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口入路腔镜手术器械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6758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33
一种经口入路腔镜手术器械支架,属于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其包括器械放置架和固定卡座,器械放置架与固定卡座一体成型连接,器械放置架包括支撑板、承载板、定位板,支撑板竖直设置且支撑板的下端开设有弧形开口,固定卡座对称设置在支撑板底部两端,支撑板的一侧倾斜设置有承载板,承载板与支撑板连接处间隔设置有多个定位槽,支撑板的另一侧垂直设置有定位板,定位板上间隔开设有多个与所述定位槽相对应的定位孔,通过定位槽与定位孔的相互配合以对器械进行限位固定,承载板远离支撑板的一端设置围挡板,围挡板与承载板间形成聚液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对器械进行分类放置,方便手术操作者使用。作者使用。作者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经口入路腔镜手术器械支架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辅助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经口入路腔镜手术器械支架。

技术介绍

[0002]对于部分位于口腔颌面部及头颈部较深的肿瘤,由于其解剖位置特殊,常规外科手术操作易对患者产生较大的组织损伤,严重者术后并发感染,甚至危及生命。经口入路腔镜手术因具有创伤小、患者痛苦小、安全性高、预后良好等优点,已成为口腔颌面部以及头颈部肿瘤切除的首选术式,且近年来在各种外科手术中也得以广泛应用。
[0003]在进行经口入路腔镜手术时,实际手术操作过程中通常是以铺巾和巾钳联合使用,制作一个可拆卸的布袋用于放置手术所需的器械。由于腔镜手术器械种类较多,如抓钳、夹钳、分离钳、超声刀、电刀、吸引器等,不同器械的长度不同,导致较短的器械会掉在布袋底部,手术操作者需要起身、弯腰才能拿到袋底器械,使用不便,并且在手术操作者使用的过程中各器械的电源线可能会交缠在一起,从而对手术操作者手中的器械产生反方向的拉应力,造成手术操作者需要使用更大的力量才能精准控制器械进行手术操作,长时间使用造成疲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经口入路腔镜手术器械支架,能够对器械进行分类放置,方便手术操作者使用。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经口入路腔镜手术器械支架,横跨安装在手术台上用于放置器械,所述经口入路腔镜手术器械支架包括器械放置架和固定卡座,器械放置架与固定卡座一体成型连接,所述器械放置架包括支撑板、承载板、定位板,所述支撑板竖直设置且支撑板的下端开设有弧形开口,固定卡座对称设置在支撑板底部两端,所述支撑板的一侧倾斜设置有承载板,承载板与支撑板连接处间隔设置有多个定位槽,所述支撑板的另一侧垂直设置有定位板,定位板上间隔开设有多个与所述定位槽相对应的定位孔,通过定位槽与定位孔的相互配合以对器械进行限位固定;所述承载板远离支撑板的一端设置围挡板,围挡板与承载板间形成聚液槽。
[0007]优选的,所述固定卡座用于卡在手术台的台板边缘,固定卡座的外侧设置有锁紧手柄,通过调节锁紧手柄使固定卡座紧固在手术台的台板上。
[0008]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挂耳。
[0009]优选的,所述支撑板、定位板、承载板之间采用一体成型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承载板上放置有铺巾,铺巾用于保护器械的刀头。
[0011]优选的,所述定位槽和定位孔至少为3个。
[0012]优选的,所述承载板与支撑板间的夹角为60
°

