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雷达分析的环卫站点垃圾容器容积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371010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34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雷达分析的环卫站点垃圾容器容积检测装置,包括:外箱体和内箱体,外箱体侧壁靠近固接有喂入管;内箱体位于外箱体内,内箱体转接于外箱体的内周壁;外箱体相对的两个侧壁对应内箱体位置处均开设有排出口,内箱体能够从外箱体的排出口伸出;外箱体内对应内箱体底部位置处设置有驱动机构;外箱体外侧连接有安装架,安装架连接有控制模块,控制模块连接有无线通讯模块,安装架底部设置有电源模块;外箱体顶部设置有光学雷达和接收器,光学雷达和接收器均连接于控制模块,光学雷达发出的光信号能够竖直射入内箱体。本申请具有检测垃圾容器内剩余空间,并便于在垃圾容器装满后将垃圾取出的效果。器装满后将垃圾取出的效果。器装满后将垃圾取出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雷达分析的环卫站点垃圾容器容积检测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环卫设施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雷达分析的环卫站点垃圾容器容积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代城市中通常在居民区和商业区设置多个环卫站点,环卫站点内设置垃圾容器,用于盛放周围市民生活产生的垃圾。现有环卫站点内的垃圾容器通常是垃圾箱,给人们带来干净舒适的生活工作环境,提升人们对城市的认可度。
[0003]现有垃圾容器通常内通常人工套设垃圾袋,市民将需要丢弃的垃圾丢入垃圾容器,随后关闭垃圾容器。环卫工作人员定期按固定路径巡逻检查垃圾容器内的垃圾堆放量,并清理已经盛满垃圾的垃圾容器。
[000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环卫站点分布在城市的各个位置,垃圾容器内的垃圾满溢程度不能随时监控,因此需要环卫工作人员按固定片区划分巡逻路线逐个检查垃圾容器内的垃圾数量,增加了环卫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能够便于检测垃圾容器内剩余空间,并便于在垃圾容器装满后将垃圾取出的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雷达分析的环卫站点垃圾容器容积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雷达分析的环卫站点垃圾容器容积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箱体(2)和内箱体(3),外箱体(2)侧壁靠近顶部位置处固接有喂入管(21);内箱体(3)位于外箱体(2)内,内箱体(3)转动连接于外箱体(2)的内周壁;外箱体(2)相对的两个侧壁对应内箱体(3)位置处均开设有排出口(23),内箱体(3)能够从外箱体(2)的排出口(23)伸出;外箱体(2)内对应内箱体(3)底部位置处设置有驱动机构(7),驱动机构(7)能够带动内箱体(3)转动;外箱体(2)外侧连接有安装架(1),安装架(1)连接有控制模块(4),控制模块(4)连接有无线通讯模块(5),安装架(1)底部设置有为整个电路供电的电源模块(6);外箱体(2)顶部设置有光学雷达(8)和接收器(81),光学雷达(8)和接收器(81)均连接于控制模块(4),光学雷达(8)发出的光信号能够竖直射入内箱体(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雷达分析的环卫站点垃圾容器容积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箱体(2)前侧可拆卸连接有多个指示灯(29),多个指示灯(29)沿外箱体(2)高度方向阵列设置,多个指示灯(29)均连接于控制模块(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雷达分析的环卫站点垃圾容器容积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1)顶部固接有遮板(11),遮板(11)由靠近喂入管(21)方向向远离喂入管(21)方向向下倾斜设置,所述遮板(11)能够覆盖喂入管(21)和外箱体(2)顶部设置,所述遮板(11)由防水材料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雷达分析的环卫站点垃圾容器容积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板(11)底部靠近喂入管(21)位置处转接有红外传感器(9),红外传感器(9)连接于控制模块(4),所述遮板(11)底部安装有多个灯条(12),多个灯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项宇李欣蔡正虎陈贻超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陆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