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修复和污染净化的复合材料制造配方、复合体及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3837381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态修复和污染净化的复合材料制造配方、复合体及方法,由种子和基质组成,其含种子量为18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生态修复和污染净化的复合材料制造配方、复合体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环保
,特别涉及一种生态修复和污染净化的复合材料制造配方、复合体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人类社会长期生产生活活动不同程度地影响土壤、水源和大气,加之自然灾害、气候变化形成的山体滑坡、沙化、盐碱化、贫瘠化等,产生了大量的污染场地和逆境土壤,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重金属

有机物复合污染、板结、贫瘠等问题,生态修复需求迫切、难度大、成本高。近年来,修复方法以表面覆盖和植物促生为主,用于提高植物成活率、防风固沙和防止水土流失,但此类方法不具备土壤和水、气环境污染(例如:去除VOCs)净化功能和生态修复治理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生态修复和污染净化的复合材料制造配方、复合体及方法。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生态修复和污染净化的多层复合材料制造配方,由种子和基质组成,其含种子量为18

25g/m2,基质包括以下组分:菌根真菌AMF颗粒剂、泥炭土、生物炭、纳米零价铁、土壤粘结剂、多孔材料、植物纤维和水,各组分物质按比例均匀混合;所述基质的用量为0.5

4kg/m2,按重量份;所述基质包括以下组分:菌根真菌AMF颗粒剂1

5g/m2,泥炭土200

300g/m2,生物炭50

150g/m2,纳米零价铁1

>5g/m2,土壤粘结剂0.5

18g/m2,多孔材料40

600g/m2,植物纤维50

150g/m2,水400

800g/m2。
[0005]进一步地,所述种子采用以菌根真菌AMF颗粒剂为主的微生物接种剂并按1
‑5‰
(W/W)进行包衣处理。
[0006]进一步地,所述种子为灌木种配合金钱草、蜈蚣草、碱蓬草、无芒麦雀、黑麦草、八宝景天、匍匐茎细弱剪股颖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0007]进一步地,所述种子为香根草或紫穗槐配合狗牙根、百喜草、结缕草、马尼拉、野牛草、百慕大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0008]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生态修复和污染净化的多层结构复合体,包括上述配方制作成的柔性介质混合层,所述生态修复和污染净化的多层结构复合体整体呈层状结构,包括位于上下两层的可溶性纤维纸吸水保护层和夹持在中间层的柔性复合介质种子层,所述层状结构由缝制机器采用光净丝网、活性炭纤维绳或者棉线双面拉丝缝合在一起,所述柔性复合介质种子层包括位于底层的若干层植物纤维纸基层和一次或多次涂覆凝固于植物纤维纸基层上的所述柔性介质混合层,所述生态修复和污染净化的多层结构复合体铺设后使用3
‑5‰
木醋液进行灌根处理,种子发芽后叶面使用3
‑5‰
木醋液喷施。
[0009]进一步地,所述植物纤维纸基层采用可溶性吸水植物纤维纸制成。
[0010]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生态修复和污染净化的多层结构复合体的制作方
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1]S1:将所述种子混合均匀,使用1
‑5‰
(W/W)以菌根真菌AMF颗粒剂为主的微生物接种剂对混合种子进行包衣处理;
[0012]S2:将所述包衣后的种与菌根真菌AMF颗粒剂、纳米零价铁用小型均混机均混20

40分钟;
[0013]S3:将泥炭土、生物炭、多孔材料、植物纤维用大型均混机均混30

60分钟,加入S2中已加工好的混合物,再均混30

60分钟;
[0014]S4:将S3中加工好的混合物加入搅拌机,并加入土壤粘结剂,搅拌20

40分钟后,均匀兑入水搅拌成可拉丝30cm

40cm的稠糊状浆液作为柔性介质混合层的原料备用;
[0015]S5:将S4中做成的稠糊状浆液一次或多次均匀涂覆于可溶性吸水植物纤维纸基层上,所述可溶性吸水植物纤维纸基层采用一层或多层,形成柔性复合介质种子层;
[0016]S6:将S5中制成的柔性复合介质种子层在5

