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适应长度的矢量数据编码方法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35679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适应长度的矢量数据编码方法和系统,包括:获取待编码矢量数据,从中循环提取待编码分层数据,进行分层编码、遍历层内待编码数据;计算层内待编码数据面积最小值用于确定数据即将栅格化单元尺寸,统计层内待编码数据频数确定顺序码长度;将层内待编码数据栅格化,记录位置顺序,将栅格中心转化为点,进行缓冲区分析后获取其外切矩形,获得参考定位方格;将层内待编码数据与参考定位方格进行空间叠加获得空间连接关系表,保留各要素最小位置顺序后生成层内待编码数据顺序码;采用分层编码与顺序码组合编码方式生成矢量数据编码。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实现点、线和面数据自动编码的管理和分析应用,提高编码技术标准化和灵活性。术标准化和灵活性。术标准化和灵活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适应长度的矢量数据编码方法和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矢量数据编码管理和应用分析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自适应长度的矢量数据编码方法和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作为GIS平台产品中最常用的的数据模型和数据结构,矢量数据是一种在平面直角坐标中,用x、y坐标表示地图图形或地理实体的位置和形状的空间数据。矢量数据的管理严重依赖空间索引技术,检索技术的性能直接决定了矢量数据的访问效率,并影响着矢量数据的空间分析与应用。而现有的索引结构在空间大数据环境下,不论是存储空间占用、查询I/O次数、检索效率上,都存在占用对存储资源,I/O资源、计算资源较大的消耗。
[0003]为解决这个问题,近年涌现大量研究和用法,例如采用树状空间索引、网格空间索引和混合空间索引,采用空间索引建立索引号与数据存储位置之间关系,虽然可以解决数据读取效率的问题,并不能明确表达矢量数据空间位置之间的拓扑关系;也有一些技术针对矢量要素进行图元编码,例如流水号编码、层次编码和组合编码等,但这些编码方法只是针对数据索引和数据负载进行编码,并未考虑空间特征和拓扑关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适应长度的矢量数据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待编码矢量数据;从所述待编码矢量数据中循环提取待编码分层,获取分层编码,根据所述待编码分层范围筛选层内待编码数据,计算所述层内待编码数据的顺序码;根据所述分层编码与所述顺序码进行编码,生成矢量数据编码;其中,所述计算所述层内待编码数据的顺序码包括:计算所述层内待编码数据的最小单元尺寸MinL,确定顺序码长度Len;根据所述最小单元尺寸MinL,执行数据栅格化,记录位置顺序,生成参考定位方格,其中,所述执行数据栅格化指:获得层内矢量栅格化数据,将栅格中心转化为点要素,以点为中心、MinR为半径进行缓冲区分析,生成缓冲区圆,获取所述缓冲区圆外切矩形生成参考定位方格,其中,将所述参考定位方格与所述层内待编码数据进行空间叠加,获得空间连接关系,获取所述层内待编码数据顺序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矢量数据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所述层内待编码数据的最小单元尺寸MinL前,计算所述层内待编码数据面积,获取分层内最小面积MIN_MJ,其中,MinL=INT(sqr(MIN_MJ))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矢量数据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层内待编码数据面积包括以下步骤:定位所述矢量数据在直角坐标系的位置点(x
i
,y
i
),将所述位置点构成多边形;将所述多边形的各个顶点向x轴做投影,得到投影点,与所述顶点形成多个梯形;计算各梯形有序面积,所述有序面积指:当多边形顶点顺序为逆时针时,计算结果为负值;当多边形顶点顺序为顺时针时,计算结果为正值;将所述梯形有序面积求和,获得所述矢量数据面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矢量数据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参考定位方格与所述层内待编码数据进行空间叠加前,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小标徐鹏曾飞翔苟胜国邵瀚马云龙熊莉刘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