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自供电静态/动态拉伸应变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34345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2 09: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电化学自供电静态/动态拉伸应变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柔性应变传感器和柔性可穿戴电子学技术领域,具体包括乳胶管,穿过乳胶管的弹力线,以及两个分别固定在弹力线/乳胶管两端的不同活泼性的电极;弹力线被敏感材料盐溶液浸涂,使两个电极处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输出传感电压/电流,实现自供电;通过拉伸弹力线/乳胶管,增大传感器的内阻,降低传感电流输出,实现应变感知。本发明专利技术基于原电池原理实现传感器的自供电,并利用浸涂敏感材料盐溶液的弹力线实现应变检测,同时满足了静态应变与动态应变的检测需求,解决了压电型与摩擦电型应变传感器无法检测静态应变等不足。足。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化学自供电静态/动态拉伸应变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柔性应变传感器和柔性可穿戴电子学
,具体涉及电化学自供电静态/动态拉伸应变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柔性应变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健康医疗、人机交互、智能机器人、智能建筑、飞行器等领域。截至目前,柔性应变传感器主要包括电阻型、电容型、压电型和摩擦电型。专利CN 108332647A公布了一种柔性电阻式应变传感器,包括:绝缘的柔性衬底以及金属玻璃薄膜,金属玻璃薄膜作为应变敏感材料沉积在所述柔性衬底上。专利CN 112815823 A公布了一种基于柔性平板电容器的柔性高拉伸应变传感器,包括功能组件、绝缘封装组件、连接组件和导出电极组件。专利CN 113358016 A公布了一种基于压电效应的柔性应变传感器,包括柔性压电结构、两个电极导联结构和两层绝缘封装层。专利CN 114438657 A公布了一种低成本摩擦发电针织间隔织物,具有复合层结构,由上到下依次为顶层、间隔层和底层,顶层和底层通过间隔层连接。其中,电阻型和电容型应变传感器需要外部电源供电才能正常使用。虽然压电型和摩擦电型应变传感器可实现自供能,但其只能检测动态应变,无法满足静态应变检测需求,如:建筑物(桥梁、房屋等)结构变形监测、机器人姿态感知、飞行器姿态感知等。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电化学自供电静态/动态拉伸应变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同时满足静态应变与动态应变的检测需求。
[0004]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电化学自供电静态/动态拉伸应变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乳胶管,穿过乳胶管的弹力线,以及两个分别固定在弹力线/乳胶管两端的不同活泼性的电极;所述弹力线被敏感材料盐溶液浸涂,使两个电极处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输出传感电压/电流,实现自供电;通过拉伸弹力线/乳胶管,增大传感器的内阻,降低传感电流输出,实现应变感知。
[0006]进一步地,所述弹力线的材质为涤纶或锦纶。
[0007]进一步地,所述弹力线的根数为1~10根,通过增加弹力线的根数(相当于增大传感器的截面积),降低传感器的内阻,进而增大传感电流输出。
[0008]进一步地,所述敏感材料盐溶液为导电材料盐溶液,具体为碳纳米管/氯化锂盐溶液、炭黑/氯化锂盐溶液、MXene(二维过渡金属碳化物、氮化物或碳氮化物)/氯化锂盐溶液、石墨烯/氯化锂盐溶液、碳纳米管/氯化钠盐溶液、炭黑/氯化钠盐溶液、Mxene(二维过渡金属碳化物、氮化物或碳氮化物)/氯化钠盐溶液、石墨烯/氯化钠盐溶液中的一种;其中,盐的作用在于为传感器提供自由移动的离子,确保两个电极处有氧化还原反应发生;导电材料的作用一方面降低传感器的内阻,增大传感电流输出,另一方面在拉伸应变下,增大导电材料间的距离,导致传感器的内阻增大,传感电流输出减小,进而实现应变传感。
[0009]进一步地,所述导电材料盐溶液中导电材料的浓度为1~10wt%,盐的浓度为0.5~2.0mol/L。
[0010]进一步地,所述弹力线被敏感材料盐溶液浸涂5~15min。
[0011]进一步地,两个不同活泼性的电极为铜

