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扭转减振器的异形弹簧垫、扭转减振器及液力变矩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7084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扭转减振器的异形弹簧垫、扭转减振器及液力变矩器;解决现有技术中扭转减振器,存在容易产生应力集中而导致损坏的问题;异形弹簧垫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弹簧垫本体和第二弹簧垫本体;第一弹簧垫本体一端的直径小于或等于扭转减振器中外圈弹簧的内径且第一弹簧垫本体另一端的直径小于第一弹簧垫本体一端的直径;第二弹簧垫本体用于对第一弹簧垫本体的位置进行固定,第二弹簧垫本体为板状结构;板状结构沿扭转减振器径向的长度大于外圈弹簧的内径,板状结构的厚度与扭转减振器中,外中间盘与内中间盘之间的距离相适配;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出采用上述异形弹簧垫的扭转减振器及液力变矩器。振器及液力变矩器。振器及液力变矩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扭转减振器的异形弹簧垫、扭转减振器及液力变矩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力变矩器,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扭转减振器的异形弹簧垫,使用该异形弹簧垫的扭转减振器及液力变矩器。

技术介绍

[0002]一种常用液力变矩器的扭转减振器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从动板01、保持架02、八个大弹簧03以及四个小弹簧04;其中从动板01、保持架02通过螺钉05装配后形成大弹簧03与小弹簧04的安装空间,大弹簧03内放置圆柱形的弹簧垫06;四个小弹簧04卡装在四个窗口内,工作时,涡轮的拨盘旋转,通过压缩大弹簧03实现减振的目的,其中弹簧垫06为圆柱形。
[0003]另一种常用液力变矩器的扭转减振器结构如图3与图4所示,包括左保持架011、右保持架021、外中间盘031、内中间盘041、涡轮毂051、内圈弹簧061以及外圈弹簧071,其中外圈弹簧071内部未设置弹簧垫,与外中间盘031的弹簧窗口直接配合,使得弹簧窗口圆角设计较小,一般在R0.5

1.5mm左右。因而使外中间盘存在容易产生应力集中而导致损坏的问题,若采用与上述一种扭转减振器相同的结构,即直接将现有圆柱型的弹簧垫06插入到外圈弹簧071内,则弹簧垫会与左保持架011、右保持架021造成干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包括左保持架、右保持架常用液力变矩器的扭转减振器,存在容易产生应力集中而导致损坏,若直接将现有圆柱型弹簧垫插入到外圈弹簧内,则弹簧垫会与左保持架、右保持架造成干涉的技术问题,而提供用于扭转减振器的异形弹簧垫、扭转减振器及液力变矩器。
[0005]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用于扭转减振器的异形弹簧垫,其特殊之处在于:
[0007]包括第一弹簧垫本体和与第一弹簧垫本体一端连接的第二弹簧垫本体;
[0008]所述第一弹簧垫本体用于插入到扭转减振器的外圈弹簧内,第一弹簧垫本体一端的直径小于扭转减振器中外圈弹簧的内径且第一弹簧垫本体另一端的直径小于第一弹簧垫本体一端的直径;
[0009]所述第二弹簧垫本体用于对第一弹簧垫本体的位置进行固定,第二弹簧垫本体为板状结构;板状结构沿扭转减振器径向的长度大于外圈弹簧的内径,板状结构的厚度与扭转减振器中,外中间盘与内中间盘之间的距离相适配。
[0010]进一步的,所述板状结构远离第一弹簧垫本体一侧的两端均设置有半径大于等于弹簧丝半径的圆角。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弹簧垫本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
[0012]所述第一本体为圆台结构,且大径端与第二本体一端连接;
[0013]所述第二本体为圆柱形结构,其直径与第一本体的大径端直径相同,第二本体的
另一端与第二弹簧垫本体连接;
[0014]所述第二本体的直径小于扭转减振器中外圈弹簧的内径。
[0015]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本体的长度小于第一本体的长度,第一本体的小径端倒有圆角。
[0016]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扭转减振器,包括扭转减振器本体,其特殊之处在于:
[0017]还包括设置在扭转减振器本体中,与外圈弹簧数量一致,且一一对应的N组异形弹簧垫组,每组异形弹簧垫组包括两个异形弹簧垫,两个异形弹簧垫分别设置在对应外圈弹簧的两端;
[0018]所述异形弹簧垫包括第一弹簧垫本体和与第一弹簧垫本体一端连接的第二弹簧垫本体;
[0019]所述第一弹簧垫本体另一端的直径小于第一弹簧垫本体一端的直径,第一弹簧垫本体一端的直径小于扭转减振器中外圈弹簧的内径;
[0020]所述第二弹簧垫本体为板状结构;板状结构径向的长度大于外圈弹簧的内径,板状结构的厚度与扭转减振器中,外中间盘与内中间盘之间的距离相适配;
[0021]所述第二弹簧垫本体设置在外中间盘与内中间盘之间,第一弹簧垫本体插入到外圈弹簧内。
[0022]进一步的,所述板状结构远离第一弹簧垫本体一侧的两端均设置有半径大于等于弹簧丝半径的圆角;外中间盘与第二弹簧垫本体两端的配合面设置有相适配的圆角。
[002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弹簧垫本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
[0024]所述第一本体为圆台结构,且大径端与第二本体一端连接;
[0025]所述第二本体为圆柱形结构,其直径与第一本体的大径端直径相同,第二本体的另一端与第二弹簧垫本体连接;
[0026]所述第二本体的直径小于扭转减振器中外圈弹簧的内径。
[0027]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本体的长度小于第一本体的长度。
[0028]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液力变矩器,包括液力变矩器本体,其特殊之处在于:液力变矩器本体包括上述扭转减振器。
[002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30]1、本专利技术中提出的异形弹簧垫,通过设置第一弹簧垫本体另一端的直径小于第一弹簧垫本体一端的直径(即第一弹簧垫本体的另一端锥度设置),使得异形弹簧垫的一端可以更长的伸入到外圈弹簧内部,并且不会与外圈弹簧产生干涉,并且由于弹簧垫伸入弹簧较长,不会从外圈弹簧中脱出。
[0031]2、本专利技术中提出的异形弹簧垫,通过设置的第二弹簧垫本体,配合板状结构径向的长度大于外圈弹簧的内径等,可以通过外中间盘和内中间盘对其进行固定,防止异形弹簧垫在扭转过程中移动。
[0032]3、本专利技术中,将第二弹簧垫本体的两端设置为圆角结构,并将外中间盘与第二弹簧垫本体两端的配合面设置为相适配的圆角,可以减小外中间盘在扭转过程中的应力集中,提高产品可靠性。
[0033]4、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圆柱形结构的第二本体,可以保证异形弹簧垫与外圈弹簧的同轴度,使得外圈弹簧的扭转力更为均匀。
[0034]5、本专利技术中,设置第二本体的长度小于第一本体的长度,可以进一步加长异形弹簧垫伸入到外圈弹簧的长度,并且不会与外圈弹簧产生干涉。
附图说明
[0035]图1是现有技术中,第一种液力变矩器的扭转减振器的剖视结构图;
[0036]图2是现有技术中,第一种液力变矩器的扭转减振器的俯视图;
[0037]图1

