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波球囊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4539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2 09: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冲击波球囊导管,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其包括第一导管、第一球囊、操作端、导电丝以及操作部。第一球囊、第一导管和操作端依次连接,导电丝穿装于操作端、第一导管和第一球囊内,多个第一电极对安装于导电丝,导电丝的近端设有操作部。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实际操作时,通过操作操作部带动导电丝在第一球囊内发生弯曲形变,以使得第一电极对向靠近第一球囊内壁方向移动,缩小第一电极对与钙化病灶之间的距离,此时向第一电极对单元通电以发出高压脉冲轰击病灶,能量聚焦效果更好,保证碎裂病灶的效果,进而提高治疗效率和效果,同时不必增大第一球囊的尺寸,保证通过性,降低所需的电压,实现靶向治疗,减少非病变血管的损害。减少非病变血管的损害。减少非病变血管的损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冲击波球囊导管


[0001]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冲击波球囊导管。

技术介绍

[0002]冲击波球囊导管应用在血管成形术或瓣膜钙化成形术中,其原理是通过在充满液体的球囊内进行电极放电,使球囊中的液体产生冲击波,从而达到碎石钙化病变组织的目的。
[0003]但是,现有的球囊由于受到血管内通过直径的限制,无法将球囊内放电单元做的外径过大,在一定程度的限制了放电后产生冲击波的大小,导致放电后产生的冲击波可能无法达到碎裂钙化病灶的目的,进而影响手术效果。
[0004]本部分旨在为权利要求书中陈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背景或上下文。此处的描述可包括可以探究的概念,但不一定是之前已经想到或者已经探究的概念。因此,除非在此指出,否则在本部分中描述的内容对于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而言不是现有技术,并且并不因为包括在本部分中就承认是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如上所提到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冲击波球囊导管。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其提供了一种冲击波球囊导管,包括:第一导管;第一球囊,其连接于所述第一导管的远端,且其内部设有多个第一电极对;操作端,其连接于所述第一导管的近端;导电丝,其穿装于所述操作端、所述第一导管和所述第一球囊内,多个所述第一电极对沿所述导电丝的长度方向安装于所述导电丝,并与所述导电丝导电连接;所述导电丝的近端设有操作部,并用于使所述导电丝转动且在所述第一球囊内发生弯曲形变,以带动所述第一电极对向靠近所述第一球囊内壁方向移动。
[000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操作端设有限位结构;所述操作部设有与所述限位结构相配合的配合结构;其中,所述操作部带动所述导电丝发生弯曲形变状态下,所述限位结构和所述配合结构相连接,以限制所述导电丝背离所述第一导管的一端的位移。
[000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开设于所述操作端侧壁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包括沿所述操作端长度方向开设的第一部分以及与所述第一部分连通的至少一个第二部分,且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互成角度;所述操作部包括与所述导电丝互成角度的推杆,所述推杆为所述配合结构。
[000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槽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限位槽沿所述操作端的径向间隔布设。
[001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操作部的外表面设置有绝缘层;或者,所述操作部和与所述操作部相邻的部分所述导电丝的外表面设置有绝缘层。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球囊的远端连接有安装管,所述安装管内壁设有安装槽;所述导电丝的远端设有位于所述安装槽内并可在所述安装槽内转动的球头。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电压控制装置,其具有形成导电回路的第一接线极和第二接线极;所述第一电极对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连接的第一内电极环、第一绝缘环和第一外电极环;所述第一内电极环套装于所述导电丝,所述导电丝通过第一导线与所述第一接线极导电连接;所述第一外电极环通过第二导线与所述第二接线极导电连接。
[001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绝缘环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一输出口,所述第一绝缘环正对所述第一输出口处设有第二输出口;其中,所述第一输出口的开口宽度小于所述第二输出口的开口宽度。
[001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球囊,其连接于所述第一球囊背离所述第一导管的一端;所述第二球囊径向尺寸小于所述第一球囊,且其内部设有与所述导电丝导电连接的第二电极对。
[001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极对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连接的第二内电极环、第二绝缘环和第二外电极环;当包括电压控制装置,且所述导电丝设有球头时,所述第二内电极环与所述球头通过第三导线导电连接,所述第二外电极环与所述电压控制装置通过第四导线导电连接。
