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热敷治疗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5873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冷热敷治疗仪,包括:机壳、敷垫以及并列设置在机壳内部的储能仓以及工作仓;储能仓内设置第一液位传感器;工作仓内设置加热组件、循环泵、供给泵、温度传感器以及第二液位传感器,供给泵将储能仓内的液体泵入工作仓内,循环泵通过输送管将工作仓内的液体泵入敷垫内,敷垫内的液体经回流管返回至所述工作仓内。将冷敷与热敷集成至同一仪器中,便于患者根据自身所需调整治疗方式;通过储能仓有效保留介质能量,能够长时间使用,通过工作仓调节适宜温度并供给至敷垫,患者只需将敷垫覆在所需位置即可,结构设计上不仅便于患者使用,而且更加方便对温度进行精准调节,保证有效的治疗效果。保证有效的治疗效果。保证有效的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热敷治疗仪


[0001]本技术涉及治疗仪器
,尤其涉及一种冷热敷治疗仪。

技术介绍

[0002]热敷与冷敷作为辅助治疗手段,经常被应用至医护工作中。冷敷可使皮肤接触部位的血管收缩,使局部肿胀减轻,能够降低神经敏感性,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热敷可提高局部皮肤温度,抑制血管收缩,从而提高血流速度和血管渗透性,促进局部新陈代谢。
[0003]目前常见的热敷与冷敷方式是用冰袋或热水袋敷在所需部位,更加简易的方式是将毛巾放在冷水或热水中浸湿后拧干再覆盖在疼痛部位,存在的技术问题是由于冷敷温度太高或者热敷温度太低都无法达到有效的治疗效果,因此在需要长时间冷敷或热敷时,需要频繁更换冰袋或热水袋,不仅使用不便,而且温度也不易控制,无法长时间维持患者所需的温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冷热敷治疗仪。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一个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该概括部分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其唯一目的是用简单的形式呈现一些概念,以此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0005]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提供一种冷热敷治疗仪,包括:机壳;还包括:敷垫以及并列设置在所述机壳内部的储能仓以及工作仓;所述储能仓内设置第一液位传感器;所述储能仓与所述工作仓之间设置溢流管,所述溢流管的出口侧设置单向阀;所述工作仓内设置加热组件、循环泵、供给泵、温度传感器以及第二液位传感器,所述供给泵将所述储能仓内的液体泵入所述工作仓内,所述循环泵通过输送管将所述工作仓内的液体泵入所述敷垫内,所述敷垫内的液体经回流管返回至所述工作仓内。
[0007]进一步的,所述机壳上设置进液端口;所述工作仓下方设置回液管,所述回液管一端与所述进液端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工作仓连通;所述进液端口通过所述回流管与所述敷垫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机壳上设置出液端口;所述工作仓下方设置供液管,所述供液管一端与所述出液端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循环泵的出水口连接;所述出液端口通过所述输送管与所述敷垫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储能仓与所述工作仓之间还设置有补液管;所述补液管一端与所述储能仓连通,另一端与所述供给泵的进水口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冷热敷治疗仪,还包括:微控制单元;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以及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与所述微控制单元的数据输入端口连接,所述加热组件、所述循环泵以及所述供给泵与所述微控制单元的控制输出端口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冷热敷治疗仪,还包括:搅拌马达,所述搅拌马达设置在所述工作仓内。
[0012]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组件与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工作仓的中部位置,所述循环泵与所述供给泵分别设置在所述工作仓的两侧仓内壁上。
[0013]进一步的,所述输送管与所述回流管的外部包裹有保温套。
[0014]本技术所带来的有益效果:
[0015]1.将冷敷与热敷集成至同一仪器中,便于患者根据自身所需调整治疗方式;
[0016]2.通过储能仓有效保留介质能量,能够长时间使用,通过工作仓调节适宜温度并供给至敷垫,患者只需将敷垫覆在所需位置即可,结构设计上不仅便于患者使用,而且更加方便对温度进行精准调节,保证有效的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18]图1是本技术一种冷热敷治疗仪的管路连接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一种冷热敷治疗仪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储能仓与工作仓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本技术工作仓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是本技术的控制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如图1

