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鼻整形术后鼻腔可测压通气支撑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6995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34
本申请涉及一种鼻整形术后鼻腔可测压通气支撑管,属于整形术后辅助工具的技术领域,其包括沿鼻腔的长度方向设置的通气管和套接在所述通气管外侧并与所述通气管平行的弹性的压力囊,所述压力囊设有空腔,且所述压力囊一端设有用于向所述空腔中充压的充压组件。本申请具有减少对切口止血效果的不利影响的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鼻整形术后鼻腔可测压通气支撑管


[0001]本申请涉及整形术后辅助工具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鼻整形术后鼻腔可测压通气支撑管。

技术介绍

[0002]鼻整形手术后,为了减少切口出血,促进术后鼻粘膜与鼻中隔等组织的愈合,通常需要使用无菌棉球填塞鼻腔,但患者经无菌棉球填塞鼻腔后被迫经口呼吸,由此易造成患者口唇、咽部干燥等不适症状。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医生通常在患者鼻整形手术后,裁剪一段医用导管,并在裁剪好的医用导管外侧包裹无菌棉球后,放置在患者的鼻腔中,此时无菌棉球与鼻腔粘膜接触并对鼻腔粘膜进行压迫,从而减少切口出血的问题,且医用导管的管腔与鼻腔连通,患者可通过医用导管的管腔进行呼吸,减少经口呼吸导致的不适症状的产生。
[0004]相关技术中将无菌棉球包裹在裁剪后的医用导管的外侧并放置在患者鼻腔中,裁剪后的医用导管外侧包裹无菌棉球的厚度难以控制,由此易造成医用导管外侧包裹的无菌棉球对鼻腔粘膜各处的压迫力度不同,影响切口的止血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减少对切口止血效果的不利影响,本申请提供一种鼻整形术后鼻腔可测压通气支撑管。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鼻整形术后鼻腔可测压通气支撑管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鼻整形术后鼻腔可测压通气支撑管,包括沿鼻腔的长度方向设置的通气管和套接在所述通气管外侧并与所述通气管平行的弹性的压力囊,所述压力囊设有空腔,且所述压力囊一端设有用于向所述空腔中充压的充压组件。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通气支撑管时,将通气管放置于鼻腔中,直至充压组件位于鼻腔外侧,此时压力囊处于未充压状态并位于通气管靠近鼻腔内侧壁的一侧,此时通过充压组件向压力囊的空腔中充压,压力囊侧壁形变并向靠近鼻腔内侧壁的方向膨胀,直至压力囊外侧壁与鼻腔内侧壁抵接,此时患者通过通气管的管腔呼吸,且压力囊外侧壁贴合鼻腔内侧壁的形状,从而可对鼻腔内侧壁均匀施加压力,达到压迫止血的效果,减少对切口止血效果的不利影响,且当患者需要换药时,将通气支撑管取出并更换新的通气支撑管,减少切口感染的可能。
[0009]可选的,所述充压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压力囊端部的充压管,所述充压管一端与所述空腔连通并与所述压力囊固定连接,所述充压管远离所述压力囊的一端朝向远离所述压力囊的一侧,且所述充压管远离所述压力囊的一端设有用于封堵所述充压管的封堵塞,所述封堵塞设置为弹性材质。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向压力囊的空腔中充压时,将注射器的针头穿过封堵塞并进入充压管中,此时封堵塞靠近针头的部位在针头的挤压下发生形变,通过注射器将充
压介质充入压力囊的空腔中,此时压力囊膨胀直至压力囊侧壁与鼻内侧壁贴紧,此时将注射器的针头从封堵塞中拔出,此时封堵塞恢复形变并将针头的插入口封堵,从而使得空腔中的充压介质不易从针头的插入口处脱离空腔,从而保持压力囊对鼻腔内侧壁压力,减少因压力不足而造成对切口止血效果的不利影响的可能。
[0011]可选的,所述空腔中的充压介质设置为无菌的液体或气体。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向空腔中充入无菌的液体或气体时,充入空腔中的无菌的液体或气体在空腔中流动,直至压力囊外侧壁与鼻腔内侧壁贴合并施压,从而达到对鼻腔内侧壁施加的压力各处均相等的效果,进一步减少对切口止血效果的不利影响,同时减少患者在恢复过程中受到感染的可能。
[0013]可选的,所述通气管靠近所述充压管的一端且远离所述充压管的一侧设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一端与所述通气管端壁固定连接,另一端朝向远离所述充压管的方向设置。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通气管放入鼻腔的过程中,通气管远离冲压管的一端朝向靠近鼻腔的一侧并继续向靠近鼻腔的方向移动,直至定位板靠近鼻外侧壁的一侧与鼻外侧抵接,从而对通气管进行限位,减少通气管进入鼻腔中的长度过长而造成患者不适的可能,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0015]可选的,所述压力囊靠近所述通气管的一侧设有多个沿所述通气管的转动轴线均匀分布的插接板,所述通气管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插接板相适应的插接槽,所述插接板插接在所述插接槽中,且其中两个相对设置的所述插接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有用于固定所述通气管与所述压力囊的固定件。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力囊通过插接板插接在对应的插接槽中,并通过固定件固定的方式与通气管可拆卸连接,当患者需要换药时,将通气管从鼻腔中取出从而带动压力囊脱离鼻腔,此时通过固定件将压力囊与通气管解除固定并向远离通气管的方向移动压力囊,直至插接板脱离插接槽,完成压力囊的拆卸,当患者换药完成后,将通气管消毒并将消毒后的新的压力囊安装在通气管上,并将新的通气支撑管安装在同一患者的鼻腔中,从而在减少患者感染的同时减少物料的浪费,节约使用成本。