图2中,01

从动板;02

保持架;03

大弹簧;04

小弹簧;05

螺钉;06

弹簧垫;
[0038]图3是现有技术中,另一种液力变矩器的扭转减振器的剖视结构图;
[0039]图4是现有技术中,另一种液力变矩器的扭转减振器的俯视图;
[0040]图3

图4中,011

左保持架;021

右保持架;031

外中间盘;041

内中间盘;051

涡轮毂;061

内圈弹簧;071

外圈弹簧;
[0041]图5是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扭转减振器的异形弹簧垫,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弹簧垫本体(2)和与第一弹簧垫本体(2)一端连接的第二弹簧垫本体(3);所述第一弹簧垫本体(2)用于插入到扭转减振器的外圈弹簧内,第一弹簧垫本体(2)一端的直径小于扭转减振器中外圈弹簧的内径且第一弹簧垫本体(2)另一端的直径小于第一弹簧垫本体(2)一端的直径;所述第二弹簧垫本体(3)用于对第一弹簧垫本体(2)的位置进行固定,第二弹簧垫本体(3)为板状结构;板状结构沿扭转减振器径向的长度大于外圈弹簧的内径,板状结构的厚度与扭转减振器中,外中间盘与内中间盘之间的距离相适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扭转减振器的异形弹簧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状结构远离第一弹簧垫本体(2)一侧的两端均设置有半径大于等于弹簧丝半径的圆角。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扭转减振器的异形弹簧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垫本体(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本体(4)和第二本体(5);所述第一本体(4)为圆台结构,且大径端与第二本体(5)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本体(5)为圆柱形结构,其直径与第一本体(4)的大径端直径相同,第二本体(5)的另一端与第二弹簧垫本体(3)连接;所述第二本体(5)的直径小于扭转减振器中外圈弹簧的内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扭转减振器的异形弹簧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本体(5)的长度小于第一本体(4)的长度,第一本体(4)的小径端倒有圆角。5.一种扭转减振器,包括扭转减振器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扭转减振器本体中,与外圈弹簧数量一致,且一一对应的N组异形弹簧垫组,每组异形弹簧垫组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世浩张超侯朋朋冯涛苏周鹏钱啟德李泽聪张溥王文静詹迪雷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航天动力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