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智能室内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5051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24
一种多功能智能室内门,包括门框、门扇,门扇的一侧与门框的一侧内壁活动连接,门扇的前端开设长条形的第一透槽,第一透槽的一侧内壁开设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活动安装带有电机的螺纹杆,螺纹杆上螺纹配合设有螺母,螺母的一侧安装第一连块,第一透槽内配合设有移动板,第一连块的一侧与移动板的一侧连接,移动板的前端开设第二透槽,当门扇打开时,门扇与门框的连接处存在空隙,儿童将手指伸入空隙中,不知情人员在将门扇闭合时,会将儿童的手指挤伤,此时通过防夹手机构控制门扇,防止门扇闭合,达到保护儿童手指的效果,且在事后可以对儿童进行安全教育。儿童进行安全教育。儿童进行安全教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智能室内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室内门
,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智能室内门。

技术介绍

[0002]幼儿园的儿童在休息中,监督人员需要不时对儿童进行观察,而目前的门上的观察窗高度固定,对于身高较矮或身高较高者来说,在观察时十分不便,而且对于躲藏门后的儿童,由于视线遮挡问题,无法观察到儿童,打开门时,易于撞伤儿童,从而在使用中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提到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智能室内门。
[0004]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多功能智能室内门,包括门框、门扇,门扇的一侧与门框的一侧内壁活动连接,门扇的前端开设长条形的第一透槽,第一透槽的一侧内壁开设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活动安装带有电机的螺纹杆,螺纹杆上螺纹配合设有螺母,螺母的一侧安装第一连块,第一透槽内配合设有移动板,第一连块的一侧与移动板的一侧连接,移动板的前端开设第二透槽,第二透槽内安装透明材料板,移动板的前端一侧安装显示屏,门框前后两端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支板,位于前方的支板底端安装激光传感器,位于后方的支板底端安装摄像头,摄像头与显示屏连接,第一透槽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扭簧安装缠绕棍,缠绕棍上缠绕遮挡布,遮挡布的一端移动板连接,门扇的一侧配合设有防夹手机构。
[0005]具体的,所述的第一透槽的另一侧内壁开设第二凹槽,第二凹槽的上下两端内壁之间通过导向杆连接,导向杆上套装配合设有导向套,导向套的一侧安装第二连块,第二连块的一侧与移动板的另一侧连接。
[0006]具体的,所述的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内均固定安装竖杆,遮挡布的两侧分别安装若干个圆环,位于遮挡布同一侧的若干个圆环与对应的一根竖杆套装配合。
[0007]具体的,所述的防夹手机构包括门扇内底部开设的腔体,门扇的一侧中下部镶嵌安装数个传感器,腔体的一侧内壁开设数个通孔,通孔内配合设有气囊,腔体内安装数个打气筒,打气筒的气嘴通过管道与对应的气囊连接,打气筒的芯杆一端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腔体的另一侧内壁安装伸缩杆,伸缩杆的移动端端部与连接杆的侧端连接。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09]门扇闭合时,监督人员对室内的儿童进行观察时,例如,室内的儿童正在进行休息,监督人员移动到门扇前,通过上方的激光传感器检测监督人员的身高,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螺纹杆的电机工作,带动螺纹杆进行转动,螺纹杆与螺母螺纹配合,螺母通过第一连块与移动板连接,带动移动板在第一透槽内上下移动,调整移动板的高度,使移动板上的第二透槽处于监督人员的眼睛前方,监督人员通过第二透槽观察室内的儿童情况,满足不同身高的监督人员监督需要,而且在无情况的下无需进入室内,避免因走动或门扇移动所所发出的声音吵醒儿童,当室内中的儿童处于玩耍状态时,通过摄像头对门扇后
方的区域进行监控,且将影像传递到显示屏上,避免人员在打开门扇时,将躲藏在门后的儿童撞伤,对儿童进行保护,当门扇打开时,门扇与门框的连接处存在空隙,儿童将手指伸入空隙中,不知情人员在将门扇闭合时,会将儿童的手指挤伤,此时通过防夹手机构控制门扇,防止门扇闭合,达到保护儿童手指的效果,且在事后可以对儿童进行安全教育。
附图说明
[001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1]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右视图;图3是图1的A向视图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3]一种多功能智能室内门,如图1

