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信用光纤带光缆及复合光纤带光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3877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2 09: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光电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通信用光纤带光缆,具有至少一根光纤带;其特征在于还有四个组装部件,组装部件由第一侧柱体、第二侧柱体、第三侧柱体组成,四个组装部件拼合形成封闭的中心腔及四个侧柱腔;光纤带位于中心腔内,具有多根光纤带时,多根光纤带在中心腔内呈层叠的方式分布。本申请还公开了复合光纤带光缆。本申请具有以下主要有益技术效果:结构更简单、更易制造、存放更方便、纤芯密度更高、温度发热对于光通信的影响更小。温度发热对于光通信的影响更小。温度发热对于光通信的影响更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信用光纤带光缆及复合光纤带光缆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光电
,尤其是涉及一种通信用光纤带光缆及复合光纤带光缆。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的通信用光纤带光缆,通常具有三种结构:层绞式、中心束管式、骨架式;层绞式及中心束管式中,光纤带层叠分布在圆形的松套管内,松套管内腔为圆柱形,造成了空间的浪费;骨架式是将光纤带层叠放置在骨架槽内,其骨架槽的生产设备、工艺复杂,故成本相对较高。
[0003]CN218037476U公开了一种电力调度网络用通信光缆,具有通信单元,通信单元由保护部件、将保护部件包覆住的保护套构成,保护部件的外缘的横截面为正六边形,保护套的外缘的横截面为圆形;其特征在于保护部件由六个嵌合部件构成,每个嵌合部件都由外壁体、第一倾斜壁体、第二倾斜壁体、第三倾斜壁体、第四倾斜壁体、六个第一通信部件、六个第二通信部件构成,所有外壁体连接构成正六棱柱体,每个外壁体的内表面中央都具有一个第一倾斜壁体及一个第二倾斜壁体,第一倾斜壁体与该外壁体的夹角为60度,第二倾斜壁体与该外壁体的夹角为60度,第一倾斜壁体与第二倾斜壁体的夹角为60度,第一倾斜壁体的下端连接第四倾斜壁体的一端,第二倾斜壁体的下端连接第三倾斜壁体的一端,第四倾斜壁体的另一端连接第三倾斜壁体的另一端,第一倾斜壁体、第二倾斜壁体、第三倾斜壁体、第四倾斜壁体围成的内部封闭空间为第一封闭腔,外壁体与第一倾斜壁体之间形成第一开口腔,外壁体与第二倾斜壁体之间形成第二开口腔;相邻的嵌合部件中,其中一个第一开口腔与另一个第二开口腔拼合构成第二封闭腔,相邻的嵌合部件中,其中一个第三倾斜壁体与另一个第四倾斜壁体相贴合;保护部件除了第一通信部件、第二通信部件外的部分是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一通信部件由四根光纤带构成,每根光纤带都是由多根光纤及将所有光纤包覆住的粘结层构成,四根光纤带叠放后横截面为平行四边形;所述第二通信部件由四根带状体构成,每根带状体都是由多根光导纤维及将所有光导纤维包覆住的粘合层构成,四根带状体叠放后横截面为平行四边形;第一通信部件位于第一封闭腔内,每个第一封闭腔内只有一个第一通信部件;第二通信部件位于第二封闭腔内,每个第二封闭腔内只有一个第二通信部件。
[0004]CN1170181A公开了一种光缆结构,包括:由一条绕卷复合带形成的外部保护包层;多个绞合的组件,该组件沿径向配置在该外部保护包层内,其中,上述多个组件中的各个组件包括多个缓冲管,上述缓冲管分别包含至少一根光纤。
[0005]现有技术中,光缆的生产都比较复杂、需要复杂及昂贵的生产设备、且空间资源利用方面还有待提高,具有电单元时,电单元发热严重影响光纤,造成光纤温度附加衰减的增加及通信效率的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揭示一种通信用光纤带光缆及复合光纤带光缆,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一种通信用光纤带光缆,具有至少一根光纤带,每根光纤带都由多根光纤、将多根光纤包覆住的粘结层构成;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四个相同的组装部件,组装部件由第一侧柱体、第二侧柱体、第三侧柱体组成,第一侧柱体与第三侧柱体相平行,第二侧柱体与第一侧柱体相垂直,第一侧柱体的另一端与第二侧柱体的一端相结合在一起,第二侧柱体的另一端与第三侧柱体的另一端相结合在一起,第一侧柱体的一端与第三侧柱体的一端在第二侧柱体的同一侧,第三侧柱体的长度大于第一侧柱体的长度,第一侧柱体、第二侧柱体、第三侧柱体三者的宽度相同,第一侧柱体、第二侧柱体、第三侧柱体三者围成的空间为侧柱腔;在与所述通信用光纤带光缆的轴线相垂直的任一横截面上,沿顺时针方向,第二个组装部件的第一侧柱体的一端抵住第一个组装部件的第三侧柱体的外表面, 