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供电设备的低功耗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5139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电池供电设备的低功耗电路,包括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V_BAT端、V_BATOUT端、充电检测端、开机控制端和充电检测读取端;所述V_BAT端和V_BATOUT端之间串联有开关管Q1;所述充电检测端连接至开关管Q2的控制端,开关管Q2的一端连接至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的负极,二极管D2的正极与充电检测读取端和Vmcu端连接;所述开机控制端连接至开关管Q3的控制端;二极管D1的正极、开关管Q3的一端相连接并形成节点,节点与开关管Q1的控制端连接;开关管Q2的另一端、开关管Q3的另一端相连接并接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待机功耗小的特点。小的特点。小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供电设备的低功耗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低功耗电路,特别是一种电池供电设备的低功耗电路。

技术介绍

[0002]对于电池供电的设备,例如电动牙刷、筋膜枪、剃须刀、遥控器等,由于电池使用有寿命限制,而在设备待机状态,虽然会关闭一些大功耗的用电电路来降低待机功耗,但是电池仍然会向主控芯片提供几十微安和毫安级的待机电流,一些逻辑电路、待机灯光电路等用电电路还会持续消耗电量,使得待机时的功耗仍然较大,设备待机时间缩短,电池的使用功能寿命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供电设备的低功耗电路。
[0004]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待机功耗小的特点。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电池供电设备的低功耗电路,包括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V_BAT端、V_BATOUT端、充电检测端、开机控制端和充电检测读取端;所述V_BAT端和V_BATOUT端之间串联有开关管Q1;所述充电检测端连接至开关管Q2的控制端,开关管Q2的一端连接至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的负极,二极管D2的正极与充电检测读取端和Vmcu端连接;所述开机控制端连接至开关管Q3的控制端,开关管Q3上并联有若干附加二极管,附加二极管的负极串联有开关;二极管D1的正极、开关管Q3的一端、附加二极管的正极相连接并形成节点,节点与开关管Q1的控制端连接;开关管Q2的另一端、开关管Q3的另一端与开关的另一端相连接并接地。
[0006]前述的电池供电设备的低功耗电路中,所述附加二极管包括二极管D3、二极管D5,开关包括开关K1和开关K2,二极管D3和二极管D5并联,二极管D3与开关K1串联,二极管D5与开关K2并联。
[0007]前述的电池供电设备的低功耗电路中,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二极管D4,二极管D4的负极连接至二极管D3和开关K1之间,二极管D4的正极连接至加速控制读取端和Vmcu端。
[0008]前述的电池供电设备的低功耗电路中,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二极管D6,二极管D6的负极连接至二极管D5和开关K2之间,二极管D6的正极连接至加热控制读取端和Vmcu端。
[0009]前述的电池供电设备的低功耗电路中,所述开关管Q1、开关管Q2、开关管Q3为MOS管或者三极管。
[0010]前述的电池供电设备的低功耗电路中,所述开关管Q1为MOS管,开关管Q2和开关管Q3均为三极管;所述V_BAT端与MOS管Q1的源极连接,V_BATOUT端与MOS管Q1的漏极连接;所述充电检测端与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二极管D1、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所述开机控制端与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和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
[0011]前述的电池供电设备的低功耗电路中,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若干电阻。
[0012]前述的电池供电设备的低功耗电路中,还包括与充电检测端连接的充电电路,充
电电路的CN1端子与电池连接,充电电路的CN2端子与充电器连接。
[0013]前述的电池供电设备的低功耗电路中,还包括降压电路,降压电路的一端与V_BATOUT端连接,降压电路的另一端与Vmcu端连接,所述降压电路用于将V_BATOUT转化为Vmcu。
[0014]前述的电池供电设备的低功耗电路中,还包括MCU,MCU经接口分别与开机控制端、充电检测读取端、加速控制读取端和加热控制读取端连接。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6]本技术,通过多个开关管和二极管的关联配合形成的电路,当设备未充电,且未工作或者待机时,充电检测端的信号为低电平,开机控制端的信号为低电平,开关管Q1、开关管Q2和开关管Q3均不导通,二极管无电流通过,切断了电池接入的所有设备和用电电路,基本做到零功耗。
[0017]本技术还设计了若干附加二极管以及与附加二极管串联的开关,按下开关后,附加二极管的负极接地被拉低,开关管Q1导通,V_BATOUT端有电,从而Vmcu有电。MCU有电后,对应的开机控制端输出高电平,从而使开关管Q3导通,节点持续被拉低,MCU持续有电,此时开关松开也不影响MCU的电源,设备正常有电工作,MCU进行相关功能的运行,从而可以实现同时多个开关分别或者同时触发开始工作,应用灵活。
[0018]当设备充电时,开关管Q2和开关管Q1导通,使得整个设备供电,MCU有电,从而可以控制不同功能进行运行。
[0019]本专利技术的电路系统相对简单,待机时功耗非常低,电池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的控制电路图;
[0021]图2是本技术的充电电路图;
[0022]图3是本技术的降压电路图;
[0023]图4是本技术的MCU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限制的依据。
[00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6]实施例:
[0027]如图1

图4所示,电池供电设备的低功耗电路,包括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V_BAT端、V_BATOUT端、充电检测端、开机控制端、充电检测读取端、MOS管Q1、三极管Q2和三极管Q3;所述V_BAT端与MOS管Q1的源极连接,V_BATOUT端与MOS管Q1的漏极连接;所述充电检测端与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至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的负极,二
极管D2的正极与充电检测读取端和Vmcu端连接;所述开机控制端与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3上并联有二极管D3和二极管D5,二极管D3的负极串联有开关K1,二极管D5的负极串联有开关K2;二极管D1的正极、三极管Q3的集电极、二极管D3的正极、二极管D5的正极相连接并形成节点,节点与MOS管Q1的栅极连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开关K1、开关K2的另一端相连接并接地。
[0028]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二极管D4,二极管D4的负极连接至二极管D3和开关K1之间,二极管D4的正极连接至加速控制读取端和Vmcu端
[0029]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二极管D6,二极管D6的负极连接至二极管D5和开关K2之间,二极管D6的正极连接至加热控制读取端和Vmcu端。
[0030]V_BATOUT端输出电流为整个设备的用电负载供电。
[0031]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若干电阻。如图1所示,所述电阻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电池供电设备的低功耗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V_BAT端、V_BATOUT端、充电检测端、开机控制端和充电检测读取端;所述V_BAT端和V_BATOUT端之间串联有开关管Q1;所述充电检测端连接至开关管Q2的控制端,开关管Q2的一端连接至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的负极,二极管D2的正极与充电检测读取端和Vmcu端连接;所述开机控制端连接至开关管Q3的控制端,开关管Q3上并联有若干附加二极管,附加二极管的负极串联有开关;二极管D1的正极、开关管Q3的一端、附加二极管的正极相连接并形成节点,节点与开关管Q1的控制端连接;开关管Q2的另一端、开关管Q3的另一端与开关的另一端相连接并接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供电设备的低功耗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二极管包括二极管D3、二极管D5,开关包括开关K1和开关K2,二极管D3和二极管D5并联,二极管D3与开关K1串联,二极管D5与开关K2并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供电设备的低功耗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二极管D4,二极管D4的负极连接至二极管D3和开关K1之间,二极管D4的正极连接至加速控制读取端和Vmcu端。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供电设备的低功耗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二极管D6,二极管D6的负极连接至二极管D5和开关K2之间,二极管D6的正极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文华张彬彬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摩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