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线钢中B类夹杂物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35729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线钢中B类夹杂物控制方法,涉及钢铁生产技术领域,包括:转炉冶炼、LF精炼、钙处理、RH真空精炼、镁处理、软吹、连铸、轧制,LF精炼过程调节钢液成分以及炉渣碱度,LF精炼结束向钢液中喂入Si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线钢中B类夹杂物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钢铁生产
,特别是涉及一种管线钢中B类夹杂物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管道输送是长距离输送油气能源最经济高效的方式,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能源消耗的加剧,管线钢的服役环境也愈来愈恶劣。为了保证管线钢在服役时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对管线钢强度、韧性、焊接性、抗酸性等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管线钢中的夹杂物严重影响这些性能。因此,在高级别管线钢生产过程中,对夹杂物控制级别提出了明确要求,尤其是B类夹杂物。
[0003]管线钢中的B类夹杂物主要为低熔点的CaO

Al2O3,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炉外精炼和钙处理后,钢液中的微小CaO

Al2O3系液态夹杂物聚集成为尺寸较大的夹杂物,在轧制过程中变形成为大型条串状夹杂物;或者,大尺寸的夹杂物在钙处理时,夹杂物外表层转化为CaO或者CaS,但夹杂物内部依然为低熔点的CaO

Al2O3夹杂物,其内部依然可以变形,最终经过轧制后延展成为条串状B类夹杂物,从而导致管线钢中B类夹杂物超标,严重影响管线钢的性能。
[0004]基于以上原因,业界亟需开发一种管线钢中B类夹杂物控制的方法,以解决管线钢在传统钙处理时容易造成条串状B类夹杂的问题,并提高钢液的洁净度与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管线钢中B类夹杂物控制方法,包括转炉冶炼、LF精炼、钙处理、RH真空精炼、镁处理、软吹、连铸、轧制,LF精炼过程依次包括调节钢液成分和炉渣碱度,转炉冶炼:当出钢量达到1/5时,向钢包中加入CaO;出钢结束前,向钢包中加入铝渣;出钢结束后,钢包中钢液的硫含量应低于0.010%;LF精炼:LF精炼前,钢包渣厚度小于90mm;LF脱硫结束,向钢液中加入石英砂,将炉渣碱度调整至6.0~7.0之间,加入石英砂时底吹氩气流量应小于180NL/min,调节钢液成分达到控制目标;LF精炼结束,钢包渣厚度小于280mm,钢液中的硫含量小于0.0020%;钙处理:采用Si

Ca合金包芯线,喂线位置位于钢包双透气砖对侧上方,并在钢包底部以5~30NL/min氩气流量进行吹氩搅拌;RH精炼:真空度应低于100Pa,真空精炼时间≥20min,并在钢包底部以10~30NL/min氩气流量进行吹氩搅拌,维持透气砖通畅;镁处理:采用Mg

Al合金包芯线,喂线位置位于钢包双透气砖对侧上方,并在钢包底部以5~30NL/min氩气流量进行吹氩搅拌;软吹:底吹氩气流量≤40NL/min,软吹时间≥8min。
[0006]本专利技术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是:前所述的一种管线钢中B类夹杂物控制方法,转炉冶炼:当出钢量达到1/5时,加入
的CaO为1.8~3.8kg/t钢;出钢结束前,加入的铝渣为0.5~1.5kg/t钢。
[0007]前所述的一种管线钢中B类夹杂物控制方法,LF精炼:LF脱硫结束,进行合金化操作。
[0008]前所述的一种管线钢中B类夹杂物控制方法,钙处理:采用的Si

Ca合金包芯线,其中[Ca]≥25%,[Si]:60%~70%;喂线速度为2.5m/s,合金加入量为0.20~0.25 kg/t钢。
[0009]前所述的一种管线钢中B类夹杂物控制方法,镁处理:采用的Mg

Al合金包芯线,其中[Mg]:10%~20%,[Al]:40%~65%,余量为铁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喂线速度为2.5m/s,合金加入量为0.30~0.35 kg/t钢。
[0010]前所述的一种管线钢中B类夹杂物控制方法,钢液中不存在大尺寸的CaO

Al2O3系夹杂物,夹杂物主要为高MgO含量的CaO

Al2O3‑
MgO

CaS,热轧后,夹杂物为弥散分布的小颗粒镁铝尖晶石。
[001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钢液中不存在大尺寸的CaO

