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户外防水双开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36946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户外防水双开门装置,包括具有储存腔体的容纳结构、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容纳结构一侧设有开口,容纳结构的开口侧的端面向内凹陷形成一圈内凹环边,内凹环边与开口侧的端面平行布置;内凹环边的外侧面上分别设有第一对接法兰和第二对接法兰,第一对接法兰和第二对接法兰以开口侧的中线左右对称布置;第一对接法兰上设有第一密封圈,第二对接法兰上设有第二密封圈;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分别铰接在内凹环边的左右相对的两条边上,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分别与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密封抵接;第一门体形成门缝的一条边上设有第一门体折边,第二门体形成门缝的一条边上设有第二门体折边,第一门体折边密封抵接在间隔处的内凹环边上。隔处的内凹环边上。隔处的内凹环边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户外防水双开门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户外防水相关
,具体涉及一种户外防水双开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户外的箱、柜体设备与外界直接接触,通常要达到防雨、防尘的要求。一般的户外箱、柜内部均安装、储存有电气设备,遇到恶劣雨雪大风天气,外部结构应给予内部设备足够的防护,保证内部脆弱部件的性能,防止安全事故。
[0003]对于某些大型的电气、机械设备,安装进入户外的箱、柜中往往需要大尺寸开门设计,目前的常规双开门结构两门中间有竖梁,制约大型设备安装操作。去掉中梁后两门中间位置与外界联通,无法保证性能。设计新型无中梁双开门结构,并保证结构的防雨防尘性能,是实现大型设备户外防护安装操作的有效途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技术问题的一种或几种,提供了一种户外防水双开门装置。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户外防水双开门装置,包括具有储存腔体的容纳结构、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所述容纳结构一侧设有开口,所述容纳结构的开口侧的端面向内凹陷形成一圈内凹环边,所述内凹环边与所述开口侧的端面平行布置;所述内凹环边的外侧面上分别设有半环形的第一对接法兰和半环形的第二对接法兰,所述第一对接法兰和第二对接法兰以所述开口侧的中线左右对称布置,所述第一对接法兰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对接法兰的两端一一相对布置且预留有间隔;所述第一对接法兰上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二对接法兰上设有第二密封圈;
[0006]所述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分别铰接在所述内凹环边的左右相对的两条边上,所述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分别与所述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密封抵接;所述第一门体形成门缝的一条边上设有第一门体折边,所述第二门体形成门缝的一条边上设有第二门体折边,所述第一门体折边密封抵接在所述间隔处的内凹环边上,所述第二门体折边插接在所述第一门体折边内,且所述第二门体与第一门体折边密封抵接。
[000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户外防水双开门装置,采用双开门无中梁结构,且具备防雨防尘功能,解决现有大型设备对外部户外防护箱体无中梁结构需求,并提供防雨洁净环境的问题。
[0008]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09]进一步,所述第一对接法兰包括第一连接边、第一翻边和第一挡板,所述第一连接边呈半环形垂直固定在所述内凹环边的外侧面上,所述第一翻边一体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边的自由端且朝向所述第一连接边的四周外侧延伸,所述第一翻边的自由端套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连接边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分别与所述内凹环边的外侧面以及所述第一翻边密封连接。
[0010]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第一连接边、第一翻边和第一挡板形成第一对接法兰,并在第一翻边上设置第一密封圈,结构密封性好,能够实现与门体之间的有效对接密封;水可以沿内凹环边向下流走,不会进入到容纳结构内。
[0011]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接边垂直固定在所述内凹环边的内环边上。
[0012]进一步,所述第二对接法兰包括第二连接边、第二翻边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二连接边呈半环形垂直固定在所述内凹环边的外侧面上,所述第二翻边一体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边的自由端且朝向所述第二连接边的四周外侧延伸,所述第二翻边的自由端套设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连接边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分别与所述内凹环边的外侧面以及所述第二翻边密封连接。
[0013]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第二连接边、第二翻边和第二挡板形成第二对接法兰,并在第二翻边上设置第二密封圈,结构密封性好,能够实现与门体之间的有效对接密封;水可以沿内凹环边向下流走,不会进入到容纳结构内。
[0014]进一步,所述第二连接边垂直固定在所述内凹环边的内环边上。
[0015]进一步,所述第一门体折边的自由端还设有第三密封圈,所述第二门体的内侧面与所述第三密封圈密封抵接;所述第一门体的底部和第二门体的底部均设有排水孔。
[0016]进一步,所述第一门体折边呈U型结构,所述U型结构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门体形成门缝的一条边一体连接,所述U型结构的底部密封抵接在所述间隔处的内凹环边上;所述第二门体折边呈板状结构,所述第二门体折边朝向所述第二门体的内侧延伸并插接在所述U型结构内;所述第二门体的内侧面与所述U型结构的另一端密封抵接。
[0017]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U型结构的第一门体折边,可以实现与第二门体折边的配合,结构密封性好。
