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空气空穴的3D打印电磁吸波混凝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3D打印电磁吸波混凝土
,具体来说是涉及一种具有空气空穴的3D打印电磁吸波混凝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磁波在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例如电磁波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电磁波干扰对电子设备的影响、雷达信号的探测与干扰等。因此,研究电磁吸波材料有着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对推动通讯、电子、国防、环境等方面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0003]电磁吸波混凝土是指一种能够有效地吸收电磁波能量的材料,使电磁波能量在材料中转化为热能或其他形式的能量。电磁吸波材料具有许多优点,如高吸收率、宽工作频率、薄型轻量化等,被广泛应用于电磁波隐身、电磁屏蔽、电磁波治疗等领域。
[0004]建筑3D打印具有高度集成和环保特性,具备良好的发展前景,并且3D打印混凝土可实现无模板施工、提高生产率和质量、减少材料浪费、提高建筑自由度和安全性。3D打印混凝土的原理是“喷挤堆叠”,包括备料送料、挤出成丝、连丝成层和逐层累积等。该技术具有高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空气空穴的3D打印电磁吸波混凝土,所述混凝土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42.5#普通硅酸盐水泥:5~7份,硅灰:0.4~0.6份,球状吸水树脂:0.39~0.78份,石英砂:4.8~5.2份,铜炉渣:1.4~1.6份,增稠剂:0.002~0.006份,减水剂:0.009~0.011份,水:1.7~1.8份;所述球状吸水树脂采用聚乙烯醇制成,密度为1.016g/cm3,球状吸水树脂完全吸水后获得球状湿吸水树脂,球状湿吸水树脂为球状粒子平均直径3~4mm;具体制备过程是:S1、球状吸水树脂提前用水浸泡至吸饱水状态,并一直处于浸泡状态备用,获得球状湿吸水树脂;S2将重量份计5~7份的普通硅酸盐水泥,0.4~0.6份的硅灰,4.8~5.2份石英砂和1.4~1.6份铜炉渣混合搅拌均匀;S3、向上述步骤S2中添加0.002~0.006份增稠剂混合搅拌均匀;S4、向上述步骤S3中先添加0.009~0.011份减水剂和1.7~1.8份的水混合搅拌均匀,再添加步骤S1浸泡好的球状湿吸水树脂,将浸泡好的球状湿吸水树脂去掉多余水分一次性倒入,且倒入时要缓缓倒入,然后慢速搅拌至混合均匀且混凝土表面未看到颗粒时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浚博,王翔宇,徐星隆,刘淼,王雨飞,杨鑫,唐玮晨,雷祖祥,方焘,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溧阳智慧城市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