第一个组装部件的第一侧柱体的一端抵住第二个组装部件的第三侧柱体的内表面,第三个组装部件的第一侧柱体的一端抵住第二个组装部件的第三侧柱体的外表面, 第二个组装部件的第一侧柱体的一端抵住第三个组装部件的第三侧柱体的内表面,第四个组装部件的第一侧柱体的一端抵住第三个组装部件的第三侧柱体的外表面, 第三个组装部件的第一侧柱体的一端抵住第四个组装部件的第三侧柱体的内表面,第一个组装部件的第一侧柱体的一端抵住第四个组装部件的第三侧柱体的外表面, 第四个组装部件的第一侧柱体的一端抵住第一个组装部件的第三侧柱体的内表面,四个组装部件的第三侧柱体的内表面围成中空的中心腔;光纤带位于中心腔内,具有多根光纤带时, 多根光纤带在中心腔内呈层叠的方式分布。
[0008]一种通信用光纤带光缆,具有至少一根光纤带,每根光纤带都由多根光纤、将多根光纤包覆住的粘结层构成;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四个相同的组装部件,组装部件由第一侧柱体、第二侧柱体、第三侧柱体组成,第一侧柱体与第三侧柱体相平行,第二侧柱体与第一侧柱体相垂直,第一侧柱体的另一端与第二侧柱体的一端相结合在一起,第二侧柱体的另一端与第三侧柱体的另一端相结合在一起,第一侧柱体的一端与第三侧柱体的一端在第二侧柱体的同一侧,第三侧柱体的长度大于第一侧柱体的长度,第一侧柱体、第二侧柱体、第三侧柱体三者的宽度相同,第一侧柱体、第二侧柱体、第三侧柱体三者围成的空间为侧柱腔,第一侧柱体的一端附近具有向第一侧柱体凹陷的第一内凹槽,第三侧柱体的外表面上具有向第三侧柱体凹陷的第二内凹槽;在与所述通信用光纤带光缆的轴线相垂直的任一横截面上,沿顺时针方向,第二个组装部件的第一侧柱体的一端嵌入在第一个组装部件的第二内凹槽内, 第一个组装部件的第一侧柱体的一端抵住第二个组装部件的第三侧柱体的内表面,第三个组装部件的第一侧柱体的一端嵌入在第二个组装部件的第二内凹槽内, 第二个组装部件的第一侧柱体的一端抵住第三个组装部件的第三侧柱体的内表面,第四个组装部件的第一侧柱体的一端嵌入在第三个组装部件的第二内凹槽内, 第三个组装部件的第一侧柱体的一端抵住第四个组装部件的第三侧柱体的内表面,第一个组装部件的第一侧柱体的一端抵住第四个组装部件的第三侧柱体的外表面, 第四个组装部件的第一侧柱体的一端嵌入在第一个组装部件的第二内凹槽内,四个组装部件的第三侧柱体的内表面围成中空的中心腔;光纤带位于中心腔内,具有多根光纤带时, 多根光纤带在中心腔内呈层叠的方式分布。
[0009]上述所述的一种通信用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相邻的组装部件之间的外角处都具有一根第二输电单元,第二输电单元由方导体、包覆住方导体的第二绝缘层构成,方导体的横截面为正方形,第二绝缘层的横截面为正方形,所述通信用复合光纤带光缆还具有将所有第二输电单元、所有组装部件包覆住的外护套,所有第二输电单元、所有组装部件形成缆芯,缆芯的外表面为正方形。
[0010]一种通信用复合光纤带光缆,具有至少一根光纤带、四根第一输电单元,每根光纤带都由多根光纤、将多根光纤包覆住的粘结层构成,第一输电单元由长导体、包覆住长导体的第一绝缘层构成;长导体的横截面为长方形,第一绝缘层的横截面为长方形;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四个相同的组装部件,组装部件由第一侧柱体、第二侧柱体、第三侧柱体组成,第一侧柱体与第三侧柱体相平行,第二侧柱体与第一侧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信用光纤带光缆,具有至少一根光纤带(1),每根光纤带(1)都由多根光纤(11)、将多根光纤(11)包覆住的粘结层(12)构成;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四个相同的组装部件(2),组装部件(2)由第一侧柱体(21)、第二侧柱体(22)、第三侧柱体(23)组成,第一侧柱体(21)与第三侧柱体(23)相平行,第二侧柱体(22)与第一侧柱体(21)相垂直,第一侧柱体(21)的另一端与第二侧柱体(22)的一端相结合在一起,第二侧柱体(22)的另一端与第三侧柱体(23)的另一端相结合在一起,第一侧柱体(21)的一端与第三侧柱体(23)的一端在第二侧柱体(22)的同一侧,第三侧柱体(23)的长度大于第一侧柱体(21)的长度,第一侧柱体(21)、第二侧柱体(22)、第三侧柱体(23)三者的宽度相同,第一侧柱体(21)、第二侧柱体(22)、第三侧柱体(23)三者围成的空间为侧柱腔(20);在与所述通信用光纤带光缆的轴线相垂直的任一横截面上,沿顺时针方向,第二个组装部件(2)的第一侧柱体(21)的一端抵住第一个组装部件(2)的第三侧柱体(23)的外表面, 第一个组装部件(2)的第一侧柱体(21)的一端抵住第二个组装部件(2)的第三侧柱体(23)的内表面,第三个组装部件(2)的第一侧柱体(21)的一端抵住第二个组装部件(2)的第三侧柱体(23)的外表面, 