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冷冻离心机温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35071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速冷冻离心机温控装置,包括保温外壳、底座,保温外壳下端连接底座,还包括蒸发器内胆、气液分离器、毛细管,所述的保温外壳套设在蒸发器内胆外,气液分离器设置在底座上,气液分离器连通蒸发器内胆,蒸发器内胆连通毛细管;所述的蒸发器内胆外壁呈螺纹状,螺纹的凹陷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蒸发器内胆外壁设计为螺纹状,并将铜管镶嵌在螺纹的凹陷部,增大了与铜管的接触面积,缩短了铜管长度,铜管与内胆的接触变更为面接触,增大接触面积,提高换热效率,同时能减小铜管圈数,减少材料成本,过蒸发器内胆的换热,将热量与工作案进行传递,控制及保持工作空间的温度。度。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速冷冻离心机温控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高速冷冻离心设备制造
,特别涉及一种高速冷冻离心机温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高速冷冻离心机转速可达10000rpm以上,同时具有冷冻功能。除具有冷冻离心机的性能和结构外,高速冷冻离心机所用角式转头也与普通离心机不同,多采用钛合金或铝合金制成,离心管则为具盖聚乙烯硬塑料制品。高速冷冻离心机采用微机控制,直流无刷电机,是对混合液体进行快速分离的专用设备,可广泛用于科研、基因工程、遗传学、生命科学、生物化学、医疗等单位,进行化验、生化试验、分离悬浮液等工作。该机操作方便,制冷速度快,适合于分离量少,离心要求高,温度低的实验。而具有冷冻功能的离心机对温度的控制的要求较高。
[0003]目前,现有的公开号为CN 207287798 U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高精度控制温度的超高速冷冻离心机,包括机体,机体上设置在盖板,机体内设置有离心腔,且离心腔内部安装有转子机构,离心腔通过驱动主轴与高速电机转动连接,且高速电机位于离心腔的右下方,高速电机通过连接导管与制冷机相连,且制冷机左侧安装有压缩机,机体内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且机体底部四个拐角处分别设置有地脚支撑,机体外壳前表壁上安装有控制面板,且控制面板上安装有液晶显示屏、调温旋钮和启动开关。可在分离前进行温度设定也可在分离过程中调节参数进行即时的自动化控制。但是,其管热效率较低,且材料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速冷冻离心机温控装置,在提高管热效率的同时节约了材料成本。
[0005]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6]一种高速冷冻离心机温控装置,包括保温外壳、底座,保温外壳下端连接底座,还包括蒸发器内胆、气液分离器、毛细管,所述的保温外壳套设在蒸发器内胆外,气液分离器设置在底座上,气液分离器连通蒸发器内胆,蒸发器内胆连通毛细管;所述的蒸发器内胆外壁呈螺纹状,螺纹的凹陷部用于镶嵌铜管。
[0007]进一步设置,所述的底座上安装有压缩机,压缩机连通所述的气液分离器。
[0008]进一步设置,所述的气液分离器的体积为210cm3。通过采用210cm3的气液分离器与其他部件配合,使本装置的换热效率提高了,进而提升了升降温速率。
[0009]进一步设置,还包括过滤器,过滤器连通所述的毛细管。
[0010]进一步设置,所述的底座的一侧安装有冷凝器,冷凝器位于所述的毛细管的下方。
[0011]进一步设置,所述的冷凝器设有上铜管接口、下铜管接口,上铜管接口与所述的压缩机连接,下铜管接口与所述的过滤器连接。
[0012]进一步设置,所述的冷凝器为三排八列、翅片片距为1.5mm的冷凝器。通过采用三
排八列、翅片片距为1.5mm的冷凝器,进一步提高了本装置的换热效率,更进一步的提高了升降温速率。
[0013]进一步设置,所述的底座一侧安装高度压传感器,高度压传感器检测所述的高速冷冻离心机温控装置压力。
[0014]进一步设置,所述的蒸发器内胆的材料为铝合金。
[0015]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1、本技术通过将蒸发器内胆外壁设计为螺纹状,并将铜管镶嵌在螺纹的凹陷部,增大了与铜管的接触面积,缩短了铜管长度,铜管与内胆的接触变更为面接触,增大接触面积,提高换热效率,同时能减小铜管圈数,减少材料成本。