[0013]优选的,所述器械放置架与固定卡座由合金或塑料制成。
[0014]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经口入路腔镜手术器械支架,相比现有技术其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包括器械放置架和固定卡座,所述器械放置架与固定卡座一体成型连接,所述器械放置架包括支撑板、承载板、定位板,所述支撑板竖直设置且支撑板的下端开设有弧形开口,固定卡座对称设置在支撑板底部两端,支撑板的一侧倾斜设置有承载板,承载板与支撑板连接处间隔设置有多个定位槽,支撑板的另一侧垂直设置有定位板,定位板上间隔开设有多个与定位槽相对应的定位孔,在使用时,通过定位槽与定位孔的相互配合以对各类器械进行限位固定,便于手术操作者根据需要对器械进行自由抽取,使用更加方便,并且通过在支撑板的下端开设弧形开口,以使支撑板与患者体表之间具有一定的活动空间,器械放置架上的各器械的电源线从该活动空间内穿过并且电源线被压在支撑板下方,规避了现有技术中器械电源线易缠绕的情况发生;此外,通过将承载板倾斜设置,并在承载板远离支撑板的一端设置围挡板,该围挡板与承载板间形成聚液槽,以使器械的体部上残留的血液因重力沿承载板倾斜表面汇流聚集在聚液槽内,避免血液洒落至地面;该支架整体采用一体成型的设计,方便清洗。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图1的左视图。
[0017]图3是图1的主视图。
[0018]图4是本技术与手术台的安装示意图。
[0019]图5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
[0020]图中:经口入路腔镜手术器械支架100、器械放置架10、支撑板11、弧形开口111、挂耳112、承载板12、定位槽121、围挡板122、定位板13、定位孔131、固定卡座20、锁紧手柄21、手术台200、器械300。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结合本技术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以及技术效果做进一步的详细阐述。
[0022]请参看图1至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经口入路腔镜手术器械支架100,横跨安装在手术台200上用于放置器械300,所述经口入路腔镜手术器械支架100包括器械放置架10和固定卡座20,所述器械放置架10与固定卡座20一体成型连接,所述器械放置架10包括支撑板11、承载板12、定位板13,所述支撑板11竖直设置且支撑板11的下端开设有弧形开口111,固定卡座20对称设置在支撑板11底部两端,所述支撑板11的一侧倾斜设置有承载板12,承载板12与支撑板11连接处间隔设置有多个定位槽121,所述支撑板11的另一侧垂直设置有定位板13,定位板13上间隔开设有多个与所述定位槽121相对应的定位孔131,通过定位槽121与定位孔131的相互配合以对器械300进行限位;所述承载板12远离支撑板11的一端设置围挡板122,围挡板122与承载板12间形成聚液槽。器械300如抓钳、夹钳、分离钳、超声刀等呈L型,具有较长的体部,体部一端折弯连接有手柄部,使用时,通过定位槽121与定位孔131的相互配合以对各类上述器械300的手柄部进行限位固定,器械较长的体部则位于
承载板12上,便于手术操作者根据需要对所需的器械300进行自由抽取,使用更加方便,并且在支撑板11的下端开设弧形开口111,以使支撑板11与患者体表之间具有一定的活动空间,器械放置架10上的各器械的电源线从该活动空间内穿过并且电源线被压在支撑板11下方不会出现相互缠绕;此外,通过将承载板12倾斜设置,并在承载板12远离支撑板11的一端设置围挡板122,该围挡板122与承载板12间形成聚液槽,以使器械300的体部上残留的血液因重力沿承载板12倾斜表面汇流聚集在聚液槽内,避免血液洒落至地面。另外,本技术的支架整体采用一体成型的设计,方便清洗。
[0023]在本实施例中,参看图4,所述固定卡座20用于卡在手术台200的台板边缘,固定卡座20的外侧设置有锁紧手柄21,通过调节锁紧手柄21使固定卡座20紧固在手术台200的台板上,保证支架的使用稳定性。锁紧手柄21采用螺丝,固定卡座20上卡设有与螺丝相配合的螺纹孔。
[0024]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1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挂耳112。挂耳112用于放置吸引器或电刀等较短的器械,挂耳112为U型环或圆环或矩形环,使用时,该类器械的体部竖向插入挂耳112内,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经口入路腔镜手术器械支架,其特征在于:横跨安装在手术台上用于放置器械,所述经口入路腔镜手术器械支架包括器械放置架和固定卡座,器械放置架与固定卡座一体成型连接,所述器械放置架包括支撑板、承载板、定位板,所述支撑板竖直设置且支撑板的下端开设有弧形开口,固定卡座对称设置在支撑板底部两端,所述支撑板的一侧倾斜设置有承载板,承载板与支撑板连接处间隔设置有多个定位槽,所述支撑板的另一侧垂直设置有定位板,定位板上间隔开设有多个与所述定位槽相对应的定位孔,通过定位槽与定位孔的相互配合以对器械进行限位固定;所述承载板远离支撑板的一端设置围挡板,围挡板与承载板间形成聚液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口入路腔镜手术器械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卡座用于卡在手术台的台板边缘,固定卡座的外侧设置有锁紧手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奕男马海绒牛闯张小慧杨嫣云田思清马春泉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医科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