5所示,在一些说明性的实施例中,本技术提供一种冷热敷治疗仪,可以提供冷敷、热敷两种治疗方式,具体包括:机壳1、机盖2、敷垫3、储能仓4、工作仓5。
[0025]机壳1内部中空,上端开口并利用机盖2封闭,机盖2上设置人机交互面板,用于为患者提供操作设置界面以及相关数据的显示。储能仓4与工作仓5并列设置在机壳1的内部,两仓独立设置且与机壳1侧壁之间留有一定间隙空间,以提升保温性能。敷垫3通过管路与工作仓5连通,并与工作仓5实现介质循环,通过工作仓5自身的温控功能实现敷垫3的温度调节。敷垫3具体可为置于布袋内的囊袋式结构,并利用魔术贴穿戴在身上所需部位,实现目标位置的冷敷或热敷。
[0026]储能仓4内设置第一液位传感器401。当需要热敷时,用户在储能仓4内放入一定量的常温水,需要冷敷时在储能仓4内放入冰块与常温水,第一液位传感器401用于监测储能仓4内的液位数据。
[0027]工作仓5内设置搅拌马达501、加热组件502、循环泵503、供给泵504、温度传感器
505以及第二液位传感器506。
[0028]储能仓4与工作仓5之间设置有补液管6,补液管6一端与储能仓4连通,另一端与供给泵504的进水口连接,供给泵504的出水口位于工作仓5内,供给泵504将储能仓4内的液体泵入工作仓5内。本实施例将机壳内部空间分隔为储能仓4与工作仓5,储能仓4用于储存大量常温水或常温水与冰块的混合物,并利用供给泵504将储能仓4内的少量水抽取至工作仓5内,在工作仓5内进行制冷或加热。不仅便于对温度进行精准调节,而且可快速的(5

10分钟内)达到最佳治疗温度,然后再进入敷垫3内对人体进行冷敷或热敷,最后循环回到工作仓5内继续制冷或加热。
[0029]工作仓5用于从储能仓4抽水后调节水温,然后向外部的敷垫3进行循环。循环泵503通过输送管7将工作仓5内的液体泵入敷垫3内,敷垫3内的液体经回流管8返回至工作仓5内,至此完成冷热敷介质的循环。在上述循环过程中,温度传感器505用于监测工作仓5内的水温,第二液位传感器506用于监测工作仓5内的液位数据。
[0030]机壳1上设置进液端口101及出液端口102。工作仓5下方设置回液管9,回液管9一端与进液端口101连接,另一端与工作仓5连通;进液端口101通过回流管8与敷垫3连接。工作仓5下方设置供液管10,供液管10一端与出液端口102连接,另一端与循环泵503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热敷治疗仪,包括:机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敷垫以及并列设置在所述机壳内部的储能仓以及工作仓;所述储能仓内设置第一液位传感器;所述储能仓与所述工作仓之间设置溢流管,所述溢流管的出口侧设置单向阀;所述工作仓内设置加热组件、循环泵、供给泵、温度传感器以及第二液位传感器,所述供给泵将所述储能仓内的液体泵入所述工作仓内,所述循环泵通过输送管将所述工作仓内的液体泵入所述敷垫内,所述敷垫内的液体经回流管返回至所述工作仓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热敷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上设置进液端口;所述工作仓下方设置回液管,所述回液管一端与所述进液端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工作仓连通;所述进液端口通过所述回流管与所述敷垫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冷热敷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上设置出液端口;所述工作仓下方设置供液管,所述供液管一端与所述出液端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循环泵的出水口连接;所述出液端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雷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清马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