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旋推进全向移动巡检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3825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2 09:18
一种基于螺旋驱动结构的全向移动巡检机器人,包括第一驱动单元模块、第二驱动单元模块、第三驱动单元模块、第四驱动单元模块、机身。机身横截面为矩形结构,其四端分别与第一驱动单元模块、第二驱动单元模块、第三驱动单元模块和第四驱动单元模块固定连接,使机器人可以在路面上实现稳定完整的全方位移动。可以在路面上实现稳定完整的全方位移动。可以在路面上实现稳定完整的全方位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螺旋推进全向移动巡检机器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螺旋推进全向移动巡检机器人,具体涉及一种以螺旋滚筒结构为基础动力单元,通过四个驱动单元模块协同运动使整体移动的全向移动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该移动机器人以螺旋滚筒结构作为基础动力单元,将两个螺旋驱动轮与连接架模块组成驱动单元模块,再将四个驱动单元模块进行空间排布,作为整个移动机器人的复合动力系统。其中四个驱动单元模块符合相邻单元旋向相反的排布原则,使机器人获得三个自由度,拥有全向移动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一般来说,双螺旋驱动能完成左右横移、前进后退和原地旋转五中运动模式,但这种结构每次只允许一种单独的运动任务,不能做到运动模式的组合,无法实现完整的全方位移动。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
[0005]一种螺旋推进全向移动巡检机器人,其特征在于:第一驱动单元模块、第二驱动单元模块、第三驱动单元模块、第四驱动单元模块、机身;
[0006]所述的机身的横截面为矩形结构,其左右侧面的上下两端均设有一组螺纹孔,每组有八个螺旋孔,分别用于与第一驱动单元模块、第二驱动单元模块、第三驱动单元模块和第四驱动单元模块固定连接。
[0007]所述的第一驱动单元模块包括:第一右旋驱动轮、第二右旋驱动轮和连接架模块;
[0008]所述的第一右旋驱动轮是由12条右旋螺旋线缠绕于圆柱体滚筒形成的,沿其轴线设有横截面为D字型的通孔,用于与D型轴固定连接;
[0009]所述的第二右旋驱动轮与第一右旋驱动轮结构和尺寸完全相同;
[0010]所述的连接架模块包括:连接杆、电机、联轴器、D型轴和轴端固定器;
[0011]所述的连接杆为适应驱动单元与机身角度而成的特殊几何结构,其侧面设有一组螺纹孔,含有八个螺纹孔,用于与机身通过螺钉固定连接;通孔组含有两个轴线平行的通孔,用于安装和固定电机;下端倒三角结构顶点处设有三个通孔,用于通过D型轴与第一右旋驱动轮以及第二右旋驱动轮以转动副的形式连接;
[0012]所述的联轴器为两段半径不同的圆柱体组成的几何结构,上、下侧面设有三组通孔,三组通孔轴线平行,其横截面圆心在同一直线上;侧面设有横截面为圆角矩形的通孔;均用于安装固定D型轴;
[0013]所述的轴端固定器,其横截面为圆形,侧面设有圆孔;前端设有横截面为D字型的通孔;均用于安装固定D型轴;
[0014]所述的第二驱动单元模块包括:第一左驱动轮、第二左旋驱动轮和连接架模块;
[0015]所述的第一左旋驱动轮是由12条左旋螺旋线缠绕于圆柱体滚筒形成的,沿其轴线
设有横截面为D字型的通孔,用于与D型轴固定连接;
[0016]所述的第二左旋驱动轮与第一左旋驱动轮结构和尺寸完全相同;
[0017]所述的连接架模块与连接架模块结构和尺寸完全相同;
[0018]所述的第三驱动单元模块与第一驱动单元模块结构尺寸完全相同;
[0019]所述的第四驱动单元模块与第二驱动单元模块结构尺寸完全相同。
附图说明
[0020]图1一种螺旋推进全向移动巡检机器人三维图
[0021]图2机身三维图
[0022]图3第一驱动单元模块三维图
[0023]图4第一右旋驱动轮三维图
[0024]图5连接架模块三维图
[0025]图6连接杆三维图
[0026]图7联轴器三维图
[0027]图8轴端固定器三维图
