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枪带电拔枪的检测方法及终端技术

技术编号:3836590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能量与爬坡备用的联合出清方法及终端,包括根据电动汽车国标直流充电接口图,在充电枪插头的CC1触点端设置第一检测点,在电动汽车的充电插座的CC2触点端设置第二检测点;当监测到第一检测点满足第一预设变化或第二检测点满足第二预设变化,判断充电枪为带电拔枪。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充电桩侧的充电枪插头处设置第一检测点,或在电动汽车侧的充电插座处设置第二检测点,用于实时确认电动汽车在充电桩处充电过程中CC1和CC2的充电连接状态,并在第一检测点满足第一预设变化或第二检测点满足第二预设变化时,判断此时充电枪产生了带电拔枪情况,从而能够及时发现危险,避免人员伤亡。避免人员伤亡。避免人员伤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电枪带电拔枪的检测方法及终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
,尤其是涉及一种充电枪带电拔枪的检测方法及终端。

技术介绍

[0002]由于电动汽车具备如下优点:
[0003]1、零排放,纯电动车使用过程没废气,不会造成大气污染;
[0004]2、电动车能量转化效率远高于传统车辆;
[0005]3、无发动机、变速器、油箱、冷却和排气系统,所以结构较简单;
[0006]4、可在用电低峰时进行汽车充电,可以平抑电网的峰谷差,使发电设备得到充分利用;
[0007]5、汽车工业技术的升级和变革,新能源汽车可以为其提供载体。
[0008]因此,汽车电动化的浪潮目前已开始席卷全球,世界各个国家逐步推出禁售燃油车的时间。我国在全球大趋势下,基于从国家的能源战略、环境保护和生态可持续、产业发展和国际竞争、未来科技技术革命和发展等方面的考虑,国有电动汽车的数量也逐步增多,给电动汽车充电的场景也越来越多,车主要经常的进行插拔充电枪,在拔枪的过程中由于设置搭配异常与操作流程不规范,在充电电流未完成下降为零就进行拔枪,极易造成充电座或充电枪口烧蚀,严重的还会造成人员受伤。
[0009]目前虽然国标充电枪有配置电子锁,并且按照国标规定充电过程中电子锁要属于锁止状态,充电结束之后也需要等待主回路电流下降到5A以下,才能进行解锁允许充电枪拔下;但是在实际实用过程中也存在电子锁异常未及时发现、重复的使用导致电子锁锁紧力不足导致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带电拔枪的情况,当前出现该情况暂无及时有效的预警处理方法,长期处于该状态使用若某次电流比较大时可能引发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充电枪带电拔枪的检测方法及终端,及时监测充电枪拔枪存在的带电拔插危险,避免引发安全风险。
[001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12]一种充电枪带电拔枪的检测方法,包括步骤:
[0013]S1、根据电动汽车国标直流充电接口图,在充电枪插头的CC1触点端设置第一检测点,在电动汽车的充电插座的CC2触点端设置第二检测点;
[0014]S2、当监测到所述第一检测点满足第一预设变化或所述第二检测点满足第二预设变化,判断充电枪为带电拔枪。
[001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为:
[0016]一种充电枪带电拔枪的检测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和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0017]S1、根据电动汽车国标直流充电接口图,在充电枪插头的CC1触点端设置第一检测点,在电动汽车的充电插座的CC2触点端设置第二检测点;
[0018]S2、当监测到所述第一检测点满足第一预设变化或所述第二检测点满足第二预设变化,判断充电枪为带电拔枪。
[00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充电桩侧的充电枪插头处设置第一检测点,或在电动汽车侧的充电插座处设置第二检测点,用于实时确认电动汽车在充电桩处充电过程中CC1和CC2的充电连接状态,并在第一检测点满足第一预设变化或第二检测点满足第二预设变化时,判断此时充电枪产生了带电拔枪情况,从而能够及时发现危险,避免人员伤亡。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充电枪带电拔枪的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充电桩与电动汽车充电连接电路原理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充电枪带电拔枪的检测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0023]标号说明:
[0024]1、一种充电枪带电拔枪的检测终端;2、存储器;3、处理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0026]在此之前,对图2中的车辆接口的各触点进行如下说明:
[0027]DC

