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覆盖且带相位差层的偏光薄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4131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2 09:21
提供适于实现良好的切割加工性的柔性设备用途的被覆盖且带相位差层的偏光薄膜。被覆盖薄膜具备带相位差层的偏光薄膜、粘合剂层(20)、(30)、剥离衬垫(40)、(50)。带相位差层的偏光薄膜依次具备偏光薄膜、粘接剂层、相位差层、粘接剂层和相位差层。粘合剂层(20)配置于带相位差层的偏光薄膜的偏光薄膜侧,粘合剂层(30)配置于带相位差层的偏光薄膜的相位差层侧。剥离衬垫(40)以能够剥离的方式与粘合剂层(20)接触。剥离衬垫(50)以能够剥离的方式与粘合剂层(30)接触。粘合剂层(20)、(30)的总厚度相对于带相位差层的偏光薄膜的厚度的比率为2以上,粘合剂层(20)、(30)的总厚度相对于被覆盖薄膜的厚度的比率为0.45以下。盖薄膜的厚度的比率为0.45以下。盖薄膜的厚度的比率为0.45以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被覆盖且带相位差层的偏光薄膜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被覆盖且带相位差层的偏光薄膜。

技术介绍

[0002]显示器面板具有例如包含像素面板、偏光板、相位差板和表面覆盖层等光学构件的层叠结构。另一方面,在智能手机用途和平板终端用途中,进行了能够反复折弯(可折叠)的显示器面板的开发。可折叠显示器面板能够在弯曲形状与平坦的非弯曲形状之间反复变形。在这种可折叠显示器面板中,层叠结构中的各光学构件以能够反复折弯的光学构件的方式制作。在光学构件之间的接合中使用粘合剂层。
[0003]在可折叠显示器面板的制造过程中,预先制造用于形成层叠结构的一部分的光学层叠体。光学层叠体被供给至可折叠显示器面板的生产线。作为这样的光学层叠体,可列举出两面具有粘合剂层的带相位差层的偏光薄膜。该薄膜朝着厚度方向依次具备粘合剂层、带相位差层的偏光薄膜和粘合剂层。该薄膜以各粘合剂层被剥离衬垫覆盖的被覆盖且带相位差层的偏光薄膜的方式制造。剥离衬垫在规定的时刻从粘合剂层上剥离。关于可折叠显示器面板等柔性设备用途的被覆盖且带相位差层的偏光薄膜,例如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有所记载。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21