[0018]进一步,所述第一门体的内侧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一限位条,所述第二门体的内侧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二限位条,所述第一限位条转动后和第二限位条转动后均能够抵接在所述内凹环边的内侧面上。
[0019]进一步,所述内凹环边上还设有密封垫,所述第一门体的上下两边均设有第一内翻边,所述第一内翻边延伸至第一门体折边的两端位置;所述第二门体的上下两边均设有第二内翻边,所述第二内翻边延伸至第二门体折边的两端位置;所述第一门体折边、第一内翻边和第二内翻边均抵接在所述密封垫上。
[0020]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密封垫的设置,还可以实现第一门体折边、第一内翻边和第二内翻边与内凹环边之间的密封连接。
[0021]进一步,所述第一对接法兰的两端端面上分别设有第一密封块,所述第二对接法兰的两端端面上分别设有第二密封块,所述第一门体折边分别与所述第一密封块和第二密封块密封抵接。
[0022]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密封块的设置,可以实现门体折边两端的密封连接。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户外防水双开门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专利技术户外防水双开门装置纵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图2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本专利技术户外防水双开门装置内凹环边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7]图5为本专利技术户外防水双开门装置横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8]图6为图5中B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9]图7为本专利技术户外防水双开门装置隐藏第一门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0]图8为图7中D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1]图9为本专利技术户外防水双开门装置隐藏第二门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2]图10为图9中C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3]图1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门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4]图12为本专利技术第二门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5]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36]1、容纳结构;10、内凹环边;11、第一对接法兰;12、第二对接法兰;13、第一密封圈;14、第二密封圈;15、第一连接边;16、第一翻边;17、第一挡板;18、第二连接边;19、第二翻边;190、第二挡板;191、密封垫;192、第一密封块;193、第二密封块;
[0037]2、第一门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户外防水双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储存腔体的容纳结构、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所述容纳结构一侧设有开口,所述容纳结构的开口侧的端面向内凹陷形成一圈内凹环边,所述内凹环边与所述开口侧的端面平行布置;所述内凹环边的外侧面上分别设有半环形的第一对接法兰和半环形的第二对接法兰,所述第一对接法兰和第二对接法兰以所述开口侧的中线左右对称布置,所述第一对接法兰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对接法兰的两端一一相对布置且预留有间隔;所述第一对接法兰上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二对接法兰上设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分别铰接在所述内凹环边的左右相对的两条边上,所述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分别与所述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密封抵接;所述第一门体形成门缝的一条边上设有第一门体折边,所述第二门体形成门缝的一条边上设有第二门体折边,所述第一门体折边密封抵接在所述间隔处的内凹环边上,所述第二门体折边插接在所述第一门体折边内,且所述第二门体与第一门体折边密封抵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户外防水双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接法兰包括第一连接边、第一翻边和第一挡板,所述第一连接边呈半环形垂直固定在所述内凹环边的外侧面上,所述第一翻边一体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边的自由端且朝向所述第一连接边的四周外侧延伸,所述第一翻边的自由端套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连接边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分别与所述内凹环边的外侧面以及所述第一翻边密封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户外防水双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边垂直固定在所述内凹环边的内环边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户外防水双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对接法兰包括第二连接边、第二翻边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二连接边呈半环形垂直固定在所述内凹环边的外侧面上,所述第二翻边一体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边的自由端且朝向所述第二连接边的四周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宁章玉太夏海豹周中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无线电测量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