[0016]通过如上所提供的一种冲击波球囊导管,将多个第一电极对沿导电丝的长度方向安装于导电丝,并与所述导电丝导电连接。在实际操作时,通过操作操作部带动导电丝在第一球囊内发生弯曲形变,以使得第一电极对向靠近第一球囊内壁方向移动,确保第一电极对与钙化病灶之间的距离缩小至预设范围内,此时向第一电极对单元通电以发出高压脉冲轰击病灶,能量聚焦效果更好,保证碎裂病灶的效果,进而提高治疗效率和效果,同时不必增大第一球囊的尺寸,保证通过性,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做到降低产品在使用过程中所需的电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靶向治疗,进一步,第一电极对在通电后所放出的冲击波对正常部位的影响较病变部位更小,从而减少非病变血管的损害。
附图说明
[0017]通过参考附图阅读下文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易于理解。在附图中,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若干实施方式,并且相同或对应的标号表示相同或对应的部分,其中: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冲击波球囊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冲击波球囊导管的远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冲击波球囊导管的第一球囊及其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冲击波球囊导管的限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冲击波球囊导管的第一电极对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专利技术示例提供的另一种冲击波球囊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冲击波球囊导管的第一球囊及其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5]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冲击波球囊导管的球头在第一导管内的位置示
意图;
[0026]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冲击波球囊导管的第二球囊及其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7]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冲击波球囊导管的第二球囊作业时的场景示意图;
[0028]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冲击波球囊导管的第一球囊作业时的场景示意图;
[0029]图12为通过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冲击波球囊导管治疗后的血管示意图。
[0030]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导管;101、安装管;1011、安装槽;2、第一球囊;3、操作端;301、第一接口;302、第二接口;303、第三接口;304、限位结构;3041、第一部分;3042、第二部分;4、导电丝;401、球头;5、操作部;501、推杆;6、第二导管;7、第一电极对;701、第一内电极环;702、第一绝缘环;7021、第一输出口;703、第一外电极环;7031、第二输出口;8、电压控制装置;801、第一接线极;802、第二接线极;9、第一导线;10、第二导线;11、第三导线;12、第二球囊;13、第二电极对;1301、第二内电极环;1302、第二绝缘环;1303、第二外电极环;14、第四导线;15、导丝;16、第三导管;1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击波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导管;第一球囊,其连接于所述第一导管的远端,且其内部设有多个第一电极对;操作端,其连接于所述第一导管的近端;导电丝,其穿装于所述操作端、所述第一导管和所述第一球囊内,多个所述第一电极对沿所述导电丝的长度方向安装于所述导电丝,并与所述导电丝导电连接;所述导电丝的近端设有操作部,并用于使所述导电丝转动且在所述第一球囊内发生弯曲形变,以带动所述第一电极对向靠近所述第一球囊内壁方向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波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端设有限位结构;所述操作部设有与所述限位结构相配合的配合结构;其中,所述操作部带动所述导电丝发生弯曲形变状态下,所述限位结构和所述配合结构相连接,以限制所述导电丝背离所述第一导管的一端的位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击波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开设于所述操作端侧壁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包括沿所述操作端长度方向开设的第一部分以及与所述第一部分连通的至少一个第二部分,且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互成角度;所述操作部包括与所述导电丝互成角度的推杆,所述推杆为所述配合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冲击波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限位槽沿所述操作端的径向间隔布设。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波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部的外表面设置有绝缘层;或者,所述操作部和与所述操作部相邻的部分所述导电丝的外表面设置有绝缘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朝生邓仑张志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博迈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