Al2O3系夹杂物,夹杂物主要为高MgO含量的CaO

Al2O3‑
MgO

CaS,有利于钢中B类夹杂物的控制;(2)本专利技术热轧后条串状的B类夹杂物明显得到改善,B类夹杂物检验绝大多数为0级;(3)本专利技术与传统单独钙处理工艺相比,夹杂物的数量密度以及平均尺寸明显降低,提高了钢水的洁净度与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实施例铸坯中典型夹杂物电镜结果;图2为对比例铸坯中典型夹杂物电镜结果。
实施方式
[0013]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管线钢中B类夹杂物控制方法,包括转炉冶炼(120t)、LF精炼、钙处理、RH真空精炼、镁处理、软吹、连铸、轧制,LF精炼过程依次包括调节钢液成分和炉渣碱度。
[0014]转炉冶炼:当出钢量达到1/5时,向钢包中加入3.0kg/t钢的CaO,出钢结束前,向钢包中加入1.3kg/t钢的铝渣,出钢结束后,钢包中钢液的硫含量为0.0080%;LF精炼:钢液完成脱硫后,炉渣碱度为8.5,向钢液中加入150kg石英砂后,炉渣碱度为6.5;LF精炼结束,钢液中[S]含量为0.0020%,[Alt]含量为0.045%,钢包渣厚度为200mm;钙处理:向钢液中加入0.25kg/t钢的Si

Ca合金包芯线,钙处理结束后钢液中[Ca]含量为0.0012%;RH精炼:真空度为80Pa,真空精炼时间30min,并在钢包底部以10~30NL/min氩气流量进行吹氩搅拌,维持透气砖通畅;镁处理:向钢液中加入0.32kg/t钢的Mg

Al合金包芯线,钢中[Mg]含量控制为0.0010%;软吹:底吹氩气流量为30NL/min,软吹10min,软吹结束,进行连铸与轧制。
[0015]图1、2可见,本专利技术中夹杂物中心为难变形的MgO,外围包裹着CaO

Al2O3‑
CaS,在轧制过程中,中心的MgO夹杂物可以有效抑制其变形。而常规钙处理铸坯中,夹杂物为成分均匀的低熔点CaO

Al2O3‑
MgO

CaS夹杂物,该夹杂物在轧制过程中容易变形成为大尺寸的条串状B类夹杂物。
[0016]表1为实施例与对比例铸坯中夹杂物的检测结果对比,表2为实施例与对比例轧板中夹杂物评级结果对比。其中,实施例所采用的工艺路线为:转炉冶炼(120t)、LF精炼(调节钢液成分与炉渣碱度)、钙处理、RH真空精炼、镁处理、软吹、连铸、轧制,对比例所采用的工艺路线为:转炉冶炼(120t)、LF精炼(调节钢液成分与炉渣碱度)、RH真空精炼、钙处理、软吹、连铸、轧制。
[0017]表1 铸坯中夹杂物的检测结果
[0018]表2 轧板中夹杂物评级结果
[0019]由表1可知,实施例中铸坯中夹杂物数量密度为17.3~18.6个/mm,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线钢中B类夹杂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转炉冶炼、LF精炼、钙处理、RH真空精炼、镁处理、软吹、连铸、轧制,LF精炼过程依次包括调节钢液成分和炉渣碱度,转炉冶炼:当出钢量达到1/5时,向钢包中加入CaO;出钢结束前,向钢包中加入铝渣;出钢结束后,钢包中钢液的硫含量应低于0.010%;LF精炼:LF精炼前,钢包渣厚度小于90mm;LF脱硫结束,向钢液中加入石英砂,将炉渣碱度调整至6.0~7.0之间,加入石英砂时底吹氩气流量应小于180NL/min,调节钢液成分达到控制目标;LF精炼结束,钢包渣厚度小于280mm,钢液中的硫含量小于0.0020%;钙处理:采用Si

Ca合金包芯线,喂线位置位于钢包双透气砖对侧上方,并在钢包底部以5~30NL/min氩气流量进行吹氩搅拌;RH精炼:真空度应低于100Pa,真空精炼时间≥20min,并在钢包底部以10~30NL/min氩气流量进行吹氩搅拌,维持透气砖通畅;镁处理:采用Mg

Al合金包芯线,喂线位置位于钢包双透气砖对侧上方,并在钢包底部以5~30NL/min氩气流量进行吹氩搅拌;软吹:底吹氩气流量≤40NL/min,软吹时间≥8min。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线钢中B类夹杂物控制方法,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帅翟冬雨谯明亮姜敏钟华军王新华洪君姜金星王凡杜海军殷杰陈从俊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