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调度方法、汽车调度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361716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30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汽车调度方法、汽车调度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属于汽车调度技术领域,通过根据汽车的停车成本、充电成本、汽车调节电网频率的第一奖励和汽车进行边缘计算的第二奖励得到汽车调度总成本,根据汽车调度总成本、汽车停车约束条件、汽车充放电约束条件、汽车边缘计算约束条件和汽车通信约束条件构建汽车调度模型,通过交替方向乘子法对汽车调度模型进行求解得到汽车调度方案,并根据汽车调度方案将汽车调度至目标汽车聚合器,能够实现智能化调度,将电动汽车调度至合适的汽车聚合器,以使电动汽车提供V2G服务以及边缘计算服务,提高智能交通系统的服务质量。提高智能交通系统的服务质量。提高智能交通系统的服务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调度方法、汽车调度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0001]本申请涉及汽车调度
,尤其涉及一种汽车调度方法、汽车调度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智慧城市是运用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云计算和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促进城市规划、建设和服务智慧化的新模式,已成为提高城市生活质量的有前途的技术范式。智慧城市中部署有多个智能系统,智能系统彼此之间相互关联,并与接入物联网的对象进行信息交互,以提高智慧城市公共服务的质量。智能系统包括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ITS),随着联网电动汽车(Internet of Electric Vehicle,IoEV)的发展与普及,联网电动汽车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0003]智能交通系统设置有汽车聚合器(Internet of Electric Vehicle Aggregators,IoEVA),方便联网电动汽车在停车期间可以提供车辆对电网(Vehicle

to

Grid,V2G)服务以及边缘计算服务(Edge Computing Service,ECS)。联网电动汽车的协调对于智能交通系统的服务质量至关重要,如何调度联网电动汽车至汽车聚合器,保证智能交通系统的服务质量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汽车调度方法、汽车调度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旨在实现智能化调度,将电动汽车调度至合适的汽车聚合器,以使电动汽车提供V2G服务以及边缘计算服务,提高智能交通系统的服务质量。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汽车调度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06]构建汽车停车约束条件,构建汽车充放电约束条件,构建汽车边缘计算约束条件,构建汽车通信约束条件;
[0007]计算汽车的停车成本,计算汽车的充电成本,计算汽车调节电网频率的第一奖励,计算汽车进行边缘计算的第二奖励;
[0008]根据所述停车成本、所述充电成本、所述第一奖励和所述第二奖励进行成本评估,得到汽车调度总成本;
[0009]根据所述汽车调度总成本、所述汽车停车约束条件、所述汽车充放电约束条件、所述汽车边缘计算约束条件和所述汽车通信约束条件进行模型构建,得到汽车调度模型;
[0010]通过交替方向乘子法对所述汽车调度模型进行求解,得到汽车调度方案,并根据所述汽车调度方案将汽车调度至目标汽车聚合器。
[0011]在一些实施例,所述构建汽车停车约束条件,包括:
[0012]获取第一调度状态、第二调度状态;所述第一调度状态用于表示汽车在预设时段是否被调度至预设汽车聚合器,所述第二调度状态用于表示汽车是否被调度至预设汽车聚
合器;
[0013]根据汽车停车时间和汽车启动时间得到汽车停车时长;
[0014]根据所述第二调度状态构建第一停车约束条件;
[0015]根据所述第一调度状态、所述第二调度状态、所述汽车停车时长和预设时长构建第二停车约束条件;
[0016]根据所述第一调度状态和所述汽车停车时间构建第三停车约束条件;
[0017]根据所述第一调度状态和所述汽车启动时间构建第四停车约束条件;
[0018]根据所述第一调度状态和所述预设汽车聚合器的聚合器容量构建第五停车约束条件;
[0019]根据所述第二调度状态和总行驶距离构建第六停车约束条件;所述总行驶距离为第一行驶距离和第二行驶距离之和,第一行驶距离为汽车从第一预设位置至所述预设汽车聚合器的行驶距离,所述第二行驶距离为汽车从所述预设汽车聚合器至所述第二预设位置的行驶距离;
[0020]根据所述第一停车约束条件、所述第二停车约束条件、所述第三停车约束条件、所述第四停车约束条件、所述第五停车约束条件和所述第六停车约束条件,得到所述汽车停车约束条件。
[0021]在一些实施例,所述构建汽车充放电约束条件,包括:
[0022]获取所述汽车的充放电功率和电池容量;
