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轴电流抑制装置和装置效果检验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34967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2 09: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轴电流抑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机轴电流抑制装置和装置效果检验方法。包括由Z型铜导线组成的环状结构,配套一种装置效果检验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的是铜导线,价格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铜箔更加低廉,节省了投资成本;其次在加工工艺上,采用绑扎带连接,避免了铜箔制造的复杂工序,大大节省了人力与物力;减小了定子端部绕组与槽内绕组分别对机壳和转轴的电磁感应,进而影响电机轴承分压比和轴电压大小,提高轴承使用寿命,配套的效果检验方法可以验证装置作用,根据验证结果,可对装置进行调整。置进行调整。置进行调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轴电流抑制装置和装置效果检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轴电流抑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机轴电流抑制装置和装置效果检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为克服轴电流问题,提高轴承使用寿命,人们广泛采取轴电流抑制措施。当前轴电流的抑制措施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电机制造完成后,通过安装接地环、安装接地碳刷、安装绝缘轴承等措施抑制轴电流。另一类是电机设计阶段,通过优化电机结构,如定子绕组排列、槽型设计、设置屏蔽层等方法削弱电机内的耦合,进而抑制轴电流。在电机设计阶段抑制轴电流,可以避免后续定期的轴承、碳刷更换等问题。
[0003]变频供电下,电机内部存在定子绕组与机壳杂散电容、定子绕组与转轴杂散电容、转轴与机壳杂散电容。其中,定子绕组与转轴杂散电容为共模电流的流通提供了桥梁,进而流过轴承形成轴电流。通过削弱定子绕组与转轴的耦合通路,轴电流得到抑制。现有研究表明,削弱端部绕组与转轴间的电磁耦合较削弱定子槽内绕组与转轴间的电磁耦合对轴电流的抑制效果更好。由于现有技术大多注重抑制效果,因此,存在金属屏蔽体用量多,加工工艺复杂等问题。
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轴电流抑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导线(1),所述导线(1)包括上段导线(11)、中段导线(12)和下段导线(13),所述上段导线(11)、中段导线(12)和下段导线(13)首尾依次连接,共同组成一个Z形;多个导线(1)依次连接共同组成环形结构,相邻导线(1)的上段导线(11)彼此连接,相邻导线(1)的下段导线(13)彼此连接,各个导线(1)的中段导线(12)彼此平行。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轴电流抑制装置,其特征在于,环形结构上相邻导线(1)的上段导线(11)通过绑扎带彼此连接,放置在电机内定子绕组端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轴电流抑制装置,其特征在于,环形结构上相邻导线(1)的下段导线(13)通过绑扎带彼此连接,放置在电机内定子绕组端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轴电流抑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导线(1)为铜导线。5.一种电机轴电流抑制装置效果检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构建电机内部杂散电容构成的轴电流等效电路;步骤2,根据步骤1所获得的等效电路,构建引入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电机轴电流抑制装置后的轴电流等效电路,计算此时的轴承分压比;步骤3,预设目标轴承分压比,将步骤2中获得的轴承分压比与目标轴承分压比进行对比,判断所述电机轴电流抑制装置是否合格。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二乐马依兰姜山焦杰侯伟张涛王沁雪窦家本何彦彬胡正杰池建峰丁红余谦王博伦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