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桩自动调位系统及其使用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37332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35
本申请提供一种钢管桩自动调位系统,包括调位系统、信号传输系统和控制系统,调位系统包括钢护筒,钢护筒侧壁沿周向设有多个调位装置,调位装置包括弧形板,弧形板与钢护筒外壁连接,弧形板外侧设有固定架,弧形板和钢护筒设有开口部,弧形板开口部处设有移动架,移动架端部设有第一顶辊,第一顶辊抵靠钢管桩,固定架和移动架之间设有第一位移传感器和至少两个第一液压顶,第一液压顶驱动移动架沿钢护筒径向移动,第一位移传感器用于检测移动架的位移量。位移量。位移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管桩自动调位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桩基施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钢管桩自动调位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基础设施的大力推进,钢管桩被应用于桥梁、水工、市政等各个领域,尤其是高桩码头中应用极多。
[0003]目前我国的钢管桩施工,精度控制难度大,施工中定位效果差,特别是钢管桩上部为带靠船构件的桩帽时,钢管桩的偏位会导致靠船构件偏位,从而影响码头靠海侧沿线的顺直度,使用定位架定位时,定位架加工繁琐,且精度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钢管桩自动调位系统及其使用方法,解决了传统钢护筒施工中,定位难度大,精度不高,使用定位架施工繁琐、效率低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管桩自动调位系统,包括调位系统、信号传输系统和控制系统,调位系统包括钢护筒,钢护筒侧壁沿周向设有多个调位装置,调位装置包括弧形板,弧形板与钢护筒外壁连接,弧形板外侧设有固定架,弧形板和钢护筒设有开口部,弧形板开口部处设有移动架,移动架端部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管桩自动调位系统,其特征是:包括调位系统、信号传输系统和控制系统,调位系统包括钢护筒(1),钢护筒(1)侧壁沿周向设有多个调位装置(3),调位装置(3)包括弧形板(305),弧形板(305)与钢护筒(1)外壁连接,弧形板(305)外侧设有固定架(301),弧形板(305)和钢护筒(1)设有开口部,弧形板(305)开口部处设有移动架(302),移动架(302)端部设有第一顶辊(304),第一顶辊(304)抵靠钢管桩(2),固定架(301)和移动架(302)之间设有第一位移传感器(7)和至少两个第一液压顶(303),第一液压顶(303)驱动移动架(302)沿钢护筒(1)径向移动,第一位移传感器(7)用于检测移动架(302)的位移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钢管桩自动调位系统,其特征是:调位装置(3)沿钢护筒(1)长度方向设有多排。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钢管桩自动调位系统,其特征是:调位系统还包括导向架装置(5),导向架装置(5)位置高于调位装置(3),钢护筒(1)外侧沿周向设有多个基准桩(4),各基准桩(4)中心与钢护筒(1)中轴等距,导向架装置(5)设在基准桩(4)上,导向架装置(5)包括导向架底座(502),导向架底座(502)上设有转动臂架,转动臂架端部设有第二顶辊(501),第二顶辊(501)抵靠钢管桩(2)外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钢管桩自动调位系统,其特征是:转动臂架包括平行布置的后竖臂(504)、中竖臂(505)和前竖臂(506),后竖臂(504)、中竖臂(505)和前竖臂(506)之间通过少两个平行的转臂(503)铰接,前竖臂(506)设有至少两个第二顶辊(501),两个第二顶辊(501)与钢管桩(2)的接触点的连线竖直,中竖臂(505)和后竖臂(504)之间设有第二液压顶(507),第二液压顶(507)两端分别连接后竖臂(504)和中竖臂(505)以驱动转动臂架转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钢管桩自动调位系统,其特征是:后竖臂(504)与中竖臂(505)的距离小于前竖臂(506)与中竖臂(505)的距离,中竖臂(505)上设有第二位移传感器(8),第二位移传感器(8)设有可移动的伸缩计量杆(801),伸缩计量杆(801)前端设有衔接套(802),衔接套(802)一端和第二位移传感器(8)固定主体之间设有保持弹簧(804),衔接套(802)另一端设有滚轮(803),滚轮(803)抵靠在后竖臂(504)侧壁上滚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钢管桩自动调位系统,其特征是:基准桩(4)和导向架装置(5)之间设有分度转盘(6),分度转盘(6)设有多个连接耳(601),基准桩(4)上端设有多个定位柱(401),连接耳(601)卡住定位柱(401)以定位,定位柱(401)内设有螺纹连接的锁定旋钮(9),锁定旋钮(9)设有朝一侧外伸的压块(901),连接耳(601)一端开口,转动锁定旋钮(9)以使压块(901)压紧连接耳(601)上端。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钢管桩自动调位系统,其特征是:第二顶辊(501)与前竖臂(506)接触处设有压力传感器(508)。8.根据权利要求3或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吉君王志敏郑先河戚梁吴国有张星王纪标田济时王勃高宏宝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