第二个组装部件(2)的第一侧柱体(21)的一端抵住第三个组装部件(2)的第三侧柱体(23)的内表面,第四个组装部件(2)的第一侧柱体(21)的一端抵住第三个组装部件(2)的第三侧柱体(23)的外表面, 第三个组装部件(2)的第一侧柱体(21)的一端抵住第四个组装部件(2)的第三侧柱体(23)的内表面,第一个组装部件(2)的第一侧柱体(21)的一端抵住第四个组装部件(2)的第三侧柱体(23)的外表面, 第四个组装部件(2)的第一侧柱体(21)的一端抵住第一个组装部件(2)的第三侧柱体(23)的内表面,四个组装部件(2)的第三侧柱体(23)的内表面围成中空的中心腔(200);光纤带(1)位于中心腔(200)内,具有多根光纤带(1)时, 多根光纤带(1)在中心腔(200)内呈层叠的方式分布。2.一种通信用光纤带光缆,具有至少一根光纤带(1),每根光纤带(1)都由多根光纤(11)、将多根光纤(11)包覆住的粘结层(12)构成;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四个相同的组装部件(2),组装部件(2)由第一侧柱体(21)、第二侧柱体(22)、第三侧柱体(23)组成,第一侧柱体(21)与第三侧柱体(23)相平行,第二侧柱体(22)与第一侧柱体(21)相垂直,第一侧柱体(21)的另一端与第二侧柱体(22)的一端相结合在一起,第二侧柱体(22)的另一端与第三侧柱体(23)的另一端相结合在一起,第一侧柱体(21)的一端与第三侧柱体(23)的一端在第二侧柱体(22)的同一侧,第三侧柱体(23)的长度大于第一侧柱体(21)的长度,第一侧柱体(21)、第二侧柱体(22)、第三侧柱体(23)三者的宽度相同,第一侧柱体(21)、第二侧柱体(22)、第三侧柱体(23)三者围成的空间为侧柱腔(20),第一侧柱体(21)的一端附近具有向第一侧柱体(21)凹陷的第一内凹槽(211),第三侧柱体(23)的外表面上具有向第三侧柱体(23)凹陷的第二内凹槽(231);在与所述通信用光纤带光缆的轴线相垂直的任一横截面上,沿顺时针方向,第二个组装部件(2)的第一侧柱体(21)的一端嵌入在第一个组装部件(2)的第二内凹槽(231)内, 第一个组装部件(2)的第一侧柱体(21)的一端抵住第二个组装部件(2)的第三侧柱体(23)的内表面,第三个组装部件(2)的第一侧柱体(21)的一端嵌入在第二个组装部件(2)的第二内凹槽(231)内, 第二个组装部件(2)的第一侧柱体(21)的一端抵住第三个组装部件(2)的第三侧柱体(23)的内表面,第四个组装部件(2)的第一侧柱体(21)的一端嵌入在第三个组装部件(2)的第二内凹槽(231)内, 第三个组装部件(2)的第一侧柱体(21)的一端抵住第四个组装部件(2)的第三侧柱体(23)的内表面,第一个组装部件(2)的第
一侧柱体(21)的一端抵住第四个组装部件(2)的第三侧柱体(23)的外表面, 第四个组装部件(2)的第一侧柱体(21)的一端嵌入在第一个组装部件(2)的第二内凹槽(231)内,四个组装部件(2)的第三侧柱体(23)的内表面围成中空的中心腔(200);光纤带(1)位于中心腔(200)内,具有多根光纤带(1)时, 多根光纤带(1)在中心腔(200)内呈层叠的方式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通信用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相邻的组装部件(2)之间的外角处都具有一根第二输电单元(4),第二输电单元(4)由方导体(41)、包覆住方导体(41)的第二绝缘层(42)构成,方导体(41)的横截面为正方形,第二绝缘层(42)的横截面为正方形,所述通信用光纤带光缆还具有将所有第二输电单元(4)、所有组装部件(2)包覆住的外护套(5),所有第二输电单元(4)、所有组装部件(2)形成缆芯,缆芯的外表面为正方形。4.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通信用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外护套(5), 外护套(5)将所有组装部件(2)包覆住,外护套(5)的内表面的横截面及外表面的横截面都为正方形。5.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通信用光纤带光缆,其特征在于:每个组装部件(2)都是一体式结构。6.一种通信用复合光纤带光缆,具有至少一根光纤带(1)、四根第一输电单元(3),每根光纤带(1)都由多根光纤(11)、将多根光纤(11)包覆住的粘结层(12)构成,第一输电单元(3)由长导体(31)、包覆住长导体(31)的第一绝缘层(32)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校铭柯强胡经伟童光波郑拓邹祝平王瑾轩袁红陈茜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黄冈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