[0023]根据所述充放电功率确定能量转换效率,并根据所述充放电功率、预设放电功率阈值和预设充电功率阈值构建第一充放电约束条件;所述预设放电功率阈值小于或者等于所述预设充电功率阈值;
[0024]根据所述能量转换效率和所述充放电功率得到汽车电能,并根据所述汽车电能和预设电能阈值构建第二充放电约束条件;
[0025]根据所述能量转换效率、所述充放电功率和所述电池容量得到荷电状态变化率,并根据所述荷电状态变化率确定荷电状态;
[0026]根据所述荷电状态、第一预设荷电状态和第二预设荷电状态构建第三充放电约束条件;
[0027]根据所述第一充放电约束条件、所述第二充放电约束条件和所述第三充放电约束条件,得到所述汽车充放电约束条件。
[0028]在一些实施例,所述构建汽车边缘计算约束条件,包括:
[0029]获取所述汽车的电容、时钟频率、单位数据处理时长和数据处理量;
[0030]根据所述电容、所述时钟频率、所述单位数据处理时长和所述数据处理量进行边缘计算功耗评估,得到所述汽车边缘计算约束条件。
[0031]在一些实施例,所述构建汽车通信约束条件,包括:
[0032]根据所述数据处理量得到所述汽车的传输数据量;
[0033]根据所述传输数据量、预设噪声功率、预设通信距离、路径损耗指数和预设通信带宽进行通信功耗评估,得到通信功耗;
[0034]根据所述预设通信带宽、所述预设噪声功率、所述通信功耗、所述预设通信距离和所述路径损耗指数进行数据传输速率评估,得到数据传输速率;
[0035]根据所述传输数据量、所述通信功耗和所述数据传输速率得到所述汽车通信约束条件。
[0036]在一些实施例,所述计算汽车调节电网频率的第一奖励,包括:
[0037]获取电网调节功率;
[0038]根据全部汽车的充放电功率得到聚合有功功率;
[0039]根据所述电网调节功率和所述聚合有功功率得到电网总有功功率;
[0040]根据所述电网总有功功率和预设奖励得到所述第一奖励。
[0041]在一些实施例,所述计算汽车进行边缘计算的第二奖励,包括:
[0042]根据所述汽车的数据处理量和预设单位数据奖励得到初始奖励;
[0043]计算所述汽车进行边缘计算的边缘计算成本;
[0044]根据所述初始奖励和所述边缘计算成本得到所述第二奖励。
[004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汽车调度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0046]约束条件构建模块,用于构建汽车停车约束条件,构建汽车充放电约束条件,构建汽车边缘计算约束条件,构建汽车通信约束条件;
[0047]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汽车的停车成本,计算汽车的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汽车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构建汽车停车约束条件,构建汽车充放电约束条件,构建汽车边缘计算约束条件,构建汽车通信约束条件;计算汽车的停车成本,计算汽车的充电成本,计算汽车调节电网频率的第一奖励,计算汽车进行边缘计算的第二奖励;根据所述停车成本、所述充电成本、所述第一奖励和所述第二奖励进行成本评估,得到汽车调度总成本;根据所述汽车调度总成本、所述汽车停车约束条件、所述汽车充放电约束条件、所述汽车边缘计算约束条件和所述汽车通信约束条件进行模型构建,得到汽车调度模型;通过交替方向乘子法对所述汽车调度模型进行求解,得到汽车调度方案,并根据所述汽车调度方案将汽车调度至目标汽车聚合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汽车停车约束条件,包括:获取第一调度状态、第二调度状态;所述第一调度状态用于表示汽车在预设时段是否被调度至预设汽车聚合器,所述第二调度状态用于表示汽车是否被调度至预设汽车聚合器;根据汽车停车时间和汽车启动时间得到汽车停车时长;根据所述第二调度状态构建第一停车约束条件;根据所述第一调度状态、所述第二调度状态、所述汽车停车时长和预设时长构建第二停车约束条件;根据所述第一调度状态和所述汽车停车时间构建第三停车约束条件;根据所述第一调度状态和所述汽车启动时间构建第四停车约束条件;根据所述第一调度状态和所述预设汽车聚合器的聚合器容量构建第五停车约束条件;根据所述第二调度状态和总行驶距离构建第六停车约束条件;所述总行驶距离为第一行驶距离和第二行驶距离之和,第一行驶距离为汽车从第一预设位置至所述预设汽车聚合器的行驶距离,所述第二行驶距离为汽车从所述预设汽车聚合器至所述第二预设位置的行驶距离;根据所述第一停车约束条件、所述第二停车约束条件、所述第三停车约束条件、所述第四停车约束条件、所述第五停车约束条件和所述第六停车约束条件,得到所述汽车停车约束条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汽车充放电约束条件,包括:获取所述汽车的充放电功率和电池容量;根据所述充放电功率确定能量转换效率,并根据所述充放电功率、预设放电功率阈值和预设充电功率阈值构建第一充放电约束条件;所述预设放电功率阈值小于或者等于所述预设充电功率阈值;根据所述能量转换效率和所述充放电功率得到汽车电能,并根据所述汽车电能和预设电能阈值构建第二充放电约束条件;根据所述能量转换效率、所述充放电功率和所述电池容量得到荷电状态变化率,并根
据所述荷电状态变化率确定荷电状态;根据所述荷电状态、第一预设荷电状态和第二预设荷电状态构建第三充放电约束条件;根据所述第一充放电约束条件、所述第二充放电约束条件和所述第三充放电约束条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世尧张圣羽余剑峤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