:直流电源负极;
[0028]DC+:直流电源正极;
[0029]A

:低压辅助电源负极;
[0030]A+:低压辅助电源正极;
[0031]CC1:充电连接确认(充电桩侧);
[0032]CC2:充电连接确认(电动汽车侧);
[0033]S

:充电通信CAN_L;
[0034]S+:充电通信CAN_H。
[0035]请参照图1及图2,一种充电枪带电拔枪的检测方法,包括步骤:
[0036]S1、根据电动汽车国标直流充电接口图,在充电枪插头的CC1触点端设置第一检测点,在电动汽车的充电插座的CC2触点端设置第二检测点;
[0037]S2、当监测到所述第一检测点满足第一预设变化或所述第二检测点满足第二预设变化,判断充电枪为带电拔枪。
[0038]由上述描述可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充电桩侧的充电枪插头处设置第一检测点,或在电动汽车侧的充电插座处设置第二检测点,用于实时确认电动汽车在充电桩处充电过程中CC1和CC2的充电连接状态,并在第一检测点满足第一预设变化或第二检测点满足第二预设变化时,判断此时充电枪产生了带电拔枪情况,从而能够及时发现危险,避免人员伤亡。
[0039]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之前还包括:
[0040]定义一个标志位A和标志位B,分别用于指示所述充电枪插头的DC+、DC

触点的状态和所述充电插座的DC+、DC

触点的状态;
[0041]当检测到流经所述充电枪插头的DC+、DC

触点的电流值持续1s大于或等于5A时,所述标志位A置为1,否则置为0;
[0042]当检测到流经所述充电插座的DC+、DC

触点的电流值持续1s大于或等于5A时,所述标志位置为1,否则置为0。
[0043]由上述描述可知,定义标志位A和标志位B来指示电动汽车的是否处在充电状态,即标志位A用于指示充电桩侧的充电枪插头是否插接到位,只有当插接到位后,基于电动汽车的国标直流充电接口原理图,此时充电枪插头端的DC+、DC

触点才会有电流经过,当经过的电流值持续1s以上时间为大于或等于5A时,即可判断得到此时充电枪插头插接到位,充电正常进行,用标志位A为1来进行充电进行状态的指示;同理,标志位B用于指示电动汽车侧的充电插座是否有插头插接,只有当有插头插接到位后,基于电动汽车的国际直流充电接口原理图,此时充电插座的DC+、DC

触点才会有电流经过,当经过的电流值也为持续1s以上时间为大于或等于5A时,即可判断得到此时电动汽车的充电插座有充电枪插入,充电正常进行,用标志位B来进行充电进行状态的指示;反之,当电流值持续1s小于5A时,即可判断此时充电枪拔出,电动汽车未在充电,用标志位A、B为0来进行拔枪状态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枪带电拔枪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S1、根据电动汽车国标直流充电接口图,在充电枪插头的CC1触点端设置第一检测点,在电动汽车的充电插座的CC2触点端设置第二检测点;S2、当监测到所述第一检测点满足第一预设变化或所述第二检测点满足第二预设变化,判断充电枪为带电拔枪。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电枪带电拔枪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之前还包括:定义一个标志位A和标志位B,分别用于指示所述充电枪插头的DC+、DC

触点的状态和所述充电插座的DC+、DC

触点的状态;当检测到流经所述充电枪插头的DC+、DC

触点的电流值持续1s大于或等于5A时,所述标志位A置为1,否则置为0;当检测到流经所述充电插座的DC+、DC

触点的电流值持续1s大于或等于5A时,所述标志位B置为1,否则置为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充电枪带电拔枪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变化具体为:所述第一检测点的电压U1发生变化且所述标志位A为1;所述第二预设变化具体为:所述第二检测点的电压U2发生变化且所述标志位B为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充电枪带电拔枪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还包括:所述第一检测点和所述第二检测点触均并联有一分压电阻。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电枪带电拔枪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之后还包括步骤:S3、带电拔枪次数加1,并记录对应的带电拔枪时间,将所述次数和所述时间上传至后台并进行异常报警。6.一种充电枪带电拔枪的检测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甘敏方焱琦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时代星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