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市政道路积水排放的排水机构,属于市政道路技术领域,包括外部骨架、设置于外部骨架内腔中的接水槽座和封堵块,所述外部骨架上方设有道路表层,所述道路表层上内陷形成有积水进口,所述外部骨架上焊接有第一外电机,所述外部骨架内腔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螺杆和限位杆,所述第一螺杆和限位杆的两端均插设于一个轴承内,且所述轴承均固定于外部骨架的内部,其中所述第一外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螺杆同轴连接,所述外部骨架内腔中设有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底部的两侧均一体式焊接有凸出部。该用于市政道路积水排放的排水机构,减小对车辆行驶的影响,使得该排水系统可以适应不同的路况。可以适应不同的路况。可以适应不同的路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市政道路积水排放的排水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市政道路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市政道路积水排放的排水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市政道路是指通达城市的各地区,供城市内交通运输及行人使用,便于居民生活、工作及文化娱乐活动,并与市外道路连接负担着对外交通的道路。目前,市政道路上的积水主要采用路面排水部和路边排水部进行排水。
[0003]在实现本专利技术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该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现有的排水设施通常都设置在市政道路的边缘处(为了防止影响车辆的经过),而不能设置在市政道路的中心处,位于道路中心的积水必须流动至道路边缘处才能排出,导致了排水效率的降低;如果设置在市政道路中心处,在汽车行驶时其轮胎会因压过排水槽而颠簸。
[0004]为此,我们提出来一种用于市政道路积水排放的排水机构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用于市政道路积水排放的排水机构。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用于市政道路积水排放的排水机构,包括外部骨架、设置于外部骨架内腔中的接水槽座和封堵块,所述外部骨架上方设有道路表层,所述道路表层上内陷形成有积水进口;
[0008]所述外部骨架上焊接有第一外电机,所述外部骨架内腔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螺杆和限位杆,所述第一螺杆和限位杆的两端均插设于一个轴承内,且所述轴承均固定于外部骨架的内部,其中所述第一外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螺杆同轴连接,所述外部骨架内腔中设有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底部的两侧均一体式焊接有凸出部,其中一个所述凸出部螺纹套设于第一螺杆上,另一个所述凸出部滑动套设于限位杆上,其中所述接水槽座和封堵块分别焊接于支撑平台顶壁的两侧;
[0009]所述接水槽座底部的两侧均设有外框架,所述外框架底壁的两侧分别焊接有第一排出管和第二排出管,两个所述外框架的外壁均焊接有第二外电机,两个所述外框架内均设有筛分网;
[0010]所述封堵块内腔的底部内嵌安装有竖直设置的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上方焊接有升降块,所述升降块插入封堵块内腔中且升降块底壁的中心处与电动伸缩杆焊接,所述升降块内部安装有内电机,所述升降块内部形成有一个内槽,其中所述内槽中设有主锥齿轮和啮合于主锥齿轮两端的从锥齿轮,所述升降块的两端均形成有滑槽,两个所述滑槽相互靠近的一侧壁均转动连接有第二螺杆,而两个所述第二螺杆上均螺纹套设有定位块。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螺杆的两端均与外部骨架转动连接,所述限位杆的两端均与外部骨架焊接;通过第一螺杆运转并配合限位杆的限定作用,可以使支撑平台平稳地滑行。
[0012]优选的,由所述接水槽座顶壁向其内部形成有储水槽,所述接水槽座底壁的两侧对称焊接有下送管,所述储水槽底部的两侧开设有分别与两个下送管相通的底部开口;使得进入储水槽内的积水可通过底部开口排入两个下送管。
[0013]优选的,所述外框架内形成有分离槽和排物槽,而所述分离槽和排物槽相通;使得从两个下送管内排出的积水刚好进入两个分离槽内。
[0014]优选的,两个所述内槽内均设有可翻转的支座,而所述支座的两端均与外框架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二外电机的输出轴分别与两个支座同轴连接,两个所述支座上均镶嵌安装有筛分网;利用筛分网可以对积水进行过滤,使得积水中的固体杂质被分离出来。
[0015]优选的,所述外框架的两端对称设有呈L形的封堵块,两个所述封堵块均与支撑平台的底壁焊接,两个所述封堵块远离支撑平台的一端分别与第一排出管和第二排出管焊接;从而保证外框架、第一排出管和第二排出管结构的稳定。
[0016]优选的,所述内槽中设有竖支轴和对称于竖支轴两端的横支轴,所述竖支轴和横支轴均与升降块转动连接,其中所述升降块内的内电机的输出轴与竖支轴同轴连接,所述内槽中的主锥齿轮固定套设于竖支轴上,所述内槽中的两个从锥齿轮分别固定套设于两个横支轴上;使得内电机工作可带动主锥齿轮和两个从锥齿轮同步运转。