[0017]2、本技术通过采用气液分离器、冷凝器、毛细管等制冷配件组装,使制冷系统更加安全,换热效率大大提高,能源损耗大大降低更加省电。
[0018]3、本技术通过蒸发器内胆的换热,将热量与工作案进行传递,控制及保持工作空间的温度。
[0019]4、本技术通过采用多排多列冷凝器与大体积气液分离器,提高了整体的换热效率,进而提升了升降温速率。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优选实施例一种高速冷冻离心机温控装置的结构图;
[0021]图2是优选实施例一种高速冷冻离心机温控装置的正视图;
[0022]图3是优选实施例一种高速冷冻离心机温控装置的俯视图;
[0023]图4是蒸发器内胆的俯视图;
[0024]图5是蒸发器内胆的结构图;
[0025]图6是蒸发器内胆的正视图。
[0026]附图标记,1、蒸发器内胆;2、保温外壳;3、气液分离器;4、压缩机;5、过滤器;6、底座;7、高低压传感器;8、冷凝管;9、毛细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0028]如图1

图3所示,优选实施例一种高速冷冻离心机温控装置,包括保温外壳2、底座6,保温外壳2下端连接底座6,还包括蒸发器内胆1、气液分离器3、毛细管9,保温外壳2套设在蒸发器内胆1外,气液分离器3设置在底座6上,气液分离器3连通蒸发器内胆1,蒸发器内胆1连通毛细管9;蒸发器内胆1外壁呈螺纹状,螺纹的凹陷部用于镶嵌铜管。
[0029]底座6上安装有压缩机4,压缩机4连通气液分离器3。气液分离器3的体积为210cm3。采用体积为210cm3的气液分离器3与本优选实施例中的压缩机4配合,能够保证压缩机4不回霜。压缩机4用于启动制冷。
[0030]优选实施例还包括过滤器5,过滤器5连通毛细管9。过滤器5用于过滤冷媒。底座6的一侧安装有冷凝器8,冷凝器8位于毛细管9的下方,冷凝器8设有上铜管接口、下铜管接口,上铜管接口与压缩机4连接,下铜管接口与过滤器5连接,连接方式为铜管焊接。冷凝器8为三排八列、翅片片距为1.5mm的冷凝器。底座6一侧安装高度压传感器7,高度压传感器7检
测装置压力,保护压缩机4。
[0031]如图4

6所示,蒸发器内胆1外部为螺旋内凹结构,用于镶嵌铜管,增大了与铜管的接触面积,缩短了铜管长度。蒸发器内胆1外部采用多重保温结构,能量损耗低,保温效果好能够使系统换热更加充分。蒸发器内胆1控制以及保持工作空间的温度。蒸发器内胆1采用铝合金压铸成型,内胆厚度1.5mm,螺旋处厚度4.5mm。蒸发器内胆1采用不发泡保温技术,达到保温要求的同时,减少发泡造成的污染。
[0032]本优选实施例在工作的时,通过压缩机4启动制冷,冷媒经过滤器5过滤,冷凝器8换热,通过毛细管9节流到达蒸发器内胆1,经过蒸发器内胆1的换热,将热量与工作案进行传递,控制及保持工作空间的温度,冷媒从蒸发器内胆1出来后,进入气液分离器3,最后回到压缩机4。
[0033]上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方式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速冷冻离心机温控装置,包括保温外壳(2)、底座(6),保温外壳(2)下端连接底座(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蒸发器内胆(1)、气液分离器(3)、毛细管(9),所述的保温外壳(2)套设在蒸发器内胆(1)外,气液分离器(3)设置在底座(6)上,气液分离器(3)连通蒸发器内胆(1),蒸发器内胆(1)连通毛细管(9);所述的蒸发器内胆(1)外壁呈螺纹状,螺纹的凹陷部用于镶嵌铜管;所述的底座(6)上安装有压缩机(4),压缩机(4)连通所述的气液分离器(3);所述的底座(6)的一侧安装有冷凝器(8),冷凝器(8)位于所述的毛细管(9)的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冷冻离心机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液分离器(3)的体积为210cm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冷冻离心机温控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同锋王芳邵培春戴翔张照鸿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微松冷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