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鼠尾标记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6820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鼠尾标记器,包括呈剪叉结构的标记器主体,标记器主体一端为标记部,另一端为操作部,标记器主体连接处开有储液槽,储液槽包括由隔板分隔而成的第一储液槽和第二储液槽,标记部包括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上分别开有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内分别设有第一标记层和第二标记层,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内分别设有第一导液管和第二导液管,第一导液管一端与第一标记层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储液槽连接,第二导液管一端与第二标记层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储液槽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目前使用鼠尾标记法时,均以黑色的油性笔进行标记,对于黑鼠而言,使用黑色标记难以看清,较难区分的问题。区分的问题。区分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鼠尾标记器


[0001]本技术涉及鼠尾标记
,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鼠尾标记器。

技术介绍

[0002]进行动物实验时,为区分各只鼠的不同,常需要对其进行编号登记,目前常用的方法为金属耳标标记法,即在鼠耳朵上打洞,固定一个金属环进行标记,但是这种方法会对大、小鼠造成一定的损伤,尤其在进行耳朵、听力相关的研究时,对实验干扰较大,并且在打金属耳标时候,鼠因剧烈挣扎,会出现耳廓撕裂的状况出现,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会采用另一种方法鼠尾标记法。
[0003]但是目前使用鼠尾标记法时,通常需要一个人抓住实验鼠,另一个人使用油性笔进行标记,标记效率不高,而且均以黑色的油性笔进行标记,对于黑鼠而言,使用黑色标记难以看清,较难区分,影响实验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多功能鼠尾标记器,解决了目前使用鼠尾标记法时,通常需要一个人抓住实验鼠,另一个人使用油性笔进行标记,标记效率不高,而且均以黑色的油性笔进行标记,对于黑鼠而言,使用黑色标记难以看清,较难区分,影响实验时间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鼠尾标记器,包括呈剪叉结构的标记器主体,所述标记器主体自连接处一端为标记部,另一端为操作部,所述标记器主体连接处开有储液槽,所述储液槽包括由隔板分隔而成的第一储液槽和第二储液槽,所述标记部包括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所述第一支臂和所述第二支臂上分别开有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内分别设有与凹槽的壁面贴合的第一标记层和第二标记层,所述第一支臂和所述第二支臂内分别设有第一导液管和第二导液管,所述第一导液管一端与所述第一标记层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储液槽连接,所述第二导液管一端与所述第二标记层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储液槽连接,所述操作部包括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所述第一把手与所述第一支臂连接,所述第二把手与所述第二支臂连接。
[0006]上述方案工作原理:
[0007]在需要给黑鼠标记时,先在第一储液槽中注入白色的油性墨汁,油性墨汁通过第一导液管流入第一标记层,通过按压操作部的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可使标记部的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张开,将鼠尾放置于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之间,通过按压操作部使得第一标记层中的白色油性墨汁留在鼠尾上完成标记;
[0008]在需要给白鼠标记时,先在第二储液槽中注入黑色的油性墨汁,油性墨汁通过第二导液管流入第二标记层,通过按压操作部的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可使标记部的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张开,将鼠尾放置于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之间,通过按压操作部使得第二标记层中的黑色油性墨汁留在鼠尾上完成标记。
[0009]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标记层和第二标记层均为海绵。
[0010]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把手与所述第二把手之间设有辅助弹簧。
[0011]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均为半圆形结构且直径为6mm。
[0012]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储液槽为圆形结构,所述第一储液槽和所述第二储液槽为相同的半圆形结构。
[0013]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还包括油性墨瓶,所述油性墨瓶包括瓶体和瓶盖,所述瓶体和瓶盖螺纹连接,所述瓶盖上设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可插入所述第一储液槽和所述第二储液槽。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1、在使用时,可分别标记黑鼠或白鼠,可用黑色或者白色的标记色标记,与鼠颜色形成反差,易于看清,而且单人即可进行标记鼠尾的操作,方便高效且快捷,节省时间,便于实验,解决了目前使用鼠尾标记法时,通常需要一个人抓住实验鼠,另一个人使用油性笔进行标记,标记效率不高,而且均以黑色的油性笔进行标记,对于黑鼠而言,使用黑色标记难以看清,较难区分,影响实验时间的问题。
[0016]2、在使用时,可以防止损伤鼠尾。
[0017]3、在使用时,既可以起到力的缓冲作用,也可以起到辅助标记的作用。
[0018]4、在使用时,可适用于大多数实验鼠的鼠尾标记。
[0019]5、在使用时,方便添加油性墨汁。
[0020]6、在使用时,有利于提高标记速度,加快实验进度。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一种多功能鼠尾标记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标记部的结构透视图;
[0023]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油性墨瓶的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说明:
[0025]10

标记器主体;11

标记部;111

第一支臂;112

第二支臂;113

第一凹槽;114

第二凹槽;115

第一标记层;116

第二标记层;117

第一导液管;118

第二导液管;12

操作部;121

第一把手;122

第二把手;123

辅助弹簧;13

储液槽;131

第一储液槽;132

第二储液槽;133

隔板;14

油性墨瓶;141

瓶体;142

瓶盖;143

出液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0027]实施例:
[0028]如图1到图3所示,一种多功能鼠尾标记器,包括呈剪叉结构的标记器主体10,所述标记器主体10自连接处一端为标记部11,另一端为操作部12,所述标记器主体10连接处开有储液槽13,所述储液槽13包括由隔板133分隔而成的第一储液槽131和第二储液槽132,所述标记部11包括第一支臂111和第二支臂112,所述第一支臂111和所述第二支臂112上分别开有的第一凹槽113和第二凹槽114,所述第一凹槽113和所述第二凹槽114内分别设有与凹
槽的壁面贴合的第一标记层115和第二标记层116,所述第一支臂111和所述第二支臂112内分别设有第一导液管117和第二导液管118,所述第一导液管117一端与所述第一标记层115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储液槽131连接,所述第二导液管118一端与所述第二标记层116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储液槽132连接,所述操作部12包括第一把手121和第二把手122,所述第一把手121与所述第一支臂111连接,所述第二把手122与所述第二支臂112连接。
[0029]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液管117和第二导液管118均为可拉伸的软管,可随连接处转动产生弹性形变,闭合时回到初始状态,本技术在需要给黑鼠标记时,先在第一储液槽131中注入白色的油性墨汁,油性墨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鼠尾标记器,包括呈剪叉结构的标记器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记器主体自连接处一端为标记部,另一端为操作部,所述标记器主体连接处开有储液槽,所述储液槽包括由隔板分隔而成的第一储液槽和第二储液槽,所述标记部包括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所述第一支臂和所述第二支臂上分别开有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内分别设有与凹槽的壁面贴合的第一标记层和第二标记层,所述第一支臂和所述第二支臂内分别设有第一导液管和第二导液管,所述第一导液管一端与所述第一标记层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储液槽连接,所述第二导液管一端与所述第二标记层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储液槽连接,所述操作部包括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所述第一把手与所述第一支臂连接,所述第二把手与所述第二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吉磊张声生李丹艳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