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矸石基废弃物井下回采巷道硐室充填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36038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煤矸石基废弃物井下回采巷道硐室充填方法,包括:将回采巷道中的煤矸石基废弃物放入所述回采巷道中的多个硐室内;将充填系统架设于多个所述硐室中位于中间位置的硐室;使用所述充填系统对多个所述硐室充填浆液,使得所述浆液与所述煤矸石基废弃物形成凝结充填体。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使回采巷道内的废弃物与浆液在硐室内凝固形成凝结充填体,提高了硐室处的支撑能力,进而提高了窄煤柱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降低了采空区悬露顶板对回采巷道及永久硐室附近应力集中程度的影响。及永久硐室附近应力集中程度的影响。及永久硐室附近应力集中程度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矸石基废弃物井下回采巷道硐室充填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采空区地下充填
,尤其涉及一种煤矸石基废弃物井下回采巷道硐室充填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回采巷道硐室处的窄煤柱通常难以承受回采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随着工作面的推进,窄煤柱巷道区域冲击地压的危险性会进一步增加,成为工作面回采期间的主要危险源。
[0003]在回采巷道掘进期间,需要在回采巷道上巷的下帮和下巷的上、下帮每隔一定距离,如40米开设疏压硐室以缓解煤岩体的应力。疏压硐室的开设对窄煤柱造成一定的破坏,同时也导致窄煤柱在疏压硐室处向巷内的位移量是实体煤帮位移量的1.5至2倍,使得相邻待采工作面回采时受工作面回采超前支承压力的影响,回采巷道隐蔽疏压硐室处的窄煤柱常发生应力集中,影响了煤柱的稳定性,使得工作面回采难度增加,进而影响了回采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煤矸石基废弃物井下回采巷道硐室充填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疏压巷道处的窄煤柱应力集中导致稳定性不足的缺陷,降低采空区悬露顶板对疏压硐室附近应力集中程度的影响。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煤矸石基废弃物井下回采巷道硐室充填方法,包括:将回采巷道中的煤矸石基废弃物放入所述回采巷道中的多个硐室内;
[0006]将充填系统架设于多个所述硐室中位于中间位置的硐室;
[0007]使用所述充填系统对多个所述硐室充填浆液,使得所述浆液与所述煤矸石基废弃物形成凝结充填体。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煤矸石基废弃物井下回采巷道硐室充填方法,所述使用所述充填系统对多个所述硐室充填浆液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0009]在多个所述硐室充填浆液完成后,对所述回采巷道下方的回采工作面进行开采,形成第一宽度的煤柱。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煤矸石基废弃物井下回采巷道硐室充填方法,还包括:
[0011]对多个所述硐室充填浆液之前或同时对所述回采巷道下方的回采工作面进行开采,形成第二宽度的煤柱;
[0012]在多个所述硐室充填浆液完成后,对所述第二宽度的煤柱进行回采,形成第一宽度的煤柱。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煤矸石基废弃物井下回采巷道硐室充填方法,所述使用所述充填系统对多个所述硐室充填浆液的步骤包括:
[0014]在对多个所述硐室充填浆液的同时,对所述回采工作面进行开采的情况下,沿着所述回采巷道下方的回采工作面
[0015]的推进方向,使用所述充填系统对多个所述硐室充填浆液。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煤矸石基废弃物井下回采巷道硐室充填方法,所述回采巷道中的多个硐室包括位于所述回采巷道的下帮的硐室。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煤矸石基废弃物井下回采巷道硐室充填方法,所述回采巷道中的多个硐室还包括位于所述回采巷道的上帮的硐室。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煤矸石基废弃物井下回采巷道硐室充填方法,所述充填系统包括充填泵、充填材料、搅拌桶和充填管路;
[0019]其中,所述搅拌桶用于对所述充填材料进行加水搅拌,形成所述浆液;
[0020]所述充填泵用于将所述搅拌桶中的浆液通过所述充填管路输送到多个所述硐室。
[0021]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煤矸石基废弃物井下回采巷道硐室充填方法,在使用所述充填系统对多个所述硐室充填浆液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0022]为每个所述硐室架设挡墙,所述挡墙用于封住所述硐室的出入口,所述挡墙上留设有充填孔,所述充填管路穿过所述充填孔,以为所述硐室充填浆液。
[0023]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煤矸石基废弃物井下回采巷道硐室充填方法,所述使用所述充填系统对多个所述硐室充填浆液的步骤包括:
[0024]确定所述充填泵输送的最远距离,以及所述中间位置的硐室到多个所述硐室中的两端硐室之间的距离;
