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成唐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林业防治蚜虫的诱捕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60126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林业防治蚜虫的诱捕器,包括装置本体、电网组件和调节组件,所述装置本体一侧固定有支撑杆且内部设置有黑光灯,所述电网组件套设在黑光灯外侧,该组件可以快速的打开和关闭活动网架,便于对固定网架内部和黑光灯进行清理和检修,避免害虫粘在电网架上影响后续使用,同时无须拆卸固定网架和黑光灯,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结构简单且稳定,所述调节组件套设在支撑杆上,该组件可以有效对活动套筒进行上下位置调节,便于将装置本体安装在不同高度使用,避免了安装过低或过高达不到最佳杀虫效果的问题,操作简单且成本较低,所述调节组件一侧设置有安装架且安装架与黑光灯顶部壳体连接。安装架与黑光灯顶部壳体连接。安装架与黑光灯顶部壳体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林业防治蚜虫的诱捕器


[0001]本技术属于蚜虫诱捕器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林业防治蚜虫的诱捕器。

技术介绍

[0002]林业害虫发生率最高的时期,一般情况是每年的六月到九月,主要是因为六月到九月的自然条件有利于害虫的生长,雨水频繁、温度高,为害虫快速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那么在此阶段,还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加大对害虫的防控力度,在夜晚选择诱虫灯吸引害虫能够获得较好的捕杀效果。
[0003]现有的林业蚜虫诱捕器大多数结构单一,通过支撑架将装置挂在指定位置,再通过黑光灯和电网进行诱杀害虫,由于支架大多为焊接结构,普遍无法对黑光灯安装的高度进行调节,导致其适用范围受限,如公开号为:CN216392746U的技术专利提出的一种用于林业虫防治的诱捕装置,虽然通过太阳能板实现了对装置的供电效果,但是其任然不具备对装置安装高度的调节能力,导致装置使用位置固定,不能适用于多种实地情况,同时现有设备在清理电网组件或黑光灯时,通常需要将电网组件与装置本体上的螺丝全部拆卸分离,才能够取出黑光灯,这样操作费时费力且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林业防治蚜虫的诱捕器,能够对活动网架进行开闭控制,便于随时对固定网架和黑光灯进行清理检修操作,同时能够对装置安装高度进行调节,便于适应不同高度需求。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林业防治蚜虫的诱捕器,包括装置本体、电网组件和调节组件,所述装置本体一侧固定有支撑杆且内部设置有黑光灯,所述电网组件套设在黑光灯外侧,所述调节组件套设在支撑杆上,所述调节组件一侧设置有安装架且安装架与黑光灯顶部壳体连接;
[0006]所述电网组件包括固定网架和限位孔,所述固定网架套设在黑光灯外侧且一侧设置有活动网架,所述活动网架上下横杆前端均套设有活动套筒,所述限位孔开设在固定网架一侧称重杆上且与活动套筒对应连接。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活动套环和螺纹杆,所述活动套环套设在支撑杆上且侧壁贯穿开设有螺纹孔,所述活动套环内壁开设有收纳槽且收纳槽与螺纹孔位置对应,所述螺纹杆贯穿螺接在螺纹孔内且外侧设有旋钮。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支撑杆顶部通过支架固定有太阳能板,所述太阳能板通过导线与装置本体导通连接。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活动网架一侧设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下两端与固定网架一侧的承重杆转动连接。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活动套筒内弹性连接有弹簧且外壁设有防滑
纹,所述弹簧另一端与活动网架的上下横杆部分弹性连接。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螺纹杆内侧转动设置有摩擦板,所述摩擦板呈弧形结构且活动位于收纳槽内。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摩擦板内面与支撑杆摩擦贴合。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本技术在装置本体内设有电网组件,通过活动套筒与限位孔配合,弹簧对活动套筒和活动网架进行弹性连接,可以快速的打开和关闭活动网架,便于对固定网架内部和黑光灯进行清理和检修,避免害虫粘在电网架上影响后续使用,同时无须拆卸固定网架和黑光灯,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结构简单且稳定,增加了装置的便捷性;
[0015]2、本技术在装置本体内设有调节组件,通过旋钮带动螺纹杆在螺纹孔内移动,通过摩擦板与收纳擦和支撑杆配合,可以有效对活动套筒进行上下位置调节,便于将装置本体安装在不同高度使用,避免了安装过低或过高达不到最佳杀虫效果的问题,操作简单且成本较低,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6]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7]图1为本技术的装置整体结构安装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装置本体结构立体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固定网架展开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的活动套筒剖视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的调节机构剖视示意图。
[0022]图中:1、装置本体;2、支撑杆;3、太阳能板;4、安装架;5、电网组件;51、固定网架;52、活动网架;53、转动轴;54、限位孔;55、活动套筒;56、弹簧;57、防滑纹;6、调节组件;61、活动套环;62、螺纹孔;63、收纳槽;64、旋钮;65、螺纹杆;66、摩擦板;7、黑光灯;8、收虫盒。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请参阅图1

