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衣身平衡制图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355037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块化衣身平衡制图方法,涉及服装设计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模块化衣身平衡制图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量取身体数据;后肩斜模块建立;后肩斜模块建立;前肩斜模块建立;后背宽模块建立;前胸宽模块建立;前袖笼模块纵向长度建立;腰省的比例分配;腰省位置的建立;定后腰省的长度;绘制后袖笼弧线;绘制前袖笼弧线;后领弧线画法;前领窝弧线绘制;根据上述的模块与弧线,绘制衣身平衡总图。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了模块化构成思维,后袖笼模块、前袖笼模块、肩斜模块、前胸省量模块。模块化构成的优势,不受胸围维度限制,有人体具体部位产生具体部位模块,从而组成新的衣身模板,衣身构成效率高。成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块化衣身平衡制图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服装设计
,具体涉及一种模块化衣身平衡制图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本上衣衣身构成部位尺寸,以国标年轻女性160/84A为制图部位依据,女性体型腰节线以上后身与前身比较,前身较后身曲线突出,复杂性比后身更突现,后身在每个女性身上,共性更明显。
[0003]因此以后身为制图的第一步,有易到难,找到前后的共性关联部位,领围、肩缝、侧缝,以后推算出前身的数据,又因人体向前运动的几率较大,在胸高线以上的部位,前宽弱于后身宽度,导致衣身构成容易受胸围维度限制,衣身绘制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解决衣身构成容易受胸围维度限制,衣身绘制效率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模块化衣身平衡制图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模块化衣身平衡制图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量取身体数据;
[0008]身高160G,净胸围B*84,净腰围W*67,净臀围H*88,净领围N*35,胸围B90,腰围W73,臀围H94,肩宽S38,胸高BP25,领围N38;
[0009]S2、后肩斜模块建立;
[0010](1)绘制

水平线——腰节线,AB取1/2B+(B/4

W/4)
×
0.19,1/2B加的量,为后片收腰省对后胸围的损耗量的补充;
[0011](2)绘制

竖直线——后中线,取背长AC=0.2G+6cm;
[0012](3)自C点沿水平线

绘制d点,取后横开领c

d=N
×
0.2

0.4cm;自d点向上画

定后直开领e,d

e=c

d
×
0.34;
[0013](4)自e点向右向左画水平线

为后上平线,

线与

划线相交定r点;自r点起点沿

线定后肩宽,测量长度rf=肩宽S/2;
[0014](5)自e点为圆心e

f线为参考线向下做角度为17度,角度线长=e

f的长度加0.5cm定

线;
[0015](6)定袖笼深由

点向

线方向画水平线产生

;由

沿

线下量B
×
0.1+10=后袖笼深,产生

点,由

为起点绘制水平线交b线产生

,见下袖笼深风格深度表;
[0016]S3、后肩斜模块建立;
[0017](1)定前胸围=由

沿线向左测量胸围B
÷
4+0.5cm定

点,自

向下画竖直线交与

线;
[0018](2)自

点向上测量3.5cm定点,有向下向右绘半矩形,形成胸省量模块,该模块与胸的丰满程度有关;胸省量=平胸2cm—2.5cm正常3—3.5cm丰胸4—4.5cm;
[0019](3)前袖笼模块纵向长度建立,前后袖笼最终组合在一起为手臂服务,在袖笼线以上前胸宽微平,后袖笼中部肩胛骨突出,因此后袖笼长于前袖笼的距离,根据对多人体测量试验,得出前后袖笼长度差约2.5

3cm,得出前袖笼深=后袖笼深(B
×
0.1+10)

3cm,自点沿前中向上测量后袖笼长度

3cm,定点=前袖笼深;
[0020]S4、前肩斜模块建立;
[0021](1)前领宽=后领宽

0.4cm前领深=后领宽+0.5cm,前肩斜=自p点由水平线向下做角度23度,C.定前肩宽=自p点沿肩斜线测量后肩长三角点
‑‑
0.3cm定j点,P

j=前肩缝长度,前肩模块=自j点做水平交与前中心线;
[0022]S5、后背宽模块建立;
[0023](1)前肩模块与前袖笼模块对接,由前肩模块点与前袖笼模块点对齐水平线重合;
[0024](2)后背宽=胸围
×
0.14+5cm自

起点沿
⑧‑‑‑⑩
线上量取,自

点沿



线上量取肩端点与背宽差值1.7cm;
[0025]S6、前胸宽模块建立;
[0026](1)前胸宽=后背宽

1.5cm,自为起点沿—线定w,自j点水平向右2.5cm定U点;
[0027](2)确定胸高点BP,自—w距离等分两份,1/2点向左偏移0.7cm定胸距g点,自n点沿前中下量胸高距离(以实测为准)25ccm,计算可以根据身高G
×
0.1+9cm=胸高,自g点与X点用半矩形连接,行成BP点即胸高点;
[0028](3)确定腋下省的两边,自BP点与

