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相增粘生产系统中冷却器改进结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35421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26
一种固相增粘生产系统中冷却器改进结构,包括冷却罐体,该冷却罐体具有热风出口、冷风进口、热切片进口和冷切片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罐体为立式并包括筒体部、封头部及锥体部,前述的封头部设于筒体部顶部,前述的锥体部设于筒体部下方,所述的热切片进口和热风出口设于封头部上,所述的冷风进口为两个对称地设于筒体部下端两侧,所述的冷切片出口则位于锥体部底部。采用立式冷却罐体,确保冷风与切片的充分接触和合适的接触时间;冷风从相对称的两侧进入,可以增强冷风与热切片的有效接触面积。触面积。触面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固相增粘生产系统中冷却器改进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冷却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固相增粘生产中的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固相增粘(SSP)工艺是指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基础切片在固体状态下进行的聚合反应。它利用PET线性高分子的特性,将无定性PET切片通过加热到玻璃化温度(70

80℃)以上让其结晶,以调整分子排列增加模量使其变硬,防止切片反应过程中软化粘结,然后在低于熔点温度的条件下再进行缩聚反应。其主要工艺流程为结晶器、预热器、增粘反应器、冷却装置,原料为前段聚酯车间生产的基础切片,在经过工艺参数调整及固相增粘过程后,达到所需要的产品指标。
[0003]在传统固相增粘生产中,冷却装置的结构为卧式流化床形式,增粘反应后的切片从反应器出来后进入冷却器前端,冷却风从下面进入,上面出去,被冷却的切片以沸腾跳跃的形式从后端出去,再送至打包车间进行包装。切片在设备内料位约2.5~4吨(料层的厚度),停留时间仅为6~10min,需要将切片从200℃降至60℃以内,因此对冷却风机的风量要求比较高,风机电能消耗很大。因此对冷却风机的风量要求比较高,需要的风量比较大约2246m3/h,风机电能消耗很大,三相电机电流约250A。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节能的固相增粘生产系统中冷却器改进结构。
[0005]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固相增粘生产系统中冷却器改进结构,包括冷却罐体,该冷却罐体具有热风出口、冷风进口、热切片进口和冷切片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罐体为立式并包括筒体部、封头部及锥体部,前述的封头部设于筒体部顶部,前述的锥体部设于筒体部下方,所述的热切片进口和热风出口设于封头部上,所述的冷风进口为两个对称地设于筒体部下端两侧,所述的冷切片出口则位于锥体部底部。
[0006]所述热切片进口上设有切片下料管,该切片下料管伸入冷却罐体内并与筒体部高度的90%相对齐。目的是为了防止切片在下落的过程中被风吹走少量的切片,以免其进入风道上的过滤器堵塞通道流量。
[0007]所述冷却罐体内正对热风出口设有挡板。阻挡风中夹带的少量切片,以免切片进入管道堵塞,管道内的过滤器。
[0008]进一步,所述挡板的直径为热风出口直径的1.2倍。
[0009]进一步,所述筒体部的截面为圆形。
[0010]进一步,所述热风出口连接有出风管,该出风管上设有除尘过滤器。
[0011]进一步,所述冷风进口连接有进风管,该进风管上设有风机和空气过滤器。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采用立式冷却罐体,确保冷风与切片的充分接触和合适的接触时间;冷风从相对称的两侧进入,可以增强冷风与热切片的有效接触面积,使冷却罐体内的热切片都能够充分冷却,进而降低风机的风量要求,从而降低电能消耗。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5]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固相增粘生产系统中冷却器改进结构包括冷却罐体1,该冷却罐体1具有热风出口12、冷风进口13、热切片进口11和冷切片出口14,其特征在于冷却罐体1为立式并包括筒体部16、封头部15及锥体部17,筒体部16的截面为圆形,封头部15设于筒体部16顶部,锥体部17设于筒体部16下方,热切片进口11和热风出口12设于封头部15上,冷风进口13为两个对称地设于筒体部16下端两侧,冷切片出口14则位于锥体部17底部。
[0016]热切片进口11上设有切片下料管2,该切片下料管2伸入冷却罐体1内并与筒体部16高度的90%相对齐。冷却罐体1内正对热风出口12设有挡板5。挡板5的直径为热风出口12直径的1.2倍。
[0017]热风出口12连接有出风管3,该出风管3上设有除尘过滤器31。冷风进口13连接有进风管4,该进风管4上设有风机41和空气过滤器42。
[0018]本实施例中的冷却罐体1直径为2.5米,筒体部16高度为4.5米,厚度为5mm,椎体部17高度为2.5米,封头部15高度为0.5米,罐子体积约26.5m3,切片的密度为850kg/m3,罐子内的切片重量保持约20T,停留时间约48min。罐子尺寸的设计主要考虑冷却风与切片的充分接触和合适的接触时间。
[0019]经过改造后,风机电流从250A下降至约160A,双线每日可节约用电约1560度电。切片的色值只有略微变化可以忽略不计,粘度在罐子内因停留时间延长,特性粘度稍微变高一点约0.0012dL/g,可以降低前段工序的加热温度0.5℃,每天可节约26kg标煤。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相增粘生产系统中冷却器改进结构,包括冷却罐体(1),该冷却罐体(1)具有热风出口(12)、冷风进口(13)、热切片进口(11)和冷切片出口(1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罐体(1)为立式并包括筒体部(16)、封头部(15)及锥体部(17),前述的封头部(15)设于筒体部(16)顶部,前述的锥体部(17)设于筒体部(16)下方,所述的热切片进口(11)和热风出口(12)设于封头部(15)上,所述的冷风进口(13)为两个对称地设于筒体部(16)下端两侧,所述的冷切片出口(14)则位于锥体部(17)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相增粘生产系统中冷却器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切片进口(11)上设有切片下料管(2),该切片下料管(2)伸入冷却罐体(1)内并与筒体部(16)高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海峰章延举宋越凌利郭茂起肖海军吕恩君
申请(专利权)人:万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