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多角度调节的睡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36620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32
本申请涉及一种可多角度调节的睡眠装置,涉及生活家具技术领域,本申请中睡眠装置包括底座和呈长条状的支撑架,支撑架的中部转动连接在底座上;支撑架上设有若干个支撑支架,支撑支架上设有床垫;若干个支撑支架沿支撑架的长度方向设置并依次铰接相连;底座上设有第一驱动结构且第一驱动结构能够带动支撑架的两端绕中部铰接点上下摆动;支撑架上设有第二驱动结构,第二驱动结构对应连接部分支撑支架且第二驱动结构能够带动对应的支撑支架一端上下摆动抬升。本申请中通过第一驱动结构能够带动支撑架摆动,通过第二驱动结构带动支撑支架摆动,从而对使用者的睡眠姿势进行适度调整,达到睡觉舒适的最佳姿态,从而提升睡眠质量。从而提升睡眠质量。从而提升睡眠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多角度调节的睡眠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生活家具
,尤其是涉及一种可多角度调节的睡眠装置。

技术介绍

[0002]《2022中国睡眠健康洞察报告》显示,我国有近六成居民的平均睡眠时间没有达到睡眠标准,而长期的睡眠问题则可能导致人体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双重崩溃,进而诱发多种心理生理疾病。睡眠不好的人主要出现以下几种情形:1、入睡迟:睡眠好的人半小时以内一般就能进入睡眠状态,睡眠不好的人要很久才能进入睡眠。2、睡不实:晚上经常起夜,每晚要醒4次以上。3、睡眠少:睡眠时间较少,睡得很晚,醒得很早。4、睡醒累:醒后感觉浑身疲劳,浑身没劲儿,没有精神。睡眠不好会导致白天嗜睡、疲倦昏沉、沮丧易怒、学习力低落、判断力失常、反应力迟钝、注意力不集中,从而容易发生事故。如何解决睡眠困境,获得一个好的睡眠已经成为了公众普遍关注的议题。而随着科技的发展,解决睡眠困境已经不在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医学辅助,科技的力量会使得“助眠”更为安全、便捷。
[0003]常规的床铺中床板安装后是不可调节的,其水平的板状结构不满足人体工程学要求,与人体形态不匹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多角度调节的睡眠装置,包括底座(10)和呈长条状的支撑架(2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0)的中部转动连接在所述底座(10)上;所述支撑架(20)上设有若干个支撑支架(50),所述支撑支架(50)上设有床垫(30);若干个所述支撑支架(50)沿所述支撑架(20)的长度方向设置并依次铰接相连;所述底座(10)上设有第一驱动结构(70)且所述第一驱动结构(70)能够带动所述支撑架(20)的两端绕中部铰接点上下摆动;所述支撑架(20)上设有第二驱动结构(90),所述第二驱动结构(90)对应连接部分所述支撑支架(50)且所述第二驱动结构(90)能够带动对应的所述支撑支架(50)一端上下摆动抬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多角度调节的睡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0)沿其长度方向的中部位置固设有安装轴(14),所述安装轴(14)位于所述支撑架(20)的底部且所述安装轴(14)的长度方向沿所述支撑架(20)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底座(10)上固连有间隔相对设置的一组第一轴承座(15),所述安装轴(14)的两端通过第一轴承(16)转动连接在对应的所述第一轴承座(15)上;所述第一驱动结构(70)包括电动推杆(701),所述电动推杆(701)的一端铰接在所述底座(10)上,另一端铰接在所述支撑架(20)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多角度调节的睡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包括呈长条状的底架(101)以及固设在所述底架(101)中部的支撑柱(102),所述底架(101)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支撑架(20)的长度方向相一致,所述底架(101)底部设置有若干个支撑脚(105),若干个所述支撑脚(105)呈矩形阵列分布且每个所述支撑脚(105)均能够独立调节高度;所述底架(101)的一端还设有滚轮(10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多角度调节的睡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02)有两组且沿底架(101)的宽度方向并排间隔设置,所述电动推杆(701)位于两组所述支撑柱(102)的中间且所述电动推杆(701)倾斜向上设置;两组所述支撑柱(102)的上端固设有安装板(17),所述第一轴承座(15)固设在所述安装板(17)上。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可多角度调节的睡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结构(90)包括间隔设置在所述支撑架(20)上的第一转动轴(901)和第二转动轴(902),所述第一转动轴(901)的轴向和第二转动轴(902)的轴向均沿所述支撑架(20)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转动轴(901)位于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支架(50)的下方且所述第二转动轴(902)位于间隔的另一个所述支撑支架(50)的下方;所述支撑架(20)上固设有一对与所述第一转动轴(901)相对应的第二轴承座(903)以及一对与所述第二转动轴(902)相对应的第三轴承座(904),所述第一转动轴(901)的两端通过第二轴承(905)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轴承座(903)上,所述第二转动轴(902)的两端通过第三轴承(906)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三轴承座(904)上;所述第二驱动结构(90)还包括能够驱动所述第一转动轴(901)和第二转动轴(902)转动的驱动电机(907);所述第一转动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真正苏晓丹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正荣网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