铝电极、铜

锌电极、铜

银电极、碳

石墨/二氧化锰电极、锌

锰/石墨电极中的一种。
[0012]进一步地,所述乳胶管用于封装弹力线,避免敏感材料盐溶液的水分子流失,确保传感器的长时间发电。
[0013]进一步地,所述电化学自供电静态/动态拉伸应变传感器在静态应变和动态应变下均有传感电流输出。
[0014]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上述电化学自供电静态/动态拉伸应变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0015](1)将弹力线浸泡于敏感材料盐溶液中5~15min;
[0016](2)将弹力线穿过乳胶管;
[0017](3)将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分别粘贴于弹力线/乳胶管两侧。
[00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9]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电化学自供电静态/动态拉伸应变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基于原电池原理实现传感器的自供电,并利用浸涂敏感材料盐溶液的弹力线实现应变检测,同时满足了静态应变与动态应变的检测需求,解决了压电型与摩擦电型应变传感器无法检测静态应变等不足。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实施例1提供的电化学自供电静态/动态拉伸应变传感器的三维透视图;
[0021]图2为实施例1提供的电化学自供电静态/动态拉伸应变传感器的正视图;
[0022]图3为实施例1提供的电化学自供电静态/动态拉伸应变传感器的侧视图;
[0023]图4为实施例1提供的电化学自供电静态/动态拉伸应变传感器的俯视图;
[0024]图5为实施例1提供的电化学自供电静态/动态拉伸应变传感器的1

1剖面图;
[0025]图6为实施例1提供的电化学自供电静态/动态拉伸应变传感器在不同负载电阻下的输出电压与电流曲线;
[0026]图7为实施例1提供的电化学自供电静态/动态拉伸应变传感器在不同应变下的电流响应曲线;
[0027]图8为实施例1提供的电化学自供电静态/动态拉伸应变传感器在20%应变下的实时电流响应曲线;
[0028]图9为实施例1提供的电化学自供电静态/动态拉伸应变传感器对手指弯曲的实时电流响应曲线;
[0029]附图标记:
[0030]1为弹力线,2为乳胶管,3和4为两个不同活泼性的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
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32]实施例1
[0033]本实施例提供了电化学自供电静态/动态拉伸应变传感器,结构如图1~5所示,包括乳胶管2,穿过乳胶管2的弹力线1,以及两个分别固定在弹力线1/乳胶管2两端的不同活泼性的电极3、4。
[0034]其中,弹力线1的材质为涤纶,根数为1根,3cm长,被碳纳米管(10wt%)/氯化锂(1.0mol/L)盐溶液浸涂;两个不同活泼性的电极3、4为铜

铝电极。
[0035]本实施例制备电化学自供电静态/动态拉伸应变传感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6]步骤1、将一根弹力线1浸泡于碳纳米管(10wt%)/氯化锂(1.0mol/L)盐溶液中15min;
[0037]步骤2、将弹力线1穿过乳胶管2;
[0038]步骤3、将铜胶带和铝胶带分别粘贴于弹力线1/乳胶管2两端。
[0039]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弹力线1被碳纳米管(10wt%)/氯化锂(1.0mol/L)盐溶液浸涂,使两个电极3、4处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基于原电池原理输出传感电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电化学自供电静态/动态拉伸应变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乳胶管,穿过乳胶管的弹力线,以及两个分别固定在弹力线/乳胶管两端的不同活泼性的电极;所述弹力线被敏感材料盐溶液浸涂,使两个电极处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输出传感电压/电流,实现自供电;通过拉伸弹力线/乳胶管,降低传感电流输出,实现应变感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化学自供电静态/动态拉伸应变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线的材质为涤纶或锦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化学自供电静态/动态拉伸应变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线的根数为1~10根,通过增加弹力线的根数,增大传感电流输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化学自供电静态/动态拉伸应变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敏感材料盐溶液为导电材料盐溶液,具体为碳纳米管/氯化锂盐溶液、炭黑/氯化锂盐溶液、MXene/氯化锂盐溶液、石墨烯/氯化锂盐溶液、碳纳米管/氯化钠盐溶液、炭黑/氯化钠盐溶液、Mxene/氯化钠盐溶液、石墨烯/氯化钠盐溶液中的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电化学自供电静态/动态拉伸应变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再华黄琦太惠玲蒋亚东袁震吴援明李昊
申请(专利权)人: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