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缓解眼部疲劳的可调焦调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35872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缓解眼部疲劳的可调焦调光装置,该可调焦调光装置包括:用于调节装置的焦距的调焦结构;用于调节装置的透光性的调光结构。调焦结构和调光结构以彼此贴合的方式共同配置在可调焦调光装置的本体结构内,调焦结构内部设置有彼此互不相容的第一流体和第二流体,第一流体和第二流体在彼此接触的部位形成调焦曲面,调光结构利用两端设置偏振片的方式将液晶包覆在偏振片之间的空间内以形成液晶层。在使用者佩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可调焦调光装置时,能够通过改变屈光度带动眼部进行焦距调节,有助于缓解眼部疲劳,而调节透光度可以让使用者在面对强光时将透光度降低,避免强光直接照射眼部,对眼部起到一定保护作用。用。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缓解眼部疲劳的可调焦调光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眼部医疗器械
,涉及一种调光装置,优选地,一种可调焦调光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缓解眼部疲劳的可调焦调光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视疲劳(Asthenopia),又称眼疲劳。现代医家认为本病以患者的主观症状为基础,是眼或全身器质性因素与精神(心理)相互交织的综合征,主要症状为视近物不能持久,久则视物昏花,眼球或眶周酸胀疼痛,眼睑重坠痉挛,畏光流泪,复视等,甚至伴有头痛眩晕,恶心、呕吐,颈肩酸痛,失眠,乏力,记忆力减退,精神萎靡等全身症状,故又称为眼疲劳综合征,属于“身心医学”范畴。近年来,特别是随着电脑、手机等智能终端的广泛普及,使视疲劳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因此,有关视疲劳的病因、诊疗及防治得到了更多的关注。而在长时间的用眼过程中,人们感到疲倦的常见做法是看向其他地方来缓解眼部疲劳,例如眺望远方等方式,这种方式的主要原理是通过眺望远方使得睫状肌松弛,眼部疲劳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长时间利用睫状肌进行高强度近距离聚焦用眼,调整睫状肌的使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眼部疲劳。因此,如果能够有一款可以带动眼部进行聚焦状态调节的眼镜将会对眼部疲劳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0003]现有技术中如公开号为CN114930230A的专利文献所提出的一种可调焦距眼镜,包括两个镜片,两个镜片安装至用于在用户眼睛前面支撑镜片的框架。镜片的至少一个为可变焦距镜片,这种镜片包括具有配合的光学表面的两个重叠的镜片元件,所述光学表面成形为使得可变焦距镜片的焦距根据镜片元件的相对横向布置而可变。镜片元件中的一个镜片元件固定地安装至框架,而另一镜片元件相对于固定的镜片元件可手动移动,以改变可变焦距镜片的焦距。导向部件设置在可移动的镜片元件上,其与固定的镜片元件或框架上的对应导向部件配合,以将可移动的镜片元件相对于固定的镜片元件的移动限定并约束在横跨观察方向延伸的横向路径上。设置一个或更多个可释放的紧固件,用于将可移动的镜片元件可释放地固定到固定的镜片元件或框架。
[0004]现有技术中如公开号为CN109407343A的专利文献所提出的一种可调焦眼镜,所述可调焦眼镜包括:镜架、两组镜片和两个驱动装置;所述镜架包括横架、鼻托和两个镜腿;所述鼻托设置于所述横架的中部;两个所述镜腿分别铰接于所述横架的两端;两组所述镜片分别滑设于所述横架的下表面上,且分别位于所述鼻托的两侧;每组所述镜片均包括一个基片和一个附片,且所述附片叠设于所述基片的前表面上;两个所述驱动装置均设置于所述横架内,且分别位于所述鼻托的两侧;两个所述驱动装置分别与每组所述镜片相连,带动每组所述镜片中的所述基片和所述附片相对滑动。
[0005]在现有技术的方案中,眼镜中用于调节焦距的方式都是预先设置好两组镜片,再通过驱动装置或者手动改变两个镜片之间的距离的方式来进行焦距的调节,以这种方式配置时,由于眼镜是依靠镜腿和横向框架分别放置在耳朵和鼻梁上端的方式进行固定,在调节两个镜片之间的距离时,会改变镜腿的相对长度,即可移动的镜片都是在镜腿方向上移
动的,当两个镜腿之间的距离增大时,两个镜片总体占用长度增加,而镜腿本身长度较小,这种情况造成的问题是,要么镜片会过于贴近使用者眼表使得使用者舒适度降低,要么镜腿不够长不能合适地放置在耳朵上端,总结而言,改变镜片之间距离以改变焦距的方式在调节前后眼镜本身的可佩戴性显著下降。此外,屈光度和透光度作为眼镜镜片的两个重要参数,调节焦距可以改变屈光度,调节镜片的透光性可以改变透光度,而多数现有技术都只考虑了眼镜的屈光度,没有考虑修改透光度的问题。
[0006]此外,一方面由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存在差异;另一方面由于专利技术人做出本技术时研究了大量文献和专利,但篇幅所限并未详细罗列所有的细节与内容,然而这绝非本技术不具备这些现有技术的特征,相反本技术已经具备现有技术的所有特征,而且申请人保留在
技术介绍
中增加相关现有技术之权利。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现有技术所提出的技术方案之不足,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用于缓解眼部疲劳的可调焦调光装置,该可调焦调光装置包括:用于调节装置的焦距的调焦结构;用于调节装置的透光性的调光结构。将能够调节屈光度和透光度的镜片配置到本申请的技术上,在使用者佩戴本技术时,能够通过改变屈光度带动眼部进行焦距调节,有助于缓解眼部疲劳,而调节透光度可以让使用者在面对强光时将透光度降低,避免强光直接照射眼部,对眼部起到一定保护作用。
