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鼠膀胱灌注给药器及实验动物灌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37227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鼠膀胱灌注给药器及实验动物灌注装置,其中,该大鼠膀胱灌注给药器包括:一端设置有连接套的导尿管;排出管固定设置在连接套上且与导尿管贯通设置;注射组件包括第一注射器和第二注射器,第一注射器和第二注射器的截面形状为适配的半圆形;第一注射器和第二注射器与连接套密合、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导尿管一端的连接套设置排出管,使大鼠实验过程中可通过排出管进行排尿,并将注射组件设置为相互适配的第一注射器和第二注射器,以实现对不同种类药液的盛装,在实际操作时仅需一次插管操作即可实现不同药物注射、对膀胱灌注或排空,避免频繁插拔导尿管对大鼠尿道造成伤害,有效提高实验人员操作的流畅性。作的流畅性。作的流畅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鼠膀胱灌注给药器及实验动物灌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实验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大鼠膀胱灌注给药器及实验动物灌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大鼠膀胱癌/膀胱炎模型为常用的膀胱部位研究模型,膀胱灌注是一种常规的局部给药手段,能模拟临床过程中的病患进行膀胱灌注药物,评价药物疗效有着重要意义,在已公开专利技术专利CN102499784A中公开了一种裸鼠膀胱癌原位模型建立方法和装置,其采用通过注射器和导尿管插入裸鼠膀胱并注射悬液的方法是实验人员常用的操作方法。
[0003]在现有技术中的灌注实验器械通过导尿管连通一个注射器,大鼠无尿道被封堵无法排尿,在需要使用混合药物实验或对大鼠膀胱进行清洗时,只能够通过拔出导尿管的方式使大鼠排尿,以排空膀胱后再更换药物注射或灌注,现有技术的弊端在于频繁插拔导尿管对大鼠尿道造成损伤,影响实验的结果,且导致实验过程不流畅。
[0004]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使用灌注器械时需频换插拔导尿管以使大鼠排空膀胱或换药,容易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鼠膀胱灌注给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大鼠膀胱灌注给药器包括:导尿管,所述导尿管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套;排出管,所述排出管固定设置在所述连接套上且与所述导尿管贯通设置;注射组件,所述注射组件包括第一注射器和第二注射器,所述第一注射器和所述第二注射器的截面形状为适配的半圆形;所述第一注射器和所述第二注射器与所述连接套密合、可拆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鼠膀胱灌注给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注射器包括第一储液壳和第一推杆,所述第一推杆滑动套设在所述第一储液壳内,所述第一储液壳的横截面为半圆形;所述第二注射器包括第二储液壳和第二推杆,所述第二推杆滑动套设在所述第二储液壳内,所述第二储液壳的横截面为半圆形,且所述第二储液壳的横截面尺寸与所述第一储液壳的横截面尺寸适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鼠膀胱灌注给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液壳上设置有第一注射端头,所述第一注射端头的截面形状为半圆形,所述第一注射端头的截面圆心与所述第一储液壳的截面圆心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二储液壳上设置有第二注射端头,所述第二注射端头的截面形状为半圆形,所述第二注射端头的截面圆心与所述第二储液壳的截面圆心位于同一直线上;当所述第一注射器、第二注射器与所述导尿管连接时,所述第一注射端头与所述第二注射端头相互抵接,套合设置在所述连接套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广志邓达师雷崎方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