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铁弓网状态智能检测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系统及方法,具体为高铁弓网状态智能检测系统及方法,属于弓网状态检测
技术介绍
[0002]中国高铁已成为世界上最长的高铁,其安全性和稳定性得到了世界人民的高度认可。高铁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中国经济,传统列车将被中国铁路高速所取代。巨大的市场对高铁的要求更高,如舒适性、可视化性,特别是在线监控和高检测精度等技术要求。随着高铁对弓网系统的运用的发展,以及自动化程度的提高,检测装备的现代化程度不断提升。为了提高弓网系统的可靠性,需要为弓网系统配置检测装置,通过监测装置获取弓网系统的运行状态。
[0003]现有的弓网状态检测装置在高铁的顶部安装图像采集模块,采用图像采集检测方式对弓网的接触状态进行检测,但由于接触网的高度并非是完全一致的,因此受电弓会根据接触网的高度上下摆动,而图像采集模块的位置是固定的,进而随着高铁的移动,会出现受电弓与接触网的接触点在图像内位置偏移或不在图像内的情况,影响对弓网状态的检测,为此,提出一种高铁弓网状态智能检测系统及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铁弓网状态智能检测系统,包括智能检测组件(101),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检测组件(101)包括安装座(11)、两个弹簧(12)、四个阻尼杆(13)、两个导向杆(14)、图像采集模块(15)、火花探头(16)、转动座(17)、支撑座(18)、两个支撑杆(19)、滑动座(20)、丝杆(21)、伺服电机(22)和两个底座(24);所述安装座(11)滑动连接于两个导向杆(14)的外侧壁,两个所述弹簧(12)对称套接于导向杆(14)的外侧壁,四个所述阻尼杆(13)的一端对称固定连接于安装座(11)的前表面和后表面,所述滑动座(20)螺纹连接于丝杆(21)的外侧壁,所述丝杆(21)的后端固定连接于伺服电机(22)的输出轴,两个所述支撑杆(19)的相邻端转动连接,所述图像采集模块(15)和火花探头(16)均安装于转动座(17)的上表面,所述转动座(17)转动连接于支撑座(18)的上表面,两个所述底座(24)的相邻面对称开设有两个限位槽(2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铁弓网状态智能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支撑杆(19)的顶端转动连接于转动座(17)的下表面,另一个所述支撑杆(19)的底端固定连接于滑动座(20)的上表面,所述滑动座(20)的内部对称滑动连接有两个导向柱(2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铁弓网状态智能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座(20)的上表面开设有滑槽(26),所述滑动座(20)滑动连接于滑槽(26)的内侧壁,所述导向柱(23)的两端对称固定连接于滑槽(26)的内前壁和内后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铁弓网状态智能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1)滑动连接于两个限位槽(25)的内侧壁,所述导向杆(14)的两端对称固定连接于限位槽(25)的内前壁和内后壁,四个所述阻尼杆(13)和四个弹簧(12)远离安装座(11)的一端均对称固定连接于限位槽(25)的内前壁和内后壁,四个所述弹簧(12)的相邻端对称固定连接于安装座(11)的前表面和后表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铁弓网状态智能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电机(22)安装于安装座(11)的后表面,所述伺服电机(22)的输出轴贯穿滑槽(26)的内后壁并与安装座(11)转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嵘,王哲,张超,李泉,刘海渔,黄亚南,吴兰,彭凯琳,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