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走水底清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34851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2 09:28
本申请涉及水底清污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行走水底清污装置,其包括行走于水底的吸污机器人以及PLC控制主机,所述吸污机器人与所述PLC控制主机电性连接,所述吸污机器人包括底框,所述底框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左驱动履带以及右驱动履带,所述底框内转动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固定套设有绞辊,所述绞辊的侧壁设置有绞刀,所述底框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转动轴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底框内远离所述绞辊的一侧摆动设置有吸污框,所述底框设置有用于带动所述吸污框摆动的摆动机构,所述吸污机器人设置有用于连通所述吸污框的抽吸组件。本申请具有提高池底淤泥清理的便捷性以及淤泥的清理范围的效果。及淤泥的清理范围的效果。及淤泥的清理范围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行走水底清污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水底清污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自行走水底清污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常规的水产养殖,尤其是对于水底为水泥或瓷砖的鱼虾水池或池塘,水池水深在2米以内。在长期的养殖过程中,鱼虾的粪便以及食物的残渣等会堆积于池底内,最终形成淤泥,如不定时清理淤泥,粪渣会在池水中持续发酵,并同时产生各种病菌,病菌就会感染养殖的鱼虾,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0003]为便于清理池塘底的淤泥,在实际的养殖环境中,目前有两种常用的的清理方法,其一是采用干塘的形式,将池塘内的水全部抽干后,然后再使用机器设备将池塘的淤泥挖走清理;其二是直接将排污管的一端插入池塘底内,并将排污管的另一端连通抽吸泵,待启动抽吸泵后,淤泥通过排污管抽吸到池塘外,从而实现淤泥的清理。
[0004]在实现本申请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该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第一种清理淤泥的方式虽然彻底,但是需要先干塘再清理,其过程复杂繁琐,效率低;第二清理淤泥的方式虽然便捷,但是排污管只对池底的某个位置的淤泥持续抽吸,其清理范围有限,淤泥清理不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自行走水底清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走于水底的吸污机器人(1)以及PLC控制主机(2),所述吸污机器人(1)与所述PLC控制主机(2)电性连接,所述吸污机器人(1)包括底框(3),所述底框(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左驱动履带(31)以及右驱动履带(32),所述底框(3)内转动设置有转动轴(34),所述转动轴(34)上固定套设有绞辊(35),所述绞辊(35)的侧壁设置有绞刀(36),所述底框(3)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转动轴(34)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底框(3)内远离所述绞辊(35)的一侧摆动设置有吸污框(37),所述底框(3)设置有用于带动所述吸污框(37)摆动的摆动机构,所述吸污机器人(1)设置有用于连通所述吸污框(37)的抽吸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走水底清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双轴电机(4),所述双轴电机(4)设置于所述底框(3)上,所述转动轴(34)的一端套设有第一蜗轮(41),所述双轴电机(4)的其中一条输出轴设置有第一蜗杆(42),所述第一蜗轮(41)与所述第一蜗杆(42)相啮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走水底清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机构包括往复框(51)以及用于带动所述往复框(51)往复移动的传动组件,所述底框(3)的顶面设置有滑动座(5),所述往复框(51)滑动于所述滑动座(5)朝向所述吸污框(37)的一侧,所述吸污框(37)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连接轴(38),所述连接轴(38)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底框(3)转动连接,所述连接轴(38)的一端套设有往复齿轮(39),所述往复框(51)的底面对应设置有连接齿(52),所述连接齿(52)与所述往复齿轮(39)相啮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行走水底清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二蜗轮(43)、传动轴(44)以及半齿轮(45),所述半齿轮(45)转动于所述往复框(51)内,所述往复框(51)的内顶壁以及内底壁对应设置有移动齿(53),所述半齿轮(45)与所述移动齿(53)相啮合,所述第二蜗轮(43)通过所述传动轴(44)与所述半齿轮(45)同轴连接,所述双轴电机(4)的另一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嘉文陈师楚关丽君周健尉陈勇全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弘峻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