连接,由BP点向画线交点产生Z点,长度等于BP—

距离;
[0029](4)前胸宽联动调整量,当胸高点X越往下,Z—BP这条线越倾斜,Z

的距离越大,Z
‑□
的距离越大,前笼门越窄,因此不能让笼门一味减窄,由W点向右偏移(Z

距离的0.6倍)定点为L点=前胸宽点;
[0030]S7、腰省的比例分配;
[0031]自a点沿线向右测量腰围W/2定点为星形点,由星形点—b的量为胸腰差量,胸腰差看做比例100%,后片腰省占星形点—b量的40%方形点前后侧共计占32%菱形点前胸下腰省占28%圆形点;
[0032]S8、腰省位置的建立;
[0033]首先收侧缝的收腰量,侧缝两侧占星形点—b差量的32%用菱形点表示,在

线为中心,在a

b线上量取菱形点/2每边,左为a1与

连接右为b1与

连接行成侧缝;前腰省自BP点竖直向下交与a

b线此线为,以此线为中心每边量取星形点—b差量的28%用圆形点表示,前省每边取圆形点/2;后腰省位a

a1距离的1/2处,定后腰省中点,后腰省取星形点—b差量的40%用方形点来代表;
[0034]S9、定后腰省的长度;
[0035]自线与

点向后背宽线做垂直交与后背宽,产生h1点,自h1点与t点等分为四份,取下1/4份为省的高度;
[0036]S10、绘制后袖笼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衣身平衡制图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量取身体数据;身高160G,净胸围B*84,净腰围W*67,净臀围H*88,净领围N*35,胸围B90,腰围W73,臀围H94,肩宽S38,胸高BP25,领围N38;S2、后肩斜模块建立;(1)绘制

水平线——腰节线,AB取1/2B+(B/4

W/4)
×
0.19,1/2B加的量,为后片收腰省对后胸围的损耗量的补充;(2)绘制

竖直线——后中线,取背长AC=0.2G+6cm;(3)自C点沿水平线

绘制d点,取后横开领c

d=N
×
0.2

0.4cm;自d点向上画

定后直开领e,d

e=c

d
×
0.34;(4)自e点向右向左画水平线

为后上平线,

线与

划线相交定r点;自r点起点沿

线定后肩宽,测量长度rf=肩宽S/2;(5)自e点为圆心e

f线为参考线向下做角度为17度,角度线长=e

f的长度加0.5cm定

线;(6)定袖笼深由

点向

线方向画水平线产生

;由

沿

线下量B
×
0.1+10=后袖笼深,产生

点,由

为起点绘制水平线交b线产生

,见下袖笼深风格深度表;S3、后肩斜模块建立;(1)定前胸围=由

沿线向左测量胸围B
÷
4+0.5cm定

点,自

向下画竖直线交与

线;(2)自

点向上测量3.5cm定点,有向下向右绘半矩形,形成胸省量模块,该模块与胸的丰满程度有关;胸省量=平胸2cm—2.5cm正常3—3.5cm丰胸4—4.5cm;(3)前袖笼模块纵向长度建立,前后袖笼最终组合在一起为手臂服务,在袖笼线以上前胸宽微平,后袖笼中部肩胛骨突出,因此后袖笼长于前袖笼的距离,根据对多人体测量试验,得出前后袖笼长度差约2.5

3cm,得出前袖笼深=后袖笼深(B
×
0.1+10)

3cm,自点沿前中向上测量后袖笼长度

3cm,定点=前袖笼深;S4、前肩斜模块建立;(1)前领宽=后领宽

0.4cm前领深=后领宽+0.5cm,前肩斜=自p点由水平线向下做角度23度,C.定前肩宽=自p点沿肩斜线测量后肩长三角点
‑‑
0.3cm定j点,P

j=前肩缝长度,前肩模块=自j点做水平交与前中心线;S5、后背宽模块建立;(1)前肩模块与前袖笼模块对接,由前肩模块点与前袖笼模块点对齐水平线重合;(2)后背宽=胸围
×
0.14+5cm自

起点沿
⑧‑‑‑⑩
线上量取,自

点沿



线上量取肩端点与背宽差值1.7cm;S6、前胸宽模块建立;(1)前胸宽=后背宽

1.5cm,自为起点沿线定w,自j点水平向右2.5cm定U点;(2)确定胸高点BP,自—w距离等分两份,1/2点向左偏移0.7cm定胸距g点,自n点沿前中下量胸高距离(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立群
申请(专利权)人:漯河鑫淼服装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