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林业防治蚜虫的诱捕器,包括装置本体1、电网组件5和调节组件6,所述装置本体1一侧固定有支撑杆2且内部设置有黑光灯7,所述支撑杆2顶部通过支架固定有太阳能板3,所述太阳能板3通过导线与装置本体1导通连接,便于对装置本体1进行供电,无须接通其他电源,所述电网组件5套设在黑光灯7外侧,所述调节组件6套设在支撑杆2上,所述调节组件6一侧设置有安装架4且安装架4与黑光灯7顶部壳体连接;
[0025]所述电网组件5包括固定网架51和限位孔54,所述固定网架51套设在黑光灯7外侧且一侧设置有活动网架52,所述活动网架52一侧设有转动轴53,所述转动轴53上下两端与
固定网架51一侧的承重杆转动连接,便于将活动网架52与固定网架51转动连接,所述活动网架52上下横杆前端均套设有活动套筒55,所述限位孔54开设在固定网架51一侧称重杆上且与活动套筒55对应连接,所述活动套筒55内弹性连接有弹簧56且外壁设有防滑纹57,所述弹簧56另一端与活动网架52的上下横杆部分弹性连接,便于推动活动套筒55在活动网架52上弹性运动。
[0026]所述调节组件6包括活动套环61和螺纹杆65,所述活动套环61套设在支撑杆2上且侧壁贯穿开设有螺纹孔62,所述活动套环61内壁开设有收纳槽63且收纳槽63与螺纹孔62位置对应,所述螺纹杆65贯穿螺接在螺纹孔62内且外侧设有旋钮64,所述螺纹杆65内侧转动设置有摩擦板66,所述摩擦板66呈弧形结构且活动位于收纳槽63内,便于与支撑杆2对应,同时收缩后不影响活动套环61的安装,所述摩擦板66内面与支撑杆2摩擦贴合,便于与支撑杆2贴合,增大接触摩擦面积,避免支撑杆2或螺纹杆65损坏。
[0027]本技术的工作原理:该装置在使用时,首先将装置本体1挂在安装架4下端并与太阳能板3连接,将支撑杆2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林业防治蚜虫的诱捕器,包括装置本体(1)、电网组件(5)和调节组件(6),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一侧固定有支撑杆(2)且内部设置有黑光灯(7),所述电网组件(5)套设在黑光灯(7)外侧,所述调节组件(6)套设在支撑杆(2)上,所述调节组件(6)一侧设置有安装架(4)且安装架(4)与黑光灯(7)顶部壳体连接;所述电网组件(5)包括固定网架(51)和限位孔(54),所述固定网架(51)套设在黑光灯(7)外侧且一侧设置有活动网架(52),所述活动网架(52)上下横杆前端均套设有活动套筒(55),所述限位孔(54)开设在固定网架(51)一侧称重杆上且与活动套筒(55)对应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林业防治蚜虫的诱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6)包括活动套环(61)和螺纹杆(65),所述活动套环(61)套设在支撑杆(2)上且侧壁贯穿开设有螺纹孔(62),所述活动套环(61)内壁开设有收纳槽(63)且收纳槽(63)与螺纹孔(62)位置对应,所述螺纹杆(6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成唐赵丽丽张鸿艳
申请(专利权)人:郭成唐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