[0008]优选地,调焦结构和调光结构以彼此贴合的方式共同配置在可调焦调光装置的本体结构内,调焦结构内部设置有彼此互不相溶的第一流体和第二流体,第一流体和第二流体在彼此接触的部位形成调焦曲面,在第一流体或第二流体的压力变化时,调焦曲面的形状会发生变化。第一流体和第二流体能够在电压变化的前提下改变内部的静电压力,调焦曲面的凸面会向静电压力小的方向突出,在曲面发生变化时,对于光线的折射率也会相应变化,从而实现焦距调节的功能。
[0009]优选地,调光结构利用两端设置偏振片的方式将液晶包覆在偏振片之间的空间内以形成液晶层,液晶层内的液晶在施加电压的状态下从混乱状态转变为有序状态。在混乱状态下,光线无法从调光结构的一端进入至另一端射出,因为混乱状态下,液晶以未取向的形式存在,在光入射至液晶层时,由于液晶混乱而使得入射光发生强散射,因此,光的透过被阻碍。反之,当液晶有序排列时,入射光散射变少,光透过液晶层。
[0010]优选地,调焦结构呈现椭圆形结构,调焦结构在两表面均设置有透明玻片,在两个透明玻片夹持的空间内且在沿调焦结构的外周向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第一金属层的厚度、宽度小于第二金属层的厚度、宽度。
[0011]优选地,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之间由绝缘层隔离,第一金属层靠近调焦结构轴心线的表面未涂覆绝缘层,第二金属层位于调焦结构内部的表面上均涂覆绝缘层。
[0012]优选地,第一流体装载在调焦结构内部靠近第一金属层的一侧,第一金属层未涂覆绝缘层的表面浸没在第一流体内,第二流体装载在调焦结构内部靠近第二金属层的一侧,第二流体的厚度小于第二金属层的厚度。
[0013]优选地,调焦结构在透明玻片的夹持空间的周向上设置有将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外表面包覆的防护层,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之间的电压能够在人为作用下改变。
[0014]优选地,调光结构与调焦结构的形状相匹配,调光结构在两表面分别设有第一基片和第二基片,具有透明性的第一基片和第二基片之间依靠环形片将第一基片和第二基片固定连接,由此在第一基片和第二基片之间形成密闭空间。
[0015]优选地,靠近第一基片处贴合设置有第一偏振片,第一偏振片允许垂直于调光结构的轴心线方向的光线通过,靠近第二基片处贴合设置有第二偏振片,第二偏振片允许垂直于调光结构的轴心线方向的光线通过,第一偏振片和第二偏振片允许光线通过的方向互相垂直。
[0016]优选地,第一偏振片和第二偏振片将液晶层夹持在中间,液晶层分别在靠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缓解眼部疲劳的可调焦调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焦调光装置包括:调焦结构(100):用于调节装置的焦距;调光结构(200):用于调节装置的透光性;其中,所述调焦结构(100)和所述调光结构(200)以彼此贴合的方式共同配置在所述可调焦调光装置的本体结构内,所述调焦结构(100)内部设置有彼此互不相溶的第一流体(105)和第二流体(106),所述第一流体(105)和所述第二流体(106)在彼此接触的部位形成调焦曲面(104),在所述第一流体(105)或所述第二流体(106)的压力变化时,所述调焦曲面(104)的形状会发生变化;所述调光结构(200)利用两端设置偏振片的方式将液晶包覆在偏振片之间的空间内以形成液晶层(205),所述液晶层(205)内的液晶在施加电压的情况下从混乱状态转变为有序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缓解眼部疲劳的可调焦调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焦结构(100)呈现椭圆形结构,所述调焦结构(100)在两表面均设置有透明玻片(101),在两个所述透明玻片(101)夹持的空间内且在沿所述调焦结构(100)的外周向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金属层(102)和第二金属层(103),所述第一金属层(102)的厚度、宽度分别小于所述第二金属层(103)的厚度、宽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缓解眼部疲劳的可调焦调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层(102)和所述第二金属层(103)之间由绝缘层(107)隔离,所述第一金属层(102)靠近所述调焦结构(100)轴心线(120)的表面未涂覆所述绝缘层(107),所述第二金属层(103)位于所述调焦结构(100)内部的表面上均涂覆所述绝缘层(107)。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缓解眼部疲劳的可调焦调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体(105)装载在所述调焦结构(100)内部靠近所述第一金属层(102)的一侧,所述第一金属层(102)未涂覆所述绝缘层(107)的表面浸没在所述第一流体(105)内,所述第二流体(106)装载在所述调焦结构(100)内部靠近所述第二金属层(103)的一侧,所述第二流体(106)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金属层(103)的厚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缓解眼部疲劳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云李伟郭长亮于昊哲鲁召翔曾唯珍李婧懿许辰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