[0017]优选的,所述升降块内的两个横支轴分别与两个第二螺杆同轴连接;从而带动两个第二螺杆运转。
[0018]优选的,所述积水进口两侧的内壁均设有插槽,而两个插槽分别与两个定位块吻合插接;当两个定位块插入两个插槽内之后,即可保证升降块结构的稳定性,使升降块顶壁和道路表层顶壁高度持平,即使路面上有汽车行驶,也几乎不会对升降块的结构稳定性造成影响。
[0019]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20]该用于市政道路积水排放的排水机构,通过第一外电机工作带动第一螺杆运转,使支撑平台水平滑行,以切换接水槽座和封堵块的工作状态,在市政道路有较多积水时使接水槽座与积水进口相通以缓解市政道路的排水压力,在市政道路积水较少或没有积水时使封堵块上升至与路面等高的高度,使得汽车轮胎经过时不会因为有积水进口的存在而导致颠簸,减小对车辆行驶的影响,使得该排水系统可以适应不同的路况;
[0021]该用于市政道路积水排放的排水机构,由于接水槽座可以隐藏起来,且通过升降块封闭积水进口,从而减小了对汽车行驶的影响,因此该排水系统可以设置在市政道路的中心处,进一步提高了排水效率;
[0022]该用于市政道路积水排放的排水机构,通过两个向下的下送管将积水排入两个内槽内,积水中的固体杂质被拦截在筛分网上,积水中的液体部分直接通过第一排出管排出,而后使第二外电机工作带动筛分网翻转,将筛分网上的固体杂质倒向排物槽,并从第二排出管排出,从而实现了积水中固体和液体的分离,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固体杂质导致的堵塞。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俯视视角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专利技术仰视视角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专利技术外部骨架俯视视角的示意图;
[0026]图4为本专利技术外部骨架仰视视角的示意图;
[0027]图5为本专利技术外框架、第一排出管和第二排出管的示意图;
[0028]图6为本专利技术外框架、第一排出管和第二排出管的剖视图;
[0029]图7为本专利技术图3中封堵块沿A
‑
A处的剖视图;
[0030]图8为本专利技术图7中B处结构放大图。
[0031]图中:1、外部骨架;2、道路表层;3、积水进口;4、第一外电机;5、第一螺杆;6、限位杆;7、支撑平台;701、凸出部;8、接水槽座;9、储水槽;901、底部开口;10、下送管;11、外框架;12、第一排出管;13、第二排出管;14、分离槽;15、排物槽;16、第二外电机;17、支座;18、筛分网;19、封堵块;20、电动伸缩杆;21、升降块;22、内电机;23、竖支轴;24、主锥齿轮;25、横支轴;26、从锥齿轮;27、滑槽;28、第二螺杆;29、定位块;30、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市政道路积水排放的排水机构,包括外部骨架(1)、设置于外部骨架(1)内腔中的接水槽座(8)和封堵块(19),所述外部骨架(1)上方设有道路表层(2),所述道路表层(2)上形成有积水进口(3),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骨架(1)上焊接有第一外电机(4),所述外部骨架(1)内腔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螺杆(5)和限位杆(6),所述第一螺杆(5)和限位杆(6)的两端均插设于一个轴承(30)内,且所述轴承(30)均固定于外部骨架(1)的内部,其中所述第一外电机(4)的输出轴与第一螺杆(5)同轴连接,所述外部骨架(1)内腔中设有支撑平台(7),所述支撑平台(7)底部的两侧均一体式焊接有凸出部(701),其中一个所述凸出部(701)螺纹套设于第一螺杆(5)上,另一个所述凸出部(701)滑动套设于限位杆(6)上,其中所述接水槽座(8)和封堵块(19)分别焊接于支撑平台(7)顶壁的两侧;所述接水槽座(8)底部的两侧均设有外框架(11),所述外框架(11)底壁的两侧分别焊接有第一排出管(12)和第二排出管(13),两个所述外框架(11)的外壁均焊接有第二外电机(16),两个所述外框架(11)内均设有筛分网(18);所述封堵块(19)内腔的底部内嵌安装有竖直设置的电动伸缩杆(20),所述电动伸缩杆(20)上方焊接有升降块(21),所述升降块(21)插入封堵块(19)内腔中且升降块(21)底壁的中心处与电动伸缩杆(20)焊接,所述升降块(21)内部安装有内电机(22),所述升降块(21)内部形成有一个内槽,其中所述内槽中设有主锥齿轮(24)和啮合于主锥齿轮(24)两端的从锥齿轮(26),所述升降块(21)的两端均形成有滑槽(27),两个所述滑槽(27)相互靠近的一侧壁均转动连接有第二螺杆(28),而两个所述第二螺杆(28)上均螺纹套设有定位块(2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市政道路积水排放的排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杆(5)的两端均与外部骨架(1)转动连接,所述限位杆(6)的两端均与外部骨架(1)焊接。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广岸,韦茂辉,谢大华,覃海马,何礼杰,梁昱,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双建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