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陷湖盆洼陷生烃潜力定量评价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357680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油气地质勘探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断陷湖盆洼陷生烃潜力定量评价方法及系统,方法为:确定湖盆各洼陷烃源岩发育形成时期;确定各洼陷烃源岩发育形成时期的地层厚度分布图;基于追踪的的发育形成时期各洼陷泥岩地震反射特征量取各洼陷泥岩分布面积;划分各洼陷物源供给与沉积体系分布特征,统计各洼陷物源区面积、物源区高程差,洼陷沉积区面积、洼陷最大沉降厚度;基于洼陷泥岩分布面积、各洼陷物源区面积、物源区高程差、洼陷沉积区面积、洼陷最大沉降厚度得到洼陷烃源岩发育形成时期泥岩潜力和供汇比,根据拟合泥岩潜力和供汇比得到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断陷湖盆洼陷生烃潜力定量评价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油气地质勘探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断陷湖盆洼陷生烃潜力定量评价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对于无井或少井区,烃源规模预测方法和技术的发展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构造演化分析方法,即从沉降速率、沉积速率/沉降速率、断层活动速率、伸展率等方面讨论构造运动对烃源岩发育的控制作用(参见《姜雪,吴克强,刘丽芳,等.构造活动对富生油凹陷烃源岩的定量控制

以中国近海古近系为例[J].石油学报,2014, 35(3):455

461.》)。(2)层序地层分析识别方法,即从层序地层学角度分析,认为在最大湖泛期附近的沉积物是可能的烃源岩发育层段(参见《薛良清.层序地层分析在裂谷盆地油气勘探中的应用[J].石油学报,2000,5(2):7

11.》、《刘震,常迈,赵阳,等.低勘探程度盆地烃源岩早期预测方法研究[J].地学前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大学),2007,14(4):159

168.》)。(3)利用地震相识别优质烃源岩(参见《吴玉坤,胡明毅,柯岭,等,利用地震相识别优质烃源岩

以辽中凹陷沙三段为例[J].沉积学报,2013,2(8):366

373.》)。(4)利用地球化学与地震资料综合方法识别烃源岩分布预测(参见授权公告号为CN106324697B、专利名称为一种确定有效烃源岩分布范围的方法的中国专利及公开号为CN110441813A、专利申请名称为一种湖相优质烃源岩的发育分布的预测方法的中国专利申请)。(5)一套“基于构造差异活动”的烃源识别技术”,抓住洼陷结构控制沉积体系发育的核心思想,从构造差异活动控差异沉积角度定性预测烃源岩的空间分布特征,同时考虑控制沉积期湖盆分布广度和沉积厚度的构造参数,拟合一套计算方法即“A

L”曲线法半定量化计算烃源规模随控洼断裂走向的变化趋势(参见《梁杰,刘培,陈维涛,等.适用于改造型洼陷的烃源规模识别技术

以西江主洼为例[J].海洋地质前沿,2022,38(6):78

87.》)。
[0003]综上可知,以往烃源规模预测方法仅从湖盆规模、沉积特征等影响烃源岩发育的相关参数角度预测烃源岩发育,对于烃源岩规模预测过于局限,缺乏系统综合考虑湖盆物源区、沉积区特征相关参数的方法定量预测评价断陷湖盆不同洼陷生烃潜力的相关方法,难以对断陷湖盆不同洼陷生烃潜力进行准确的优选排队,影响了陆相断陷湖盆不同洼陷生烃潜力发育规律的认识,降低了断陷湖盆不同洼陷油气勘探的成功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难以对陆相断陷湖盆不同洼陷生烃潜力进行准确排队等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断陷湖盆洼陷生烃潜力定量评价方法及系统,能够准确对陆相断陷湖盆不同洼陷生烃潜力进行准确排队及评价。
[0005]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断陷湖盆洼陷生烃潜力定量评价方法,其具体步骤为:S1、确定湖盆洼陷烃源岩发育形成时期;
S2、确定各洼陷间烃源岩发育形成时期的地层厚度分布图;S3、追踪发育形成时期各洼陷泥岩地震反射特征,基于地震反射特征量取各洼陷泥岩分布面积A1;S4、基于地层厚度分布图划分各洼陷物源供给与沉积体系分布特征,统计各洼陷物源区面积S、物源区高程差H,洼陷沉积区面积A0、洼陷最大沉降厚度h;S5、基于洼陷泥岩分布面积A1、各洼陷物源区面积S、物源区高程差H、洼陷沉积区面积A0、洼陷最大沉降厚度h得到洼陷烃源岩发育形成时期的泥岩潜力M1和供汇比M0,分别表示为:M1=A1*h(1)M0=S*H/(A0*h)(2)拟合泥岩潜力M1和供汇比M0得到源



泥指数I表示为:I=M1/M0*10
‑3(3)S6、根据源



泥指数I分析不同洼陷生烃潜力。
[0006]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S6中,根据源



