道挡板首尾相连而成;所述风道外墙适配安装在所述柜体内;所述柜体包括置物容腔和循环风道,所述循环风道位于所述所述柜体与所述风道外墙之间,所述置物容腔位于所述风道外墙内并通过所述风道外墙与所述循环风道连通;其中一个或多个所述风道挡板上设有通风孔;所述循环风道内设有制冷机构;通过设有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且向右出风的方式,使冷风逆时针方向循环吹送,由于风压作用,当门体打开时,减少柜体内的冷风向外泄露,使柜体内的温度保持均衡。第一风道内设有若干通风孔,冷风通过通风孔进入到置物腔体内,并均匀吹送,对置物腔体内的物品进行低温保存。品进行低温保存。品进行低温保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前后开门柜制冷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冷柜
,尤其涉及一种前后开门柜制冷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冷柜,一般应用于商用售卖机,其内设有风道并通过冷风循环的方式对柜体内的物品进行低温保存。常规技术中,其风道为后出风、前回风的冷风循环方式,当其双开门或前后开门时,后部向前出风的方式容易造成冷风大量流失至外部,导致柜内的温度不能保持平衡,温差较大,同时也导致产品的能耗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前后开门柜制冷系统。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前后开门柜制冷系统,包括柜体和风道外墙;所述风道外墙适配安装在所述柜体内,所述风道外墙由若干个风道挡板首尾相连而成;所述柜体包括置物容腔和循环风道,所述循环风道位于所述柜体与所述风道外墙之间,所述置物容腔位于所述风道外墙内并通过所述风道外墙与所述循环风道连通;至少一个所述风道挡板上设有通风孔,所述循环风道内设有制冷机构。
[0006]所述循环风道包括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所述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相互连通,所述制冷机构适配安装在所述第二风道内。
[0007]所述柜体下部设有装饰板,所述装饰板适配安装在所述柜体的前后两侧,且与所述柜体和所述风道挡板适配安装对所述第二风道进行封闭。
[0008]所述风道挡板包括顺时针依次连接的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三挡板和第四挡板;所述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第四挡板的两侧外沿上均设有向外翻起的折边,所述折边抵接在所述柜体内壁上。
[0009]所述第一挡板上的通风孔均等布满;所述第二挡板上不设有所述通风孔;所述第三挡板的一侧均等布满所述通风孔,对应所述制冷机构的位置不设有通风孔;所述第四挡板的中部及下部均等布满所述通风孔。
[0010]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在柜体和风道外墙之间设置循环风道,将循环风道设置为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制冷机构设于第二风道内且向右出风的方式,使冷风逆时针方向循环吹送,由于风压作用,当门体打开时,减少柜体内的冷风向外泄露,使柜体内的温度保持均衡。第一风道内设有若干通风孔,冷风通过通风孔进入到置物腔体内,并均匀吹送,对置物腔体内的物品进行低温保存。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立体图。
[001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正面剖视图。
[001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冷风循环的风流方向示意图。
[0014]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风道挡板立体图。
[0015]图中附图标记:柜体1,置物容腔11,装饰板12,风道挡板21,通风孔22,第一挡板23,第二挡板24,第三挡板25,第四挡板26,循环风道3,第一风道31,第二风道32,制冷机构4。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如图1

图4所示,一种前后开门柜制冷系统,包括柜体1和风道外墙。所述柜体1前后两侧呈开口状用于安装门体。所述风道外墙由若干个风道挡板21首尾相连而成,并安装于所述柜体1的内壁上,其安装方法是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所述柜体1包括置物容腔11和循环风道3,所述循环风道3位于所述柜体1与所述风道外墙之间,所述置物容腔11位于所述风道外墙内。至少一个所述风道挡板21上设有通风孔22。所述循环风道3内设有制冷机构4。所述制冷机构4与电源电连接,其吹出的冷风,沿着循环风道3传送,冷风通过所述通风孔22传送至所述置物容腔11内部,使整个柜体1内部以逆时针方向循环传送冷风,当柜体1的前门或/和后门打开时,外部的气流不易影响柜体1内的冷风循环,减少冷风的流失,起到节能、保温的效果。
[0017]如图2所示,所述循环风道3包括第一风道31和第二风道32。所述第一风道31和第二风道32相互连通,且所述第一风道31位于所述第二风道32的上方。所述第一风道31位于所述风道外墙与柜体1之间。所述制冷机构4安装在所述第二风道32内。
[0018]如图2

图3所示,所述风道挡板21包括顺时针依次安装连接的第一挡板23、第二挡板24、第三挡板25和第四挡板26,其安装方式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所述第一挡板23、第二挡板24和第四挡板26的两侧外沿上均设有向外翻起的折边,所述折边通过螺钉固定抵接在所述柜体1内壁上。所述制冷机构4的冷风从右往左依次经过所述第二挡板24、第一挡板23、第四挡板26和第三挡板25再回到所述制冷机构4内,换言之,冷风从所述第二风道32起进入所述第一风道31内,再后在此进入到所述第二风道32内形成冷风循环。
[0019]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为了对所述置物容腔11内的物品进行冷藏,所述第一挡板23上的通风孔22均等布满,使冷风在流经所述第一挡板23上方时,冷风也能够通过所述通风孔22从上至下传送至所述置物容腔11内。所述第二挡板24上不设有所述通风孔22,使冷风通过所述第二挡板24内的风道集中传送至所述第一挡板23,再沿着第一风道31和各所述通风孔22分散,从而使所述第一风道31内和所述置物容腔11内的冷风传送得更均匀。所述第三挡板25的一侧均等布满所述通风孔22,且对应所述制冷机构4的位置不设有通风孔22,使经过循环后往回送的风通过所述第三档板25上的所述通风孔22回流至所述制冷机构4内。所述第四挡板26的中部及下部均等布满所述通风孔22。冷风从所述制冷机构4送出后,集中通过所述第一风道31传送至所述第一挡板23的上方,随之,冷风分别通过所述第一风道31和所述通风孔22流通,均匀传送至所述置物容腔11内,使置物容腔11内的物品保持温度均衡。经过循环后的风从所述第三挡板25上的所述通风孔22和所述第二风道32回到所述制冷机构4内。冷风沿着柜体1的内壁逆时针方向流通,由于风压作用,能够减少门体打开时,冷风外漏的现象,同时能够减少能耗、保持置物容腔11内的温度平衡。
[0020]所述制冷系统4由压缩机、冷凝器、毛细管或热力膨胀阀、蒸发器等部件组成,属于现有技术。
[0021]所述柜体1下部设有装饰板12,所述装饰板12适配安装在所述柜体1的前后两侧,与所述柜体1和所述风道挡板21适配安装对所述第二风道32进行封闭。
[0022]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本
中技术人员依本技术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后开门柜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1)和风道外墙;所述风道外墙适配安装在所述柜体(1)内,所述风道外墙由若干个风道挡板(21)首尾相连而成;所述柜体(1)包括置物容腔(11)和循环风道(3),所述循环风道(3)位于所述柜体(1)与所述风道外墙之间,所述置物容腔(11)位于所述风道外墙内并通过所述风道外墙与所述循环风道(3)连通;至少一个所述风道挡板(21)上设有通风孔(22),所述循环风道(3)内设有制冷机构(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后开门柜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风道(3)包括第一风道(31)和第二风道(32),所述第一风道(31)和第二风道(32)相互连通,所述制冷机构(4)适配安装在所述第二风道(32)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后开门柜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1)下部设有装饰板(12),所述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强合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双冷冷链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