3所示,包括门框1、门扇2,门扇2的一侧与门框1的一侧内壁活动连接,门扇2的前端开设长条形的第一透槽3,第一透槽3的一侧内壁开设第一凹槽4,第一凹槽4内活动安装带有电机的螺纹杆5,螺纹杆5上螺纹配合设有螺母,螺母的一侧安装第一连块,第一透槽3内配合设有移动板6,第一连块的一侧与移动板6的一侧连接,移动板6的前端开设第二透槽7,第二透槽7内安装透明材料板,透明材料板可以选择亚克力板或玻璃,或者其他透明材料,移动板6的前端一侧安装显示屏8,门框1前后两端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支板9,位于前方的支板9底端安装激光传感器,激光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与螺纹杆5的电机连接,激光传感器检测到监督人员的身高后,控制器控制螺纹杆5的电机工作,激光传感器、控制器、电机的连接关系以及电路连接为公知技术,故本申请不再进行详细赘述,位于后方的支板底端安装摄像头,摄像头与显示屏8连接,摄像头照射门扇2后方的影像,检测到儿童时,将儿童的影像传递到显示屏8上,提醒开门人员门后存在儿童,避免开门人员直接打开门,对儿童造成损伤,第一透槽3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扭簧安装缠绕棍21,缠绕棍21上缠绕遮挡布10,遮挡布10的一端移动板6连接,遮挡布10的一端与缠绕棍21连接,移动板6位于上下两个遮挡布10之间,位于下方的遮挡布10的另一端与移动板6的底端连接,位于上方的遮挡布10的另一端与移动板6的顶端连接,移动板6在向上移动中,上方的缠绕棍21在扭簧的作用,将遮挡布10收卷,下方的缠绕棍21转动将下方的遮挡布10放松,反之,移动板6向下移动中,下方的缠绕棍21将遮挡布10收卷,上方的缠绕棍放松遮挡布,门扇2的一侧配合设有防夹手机构。门扇2闭合时,监督人员对室内的儿童进行观察时,例如,室内的儿童正在进行休息,监督人员移动到门扇2前,通过上方的激光传感器检测监督人员的身高,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螺纹杆5的电机工作,带动螺纹杆5进行转动,螺纹杆5与螺母螺纹配合,螺母通过第一连块与移动板6连接,带动移动板6在第一透槽3内上下移动,调整移动板6的高度,使移动板6上的第二透槽7处于监督人员的眼睛前方,监督人
员通过第二透槽7观察室内的儿童情况,满足不同身高的监督人员监督需要,而且在无情况的下无需进入室内,避免因走动或门扇移动所所发出的声音吵醒儿童,当室内中的儿童处于玩耍状态时,通过摄像头对门扇2后方的区域进行监控,且将影像传递到显示屏8上,避免人员在打开门扇2时,将躲藏在门后的儿童撞伤,对儿童进行保护,当门扇2打开时,门扇2与门框1的连接处存在空隙,儿童将手指伸入空隙中,不知情人员在将门扇2闭合时,会将儿童的手指挤伤,此时通过防夹手机构控制门扇2,防止门扇2闭合,达到保护儿童手指的效果,且在事后可以对儿童进行安全教育。
[0014]具体的,本实施例所述的第一透槽3的另一侧内壁开设第二凹槽11,第二凹槽11的上下两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智能室内门,其特征在于:包括门框(1)、门扇(2),门扇(2)的一侧与门框(1)的一侧内壁活动连接,门扇(2)的前端开设长条形的第一透槽(3),第一透槽(3)的一侧内壁开设第一凹槽(4),第一凹槽(4)内活动安装带有电机的螺纹杆(5),螺纹杆(5)上螺纹配合设有螺母,螺母的一侧安装第一连块,第一透槽(3)内配合设有移动板(6),第一连块的一侧与移动板(6)的一侧连接,移动板(6)的前端开设第二透槽(7),第二透槽(7)内安装透明材料板,移动板(6)的前端一侧安装显示屏(8),门框(1)前后两端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支板(9),位于前方的支板(9)底端安装激光传感器,位于后方的支板底端安装摄像头,摄像头与显示屏(8)连接,第一透槽(3)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扭簧安装缠绕棍(21),缠绕棍(21)上缠绕遮挡布(10),遮挡布(10)的一端移动板(6)连接,门扇(2)的一侧配合设有防夹手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智能室内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透槽(3)的另一侧内壁开设第二凹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金宇郑金泽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手和球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