[0025]在所述充填泵输送的最远距离均大于所述两端硐室对应的距离的情况下,基于所述两端硐室对应的距离中的最大值确定所述充填管路的最小长度;
[0026]在所述充填管路的实际长度小于所述最小长度的情况下,加长所述充填管路;
[0027]通过加长后的所述充填管路将所述浆液输送到所述硐室。
[0028]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煤矸石基废弃物井下回采巷道硐室充填方法,所述充填材料为水泥。
[0029]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煤矸石基废弃物井下回采巷道硐室充填方法,通过将回采巷道内的废弃物放置于硐室内,使用充填系统对硐室注浆充填后,废弃物与浆液凝固形成凝结充填体,提高了硐室处的支撑能力,进而提高了窄煤柱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降低了采空区悬露顶板对回采巷道及永久硐室附近应力集中程度的影响,同时实现了对回采巷道内废弃物的处理,改善了井下环境。
附图说明
[00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1]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煤矸石基废弃物井下回采巷道硐室充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32]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煤矸石基废弃物井下回采巷道硐室充填方法中主要用于展示硐室、回采巷道及煤柱的竖切图;
[0033]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煤矸石基废弃物井下回采巷道硐室充填方法中主要用于
展示硐室、回采巷道及煤柱的另一方向的竖切图;
[0034]图4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煤矸石基废弃物井下回采巷道硐室充填方法中硐室填充前后巷道侧压力曲线的对比图;
[0035]图5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煤矸石基废弃物井下回采巷道硐室充填方法中主要用于展示充填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6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煤矸石基废弃物井下回采巷道硐室充填方法中主要用于展示挡墙的结构示意图。
[0037]附图标记:
[0038]1:采空区;2:窄煤柱;3:裸露硐室;4:区段窄煤柱;5:充填孔;6:挡墙;7:充填泵;8:充填材料;9:搅拌桶;10:充填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40]下面结合图1至图6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煤矸石基废弃物井下回采巷道硐室充填方法,包括:
[0041]步骤101,将回采巷道中的煤矸石基废弃物放入所述回采巷道中的多个硐室内;
[0042]可选地,回采巷道内的硐室包括疏压硐室及用于存放物品的地下硐室中的一种或多种。
[0043]可选地,硐室可以为水平硐室、斜硐室或垂直硐室中的一种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矸石基废弃物井下回采巷道硐室充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回采巷道中的煤矸石基废弃物放入所述回采巷道中的多个硐室内;将充填系统架设于多个所述硐室中位于中间位置的硐室;使用所述充填系统对多个所述硐室充填浆液,使得所述浆液与所述煤矸石基废弃物形成凝结充填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矸石基废弃物井下回采巷道硐室充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所述充填系统对多个所述硐室充填浆液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在多个所述硐室充填浆液完成后,对所述回采巷道下方的回采工作面进行开采,形成第一宽度的煤柱。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矸石基废弃物井下回采巷道硐室充填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多个所述硐室充填浆液之前或同时对所述回采巷道下方的回采工作面进行开采,形成第二宽度的煤柱;在多个所述硐室充填浆液完成后,对所述第二宽度的煤柱进行回采,形成第一宽度的煤柱。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煤矸石基废弃物井下回采巷道硐室充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所述充填系统对多个所述硐室充填浆液的步骤包括:在对多个所述硐室充填浆液的同时,对所述回采工作面进行开采的情况下,沿着所述回采工作面的推进方向,使用所述充填系统对多个所述硐室充填浆液。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矸石基废弃物井下回采巷道硐室充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采巷道中的多个硐室包括位于所述回采巷道的下帮的硐室。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煤矸石基废弃物井下回采巷道硐室充填方法,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文华陈金宇姜鹏飞刘畅杨建威李帅刘鹏亮崔锋王浩宇梁钰英
申请(专利权)人: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