9111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0008]对于可折叠显示器面板中的粘合剂层要求高度软质,以使其具有在设备弯曲时对于被粘物的充分追随性和优异的应力松弛性。然而,粘合剂层越为软质,则以往的被覆盖且带相位差层的偏光薄膜在利用切割刃进行切割加工时,越容易产生胶污物(粘合剂层的端部自薄膜的切割端面溢出而污染)和缺胶(因面向薄膜切割端面的粘合剂层的端部附着于切割刃而被去除,从而发生脱落)。
[0009]本专利技术提供用于对于实现良好的切割加工性而言适合的柔性设备用途的被覆盖且带相位差层的偏光薄膜。
[0010]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1]本专利技术[1]包括一种被覆盖且带相位差层的偏光薄膜,其具备带相位差层的偏光薄膜、第一粘合剂层、第二粘合剂层、第一剥离衬垫和第二剥离衬垫,所述带相位差层的偏光薄膜朝着厚度方向依次具备偏光薄膜、第一粘接剂层、第一相位差层、第二粘接剂层和第二相位差层,所述第一粘合剂层配置于前述带相位差层的偏光薄膜的前述偏光薄膜侧,且在与前述带相位差层的偏光薄膜相反的一侧具有第一粘合面,所述第二粘合剂层配置于前述带相位差层的偏光薄膜的前述第二相位差层侧,且在与前述带相位差层的偏光薄膜相反
的一侧具有第二粘合面,所述第一剥离衬垫以能够剥离的方式与前述第一粘合面接触,所述第二剥离衬垫以能够剥离的方式与前述第二粘合面接触,前述第一粘合剂层和第二粘合剂层的总厚度相对于前述带相位差层的偏光薄膜的厚度的比率为2以上,前述第一粘合剂层和第二粘合剂层的总厚度相对于前述被覆盖且带相位差层的偏光薄膜的厚度的比率为0.45以下。
[0012]本专利技术[2]包括上述[1]所述的被覆盖且带相位差层的偏光薄膜,其中,前述第一剥离衬垫的厚度相对于前述第一粘合剂层的厚度的比率为0.8以上,前述第二剥离衬垫的厚度相对于前述第二粘合剂层的厚度的比率为0.8以上。
[0013]本专利技术[3]包括一种被覆盖且带相位差层的偏光薄膜,其具备带相位差层的偏光薄膜、第一粘合剂层、第二粘合剂层、第一剥离衬垫和第二剥离衬垫,所述带相位差层的偏光薄膜朝着厚度方向依次具备偏光薄膜、第一粘接剂层、第一相位差层、第二粘接剂层和第二相位差层,所述第一粘合剂层配置于前述带相位差层的偏光薄膜的前述偏光薄膜侧,且在与前述带相位差层的偏光薄膜相反的一侧具有第一粘合面,所述第二粘接剂层配置于前述带相位差层的偏光薄膜的前述第二相位差层侧,且在与前述带相位差层的偏光薄膜相反的一侧具有第二粘合面,所述第一剥离衬垫以能够剥离的方式与前述第一粘合面接触,所述第二剥离衬垫以能够剥离的方式与前述第二粘合面接触,前述第一粘合剂层和第二粘合剂层的总厚度相对于前述带相位差层的偏光薄膜的厚度的比率为2以上,前述第一剥离衬垫的厚度相对于前述第一粘合剂层的厚度的比率为0.8以上,前述第二剥离衬垫的厚度相对于前述第二粘合剂层的厚度的比率为0.8以上。
[0014]本专利技术[4]包括上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被覆盖且带相位差层的偏光薄膜,其中,前述第一粘合剂层和/或第二粘合剂层在25℃下具有100kPa以下的剪切储能模量。
[0015]本专利技术[5]包括上述[1]~[4]中任一项所述的被覆盖且带相位差层的偏光薄膜,其中,前述第一粘合剂层和/或前述第二粘合剂层具有20μm以上的厚度。
[0016]本专利技术[6]包括上述[1]~[5]中任一项所述的被覆盖且带相位差层的偏光薄膜,其中,前述第一粘合剂层厚于前述第二粘合剂层,且前述第一剥离衬垫厚于前述第二剥离衬垫;或者,前述第二粘合剂层厚于前述第一粘合剂层,且前述第二剥离衬垫厚于前述第一剥离衬垫。
[0017]本专利技术[7]包括上述[1]~[6]中任一项所述的被覆盖且带相位差层的偏光薄膜,其中,前述偏光薄膜具备偏光件和保护层,所述保护层是配置于该偏光件的前述第一粘合剂层侧的保护层、和/或、配置于前述偏光件的前述第二粘合剂层侧的保护层。
[0018]本专利技术[8]包括上述[7]所述的被覆盖且带相位差层的偏光薄膜,其中,前述偏光件具有8μm以下的厚度。
[0019]专利技术的效果
[0020]本专利技术的被覆盖且带相位差层的偏光薄膜中,如上所述,第一粘合剂层和第二粘合剂层的总厚度相对于带相位差层的偏光薄膜的厚度的比率大至2以上。这种构成适于确保带相位差层的偏光薄膜借助第一粘合剂层/第二粘合剂层进行贴合的被粘物在弯曲时的第一粘合剂层/第二粘合剂层对于该被粘物的充分追随性和优异的应力松弛性。这种被覆盖且带相位差层的偏光薄膜适于制造能够良好地反复变形的柔性设备。另外,本专利技术的被覆盖且带相位差层的偏光薄膜中,如上所述,第一粘合剂层和第二粘合剂层的总厚度相对
于被覆盖且带相位差层的偏光薄膜的厚度的比率小至0.45以下。或者,第一剥离衬垫的厚度相对于第一粘合剂层的厚度的比率为0.8以上,第二剥离衬垫的厚度相对于第二粘合剂层的厚度的比率为0.8以上。这种被覆盖且带相位差层的偏光薄膜适于抑制在利用切割刃进行切割加工时夹在剥离衬垫与带相位差层的偏光薄膜之间的各粘合剂层(第一粘合剂层、第二粘合剂层)的变形。抑制切割加工时的粘合剂层的变形有助于抑制上述胶污物和缺胶。因此,被覆盖且带相位差层的偏光薄膜适于实现良好的切割加工性。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被覆盖且带相位差层的偏光薄膜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截面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说明
[0023]X
ꢀꢀ
被覆盖薄膜
[0024]D
ꢀꢀ
厚度方向
[0025]10带相位差层的偏光薄膜(带相位差层的偏光薄膜)
[0026]11偏光薄膜
[0027]11a偏光件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被覆盖且带相位差层的偏光薄膜,其具备带相位差层的偏光薄膜、第一粘合剂层、第二粘合剂层、第一剥离衬垫和第二剥离衬垫,所述带相位差层的偏光薄膜朝着厚度方向依次具备偏光薄膜、第一粘接剂层、第一相位差层、第二粘接剂层和第二相位差层,所述第一粘合剂层配置于所述带相位差层的偏光薄膜的所述偏光薄膜侧,且在与所述带相位差层的偏光薄膜相反的一侧具有第一粘合面,所述第二粘合剂层配置于所述带相位差层的偏光薄膜的所述第二相位差层侧,且在与所述带相位差层的偏光薄膜相反的一侧具有第二粘合面,所述第一剥离衬垫以能够剥离的方式与所述第一粘合面接触,所述第二剥离衬垫以能够剥离的方式与所述第二粘合面接触,所述第一粘合剂层和第二粘合剂层的总厚度相对于所述带相位差层的偏光薄膜的厚度的比率为2以上,所述第一粘合剂层和第二粘合剂层的总厚度相对于所述被覆盖且带相位差层的偏光薄膜的厚度的比率为0.45以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被覆盖且带相位差层的偏光薄膜,其中,所述第一剥离衬垫的厚度相对于所述第一粘合剂层的厚度的比率为0.8以上,所述第二剥离衬垫的厚度相对于所述第二粘合剂层的厚度的比率为0.8以上。3.一种被覆盖且带相位差层的偏光薄膜,其具备带相位差层的偏光薄膜、第一粘合剂层、第二粘合剂层、第一剥离衬垫和第二剥离衬垫,所述带相位差层的偏光薄膜朝着厚度方向依次具备偏光薄膜、第一粘接剂层、第一相位差层、第二粘接剂层和第二相位差层,所述第一粘合剂层配置于所述带相位差层的偏光薄膜的所述偏光薄膜侧,且在与所述带相位差层的偏光薄膜相反的一侧具有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三浦大生
申请(专利权)人: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