[0017]可选的,所述固定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插接板靠近所述通气管一侧并朝向所述通气管的固定块,所述插接板靠近所述通气管的一侧开设有与所述固定块相适应的容纳槽,所述固定块远离所述通气管的一端插接在所述容纳槽中并与所述容纳槽侧壁滑动连接,且所述容纳槽中固定连接有朝向所述固定块的弹簧,所述弹簧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块固定连接,且所述通气管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固定块相适应的通孔,当所述压力囊与所述通气管固定时,所述固定块插接在所述通孔中。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压力囊与通气管固定时,将插接板与对应的插接槽对准并驱动固定块进入容纳槽中,此时弹簧被压缩,向插接板向靠近插接槽的方向移动,当插接板完全插接在插接槽中时,容纳槽与通孔对准,此时弹簧恢复形变并推动固定块向靠近通孔的方向移动,直至固定块远离容纳槽的一端插接在通孔中,从而将压力囊与通气管固定,需要拆卸时,通过通孔处推动固定块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直至完全进入容纳槽中,便于将压力囊脱离通气管,从而达到便于拆卸和安装压力囊的效果,提高拆装效率。
[0019]可选的,所述插接板沿所述通气管直径方向的截面设置为燕尾状,且所述插接板靠近所述通气管一侧的宽度大于所述插接板远离所述通气管一侧的宽度。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燕尾状的插接板插接在对应的插接槽中,从而在通气管平行于通气管直径方向上对压力囊进行限位,减少压力囊受到外力而脱离通气管的可能,进一步提高压力囊与通气管连接的稳定性。
[0021]可选的,所述压力囊中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无线电连接有控制主机。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注射器将充压介质充入空腔的过程中,压力传感器感应到空腔中的压力并转换为电信号,此时压力传感器将电信号发送给控制主机,此时控制主机接收到电信号并显示空腔中的压力,从而便于检测对空腔充压过程中空腔内的压力,准确控制充入空腔中的充压介质的体积,进一步减少对切口止血效果的不利影响。
[00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4]1.将通气管放置于鼻腔中,此时压力囊处于未充压状态,通过充压组件向压力囊的空腔中充压,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鼻整形术后鼻腔可测压通气支撑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沿鼻腔的长度方向设置的通气管(1)和套接在所述通气管(1)外侧并与所述通气管(1)平行的弹性的压力囊(2),所述压力囊(2)设有空腔(21),且所述压力囊(2)一端设有用于向所述空腔(21)中充压的充压组件(3);所述充压组件(3)包括设置在所述压力囊(2)端部的充压管(31),所述充压管(31)一端与所述空腔(21)连通并与所述压力囊(2)固定连接,所述充压管(31)远离所述压力囊(2)的一端朝向远离所述压力囊(2)的一侧,且所述充压管(31)远离所述压力囊(2)的一端设有用于封堵所述充压管(31)的封堵塞(32),所述封堵塞(32)设置为弹性材质;所述通气管(1)靠近所述充压管(31)的一端且远离所述充压管(31)的一侧设有定位板(4),所述定位板(4)一端与所述通气管(1)端壁固定连接,另一端朝向远离所述充压管(31)的方向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鼻整形术后鼻腔可测压通气支撑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21)中的充压介质设置为无菌的液体或气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鼻整形术后鼻腔可测压通气支撑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囊(2)靠近所述通气管(1)的一侧设有多个沿所述通气管(1)的转动轴线均匀分布的插接板(5),所述通气管(1)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插接板(5)相适应的插接槽(11),所述插接板(5)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珊安阳张凤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