15℃空气中循环通风干燥,或在阴凉干燥处6

24h,干燥至所涂覆介质凝固成可卷曲且无游离水柔性胶皮状;
[0017]S7:将涂覆干燥后的柔性复合介质种子层双面粘合2

5层可溶性植物纤维纸,各层纤维纸之间采用淀粉粘合好形成吸水保护层,以保护基质、种子等防止剥落,并在铺设时可吸水保温保肥;并在6

24h内将柔性复合介质种子层与可溶性纤维纸吸水保护层缝合成毯。
[0018]进一步的,所述生态修复和污染净化的多层结构复合体在坡度小于15度坡面上使用时,S7采用活性炭纤维绳或者棉线缝合成毯,在铺设固定后,于表面喷播一层3

5mm厚基质加种子,待喷播表面结皮硬化24小时后,喷涂纳米光净材料,并于24小时后喷淋水或营养液催芽。
[0019]进一步地,所述生态修复和污染净化的多层结构复合体在坡度大于等于15度坡面上使用时,S7采用光净丝网缝合成毯。
[0020]进一步地,所述光净丝网采用植物纤维线或植物纤维绳,在1

3%(w/w)纳米TiO2悬浊液中浸渍1

2h后,经60

120℃绝氧干馏炭化2

4h至表面形成稳定牢固的C

TiO2固化涂层后使用。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生态修复和污染净化的多层复合材料制造配方富含碳基吸附载体材料、菌根真菌(AMF)、纳米零价铁等,既促进植物生长,根系可以有效地附着在基质和土地上,防护性好,又能进一步去除污染物,提高抗污染能力。本专利技术设计的生态修复和污染净化的多层结构复合体用于污染场地原位修复及兼顾植被恢复,其表层设有浸渍NM纳米催化氧化材料,通过和阳光的结合分解有机物污染,减少因淋溶污染物向地下迁移,也阻隔土壤中VOCs的挥发,并对其进行有效降解。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生态修复和污染净化的多层结构复合体的分层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生态修复和污染净化的多层结构复合体制作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现参照附图来做进一步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25]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为便于解释,阐述了许多具体的细节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明显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被实施。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专利技术的概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修复和污染净化的多层复合材料制造配方,其特征在于,由种子和基质组成,其含种子量为18

25g/m2,基质包括以下组分:菌根真菌AMF颗粒剂、泥炭土、生物炭、纳米零价铁、土壤粘结剂、多孔材料、植物纤维和水,各组分物质按比例均匀混合;所述基质的用量为0.5

4kg/m2,按重量份;所述基质包括以下组分:菌根真菌AMF颗粒剂1

5g/m2,泥炭土200

300g/m2,生物炭50

150g/m2,纳米零价铁1

5g/m2,土壤粘结剂0.5

18g/m2,多孔材料40

600g/m2,植物纤维50

150g/m2,水400

800g/m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修复和污染净化的多层复合材料制造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种子采用以菌根真菌AMF颗粒剂为主的微生物接种剂并按1
‑5‰
(W/W)进行包衣处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态修复和污染净化的多层复合材料制造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种子为灌木种配合金钱草、蜈蚣草、碱蓬草、无芒麦雀、黑麦草、八宝景天、匍匐茎细弱剪股颖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态修复和污染净化的多层复合材料制造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种子为香根草或紫穗槐配合狗牙根、百喜草、结缕草、马尼拉、野牛草、百慕大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5.一种生态修复和污染净化的多层结构复合体,包括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配方制作成的柔性介质混合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修复和污染净化的多层结构复合体整体呈层状结构,包括位于上下两层的可溶性纤维纸吸水保护层和夹持在中间层的柔性复合介质种子层,所述层状结构由缝制机器采用光净丝网、活性炭纤维绳或者棉线双面拉丝缝合在一起,所述柔性复合介质种子层包括位于底层的若干层植物纤维纸基层和一次或多次涂覆凝固于植物纤维纸基层上的所述柔性介质混合层,所述生态修复和污染净化的多层结构复合体铺设后使用3
‑5‰
木醋液进行灌根处理,种子发芽后叶面使用3
‑5‰
木醋液喷施。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态修复和污染净化的多层结构复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纤维纸基层采用可溶性吸水植物纤维纸制成。7.一种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生态修复和污染净化的多层结构复合体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所述种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炎靳大鹏续京平王志萍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格润合泰生态农业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