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肺活量训练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6124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肺活量训练设备,包括有壳体,壳体上开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壳体上可转动的设置有安装轴,安装轴上设置有多组导风件,且安装轴外圆面设置有拨块;壳体上设置有振动片,安装轴转动过程中通过拨块拨动振动片使其振动发声;壳体上滑动设置有调节框,调节框套设在振动片上;壳体上设置有与安装轴和调节框连接的联动机构,联动机构在安装轴转动的过程中控制调节框沿振动片轴线滑动对振动片的振动长度进行调节。该训练设备可提高使用者进行主动锻炼肺活量的积极性,同时使用者可根据振动片发出声音的声调较为直观的判断自身肺活量的大小,从而得知训练成效。从而得知训练成效。从而得知训练成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肺活量训练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具体涉及一种肺活量训练设备。

技术介绍

[0002]人在壮年时肺活量最大,随着年龄增长又逐渐变小,但是常年保持锻炼的人,仍然可以保持较大的肺活量。通常,健康状况越好的人肺活量越大,肺活量大的人呼吸比较深入,肺部的吐纳比较完全,有利于人体更好的实现人体内外的气体交换,有益健康。
[0003]而上呼吸道感染和急性支气管炎等疾病的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后肺活量会显著的下降,为提高这内患者的肺活量,需要使用到相关的设备对其肺活量进行训练。
[0004]如专利号为202010091615.5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提供了一种呼吸内科肺活量训练装置,通过该装置的滑动机构以及监测机构的配合,可对患者呼出的气量进行训练,再通过调节机构将患者呼出的气量进行增强训练处理,可对训练强度进行调节。但是,传统的肺活量训练设备的训练过程较为枯燥,很难提起使用者自主训练的兴趣,从而导致肺活量的训练效率有所下降,同时不方便使用者较为直观的得知肺活量的训练成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肺活量训练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传统的肺活量训练设备无法吸引使用者自主提高训练肺活量的积极性,从而导致肺活量的训练效率有所下降,同时不方便使用者较为直观的得知肺活量的训练成效的技术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肺活量训练设备,包括有:
[0007]壳体,所述壳体上开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
[0008]安装轴,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安装轴上圆周间隔设置有多组导风件,所述导风件设置在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形成的空气流道之间,空气在流道之间流动通过导风件带动所述安装轴转动,所述安装轴的外圆面设置有拨块;
[0009]振动片,一端与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安装轴转动过程中通过拨块拨动振动片使其振动发声;
[0010]调节框,沿振动片轴线方向滑动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且套设在所述振动片上;及
[0011]联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壳体上并与所述安装轴和调节框连接,以在所述安装轴转动的过程中控制所述调节框沿振动片轴线滑动对振动片的振动长度进行调节。
[0012]进一步的,所述联动机构包括有传动组件和连杆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有:
[0013]第一齿轮,设置在所述安装轴的一端且与所述安装轴同轴;
[0014]第二齿轮,沿其轴线可转动的设置在壳体上,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的齿数大于所述第一齿轮齿数,所述连杆组件与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调节框连接以将第二齿轮的转动转换为驱动调节框滑动。
[0015]进一步的,所述连杆组件包括有传动杆,所述第二齿轮上偏心设置有安装柱,所述
传动杆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柱铰接,另一端与所述调节框铰接。
[0016]进一步的,所述安装轴的一端设置有复位组件,通过所述复位组件控制转动后的所述安装轴复位。
[0017]进一步的,所述复位组件包括有涡卷弹簧,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固定座,所述涡卷弹簧的两端与分别与所述安装轴和所述固定座连接。
[0018]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上设置有遮挡壳,所述联动机构设置在所述遮挡壳内,所述遮挡壳上开设有发声槽。
[0019]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设置有用于调节安装轴转动阻力的阻力调节机构,所述阻力调节机构包括有:
[0020]制动壳,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且与所述安装轴的另一端同轴连接;
[0021]活动块,设置在所述制动壳内;
[0022]制动架,设置在活动块的一端并与所述活动块沿其轴线滑动连接,所述制动架与所述活动块之间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制动架的一端设置有摩擦片,所述摩擦片与所述制动壳内侧面接触;及
[0023]控制组件,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以控制所述活动块滑动。
[0024]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有:
[0025]遮挡盖,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槽的开口处,所述遮挡盖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活动块上设置有定位滑块,所述定位滑块沿所述滑槽延伸方向滑动卡设在所述滑槽内;
[0026]控制盘,沿其轴线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制动壳内,所述控制盘上偏心开设有斜槽,所述活动块上设置有控制柱,所述控制柱沿所述斜槽延伸方向滑动卡设在所述斜槽内;