[0028]图9第二驱动单元模块三维图
[0029]图10第一左旋驱动轮三维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1]一种螺旋推进全向移动巡检机器人,如图1所示,其特征在于:第一驱动单元模块、第二驱动单元模块、第三驱动单元模块、第四驱动单元模块、机身;
[0032]如图2所示,所述的机身的横截面为矩形结构,其左右侧面的上下两端均设有一组螺纹孔,每组有八个螺旋孔,分别用于与第一驱动单元模块、第二驱动单元模块、第三驱动单元模块和第四驱动单元模块固定连接。
[0033]如图3所示,所述的第一驱动单元模块包括:第一右旋驱动轮、第二右旋驱动轮和连接架模块;
[0034]如图4所示,所述的第一右旋驱动轮是由12条右旋螺旋线缠绕于圆柱体滚筒形成的,沿其轴线设有横截面为D字型的通孔,用于与D型轴固定连接;
[0035]所述的第二右旋驱动轮与第一右旋驱动轮结构和尺寸完全相同;
[0036]如图5所示,所述的连接架模块包括:连接杆、电机、联轴器、D型轴和轴端固定器;
[0037]如图6所示,所述的连接杆为适应驱动单元与机身角度而成的特殊几何结构,其侧面设有一组螺纹孔,含有八个螺纹孔,用于与机身通过螺钉固定连接;通孔组含有两个轴线平行的通孔,用于安装和固定电机;下端倒三角结构顶点处设有三个通孔,用于通过D型轴与第一右旋驱动轮以及第二右旋驱动轮以转动副的形式连接;
[0038]如图7所示,所述的联轴器为两段半径不同的圆柱体组成的几何结构,上、下侧面设有三组通孔,三组通孔轴线平行,其横截面圆心在同一直线上;侧面设有横截面为圆角矩形的通孔;均用于安装固定D型轴;
[0039]如图8所示,所述的轴端固定器,其横截面为圆形,侧面设有圆孔;前端设有横截面
为D字型的通孔;均用于安装固定D型轴;
[0040]如图9所示,所述的第二驱动单元模块包括:第一左旋驱动轮、第二左旋驱动轮和连接架模块;
[0041]如图10所示,所述的第一左旋驱动轮是由12条左旋螺旋线缠绕于圆柱体滚筒形成的,沿其轴线设有横截面为D字型的通孔,用于与D型轴固定连接;
[0042]所述的第二左旋驱动轮与第一左旋驱动轮结构和尺寸完全相同;所述的连接架模块与连接架模块结构和尺寸完全相同;
[0043]所述的第三驱动单元模块与第一驱动单元模块结构尺寸完全相同;所述的第四驱动单元模块与第二驱动单元模块结构尺寸完全相同。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旋推进全向移动巡检机器人,其特征在于:第一驱动单元模块(A)、第二驱动单元模块(B)、第三驱动单元模块(C)、第四驱动单元模块(D)、机身(E);所述的机身(E)的横截面为矩形结构,其左右侧面的上下两端均设有一组螺纹孔(E1、E2、E3、E4),每组有八个螺旋孔,分别用于与第一驱动单元模块(A)、第二驱动单元模块(B)、第三驱动单元模块(C)和第四驱动单元模块(D)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螺旋推进全向移动巡检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驱动单元模块(A)包括:第一右旋驱动轮(A1)、第二右旋驱动轮(A2)和连接架模块(A3);所述的第一右旋驱动轮(A1)是由12条右旋螺旋线缠绕于圆柱体滚筒形成的,沿其轴线设有横截面为D字型的通孔(A1

1),用于与D型轴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右旋驱动轮(A2)与第一右旋驱动轮(A1)结构和尺寸完全相同;所述的连接架模块(A3)包括:连接杆(A3

1)、电机(A3

2)、联轴器(A3

3)、D型轴(A3

4)和轴端固定器(A3

5);所述的连接杆(A3

1)为适应驱动单元与机身角度而成的特殊几何结构,其侧面设有一组螺纹孔组(A3
‑1‑
a),用于与机身(E)通过螺钉固定连接;通孔组(A3
‑1‑
b)含有两个轴线平行的通孔,用于安装和固定电机(A3

2);下端倒三角结构顶点处设有三个通孔(A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舜阚江明董蕊芳程曦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林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