泥指数I分析不同洼陷生烃潜力的具体方法为:当源



泥指数I>第一预设阈值时,则确定洼陷具富洼生烃潜力,所述第一预设阈值为富洼与潜在富洼生烃潜力临界值,由经验获得;当第二预设阈值<源



泥指数I≤第一预设阈值时,则确定洼陷具潜在富洼生烃潜力,所述第二预设阈值为潜在富洼与平洼生烃潜力临界值,由经验获得。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S1中,利用已钻井地化资料确定湖盆洼陷烃源岩发育形成时期。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S2中,利用地震解释确定各洼陷间烃源岩发育形成时期的地层厚度分布图。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S3中,利用地震资料、地震相采用源

汇分析法追踪发育形成时期各洼陷泥岩地震反射特征。
[0010]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断陷湖盆洼陷生烃潜力定量评价系统,包括:获取模块,获取已钻井地化资料、地震解释、地震资料、地震相;时期确定模块,利用已钻井地化资料确定湖盆洼陷烃源岩发育形成时期;分布图确定模块,用于利用地震解释确定各洼陷烃源岩发育形成时期的地层厚度分布图;追踪模块,利用地震资料、地震相采用源

汇分析法追踪发育形成时期各洼陷泥岩地震反射特征;量取模块,基于各洼陷泥岩地震反射特征量取各洼陷泥岩分布面积;统计模块,基于地层厚度分布图划分各洼陷物源供给与沉积体系分布特征,统计各洼陷物源区面积、物源区高程差,洼陷沉积区面积、洼陷最大沉降厚度;拟合模块,基于洼陷泥岩分布面积、各洼陷物源区面积、物源区高程差、洼陷沉积区面积、洼陷最大沉降厚度得到洼陷烃源岩发育形成时期的泥岩潜力和供汇比,拟合泥岩潜力和供汇比得到源



泥指数;分析模块,根据源



泥指数分析不同洼陷生烃潜力。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分析模块根据源



泥指数分析不同洼陷生烃潜力的方法为:当源



泥指数I>第一预设阈值时,则确定洼陷具富洼生烃潜力,所述第一预设阈值为富洼与潜在富洼生烃潜力临界值,由经验获得;当第二预设阈值<源



泥指数I≤第一预设阈值时,则确定洼陷具潜在富洼生烃潜力,所述第二预设阈值为潜在富洼与平洼生烃潜力临界值,由经验获得。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拟合模块中,基于洼陷泥岩分布面积、洼陷最大沉降厚度通过公式(1)计算洼陷烃源岩发育形成时期的泥岩潜力,公式(1)表示为:M1=A1*h(1)式中,M1为洼陷烃源岩发育形成时期的泥岩潜力,A1为洼陷泥岩分布面积,h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断陷湖盆洼陷生烃潜力定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体步骤为:S1、确定湖盆洼陷烃源岩发育形成时期;S2、确定各洼陷间烃源岩发育形成时期的地层厚度分布图;S3、追踪发育形成时期各洼陷泥岩地震反射特征,基于地震反射特征量取各洼陷泥岩分布面积A1;S4、基于地层厚度分布图划分各洼陷物源供给与沉积体系分布特征,统计各洼陷物源区面积S、物源区高程差H,洼陷沉积区面积A0、洼陷最大沉降厚度h;S5、基于洼陷泥岩分布面积A1、各洼陷物源区面积S、物源区高程差H、洼陷沉积区面积A0、洼陷最大沉降厚度h得到洼陷烃源岩发育形成时期的泥岩潜力M1和供汇比M0,分别表示为:M1=A1*h(1)M0=S*H/(A0*h)(2)拟合泥岩潜力M1和供汇比M0得到源



泥指数I表示为:I=M1/M0*10
‑3(3)S6、根据源



泥指数I分析不同洼陷生烃潜力。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陷湖盆洼陷生烃潜力定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6中,根据源



泥指数I分析不同洼陷生烃潜力的具体方法为:当源



泥指数I>第一预设阈值时,则确定洼陷具富洼生烃潜力,所述第一预设阈值为富洼与潜在富洼生烃潜力临界值,由经验获得;当第二预设阈值<源



泥指数I≤第一预设阈值时,则确定洼陷具潜在富洼生烃潜力,所述第二预设阈值为潜在富洼与平洼生烃潜力临界值,由经验获得。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断陷湖盆洼陷生烃潜力定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中,利用已钻井地化资料确定湖盆洼陷烃源岩发育形成时期。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断陷湖盆洼陷生烃潜力定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中,利用地震解释确定各洼陷间烃源岩发育形成时期的地层厚度分布图。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断陷湖盆洼陷生烃潜力定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3中,利用地震资料、地震相采用源

汇分析法追踪发育形成时期各洼陷泥岩地震反射特征。6.一种断陷湖盆洼陷生烃潜力定量评价系统,用于实现权1至5任意一项所述断陷湖盆洼陷生烃潜力定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模块,获取已钻井地化资料、地震解释、地震资料、地震相;时期确定模块,利用已钻井地化资料确定湖盆洼陷烃源岩发育形成时期;分布图确定模块,用于利用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光荣刘军李振升梁杰蔡嵩刘华靳瑶瑶刘景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