[0027]控制旋钮,设置在所述遮挡盖外,且与所述控制盘同轴连接。
[0028]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旋钮与所述遮挡盖相对侧设置有卡块,所述遮挡盖与所述控制旋钮相对侧开设有多组环向间隔分布的卡槽,所述卡块卡设在其中一组所述卡槽内。
[0029]进一步的,所述进气口上设置有可拆卸的呼吸罩,所述呼吸罩内设置有唾液滤芯,所述出气口上设置有可拆卸的防尘网。
[003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31]1.该肺活量训练设备在使用时,通过进气口进行呼吸,呼气时气流在壳体内流动从而通过多组导风件带动安装轴转动,安装轴在转动的过程中通过拨块拨动振动片振动发声,且安装轴在转动的过程中通过联动机构带动调节框沿振动片的轴线方向运动,使得振动片的振动长度逐渐减小,以使得振动片发出的声音声调越来越高,使用者可在训练的过程中通过声音的引导逐步提升呼吸的强度,从而提高使用者进行主动锻炼肺活量的积极性,以提高训练肺活量的效率。同时使用者可根据振动片发出声音的声调较为直观的判断自身肺活量的大小,从而得知训练成效。
[0032]2.该肺活量训练设备在使用时,还可通过转动控制旋钮带动控制盘转动,由于活动块只能沿滑槽进行平移,控制盘在转动的过程中即可通过斜槽与控制柱的配合带动活动块运动,活动块在运动的过程中对弹性件进行挤压,以使得制动架一侧的摩擦片与制动壳之间的阻力增加,从而增加呼吸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以对训练使用者肺活量的力度进行调节,且可将控制旋钮一侧的卡块卡设在不同位置的卡槽内对控制旋钮的位置进行固定,从而对制动壳受到的摩擦力进行分级调节,方便不同需求的使用者进行肺活量训练。
附图说明
[003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0034]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肺活量训练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5]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肺活量训练设备拆分后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肺活量训练设备中阻力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4为图3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0038]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肺活量训练设备中安装轴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肺活量训练设备中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肺活量训练设备中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41]图8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肺活量训练设备中传动盘的结构示意图;
[0042]图9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肺活量训练设备中安装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肺活量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壳体(101),所述壳体(101)上开设有进气口(102)和出气口(103);安装轴(301),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壳体(101)上,所述安装轴(301)上圆周间隔设置有多组导风件,所述导风件设置在所述进气口(102)和出气口(103)形成的空气流道之间,空气在流道之间流动通过导风件带动所述安装轴(301)转动,所述安装轴(301)的外圆面设置有拨块(305);振动片(406),一端与壳体(101)固定连接,所述安装轴(301)转动过程中通过拨块(305)拨动振动片(406)使其振动发声;调节框(404),沿振动片(406)轴线方向滑动设置在所述壳体(101)上,且套设在所述振动片(406)上;及联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壳体(101)上并与所述安装轴(301)和调节框(404)连接,以在所述安装轴(301)转动的过程中控制所述调节框(404)沿振动片(406)轴线滑动对振动片(406)的振动长度进行调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肺活量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机构包括有传动组件和连杆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有:第一齿轮(304),设置在所述安装轴(301)的一端且与所述安装轴(301)同轴;第二齿轮(401),沿其轴线可转动的设置在壳体(101)上,所述第一齿轮(304)与所述第二齿轮(401)啮合,所述第二齿轮(401)的齿数大于所述第一齿轮(304)齿数,所述连杆组件与所述第二齿轮(401)和所述调节框(404)连接以将第二齿轮(401)的转动转换为驱动调节框(404)滑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肺活量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组件包括有传动杆(403),所述第二齿轮(401)上偏心设置有安装柱(402),所述传动杆(403)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柱(402)铰接,另一端与所述调节框(404)铰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肺活量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轴(301)的一端设置有复位组件,通过所述复位组件控制转动后的所述安装轴(301)复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肺活量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组件包括有涡卷弹簧(501),所述壳体(101)上设置有固定座(502),所述涡卷弹簧(501)的两端与分别与所述安装轴(301)和所述固定座(502)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健孙晓容李长桂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