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医消化内科辅助消化用腹部按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337706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2 09: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中医消化内科辅助消化用腹部按摩装置,包括床板,床板两侧对称固接有挡板,两挡板之间滑动连接有本体,本体位于床板上方,本体顶部中心固接有升降组件,升降组件与挡板固接,本体内固接有转动机构,转动机构底部可拆卸连接有按摩杆,本体底部设有开口,按摩杆底部穿过开口且伸出本体外,本体内一侧安装有加热组件,加热组件底部伸出本体外且与本体滑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提高患者的使用舒适度,并且能够缓解疼痛,同时还能根据患者体型快速调节本体的高度,节约了时间,也提高了效率。也提高了效率。也提高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医消化内科辅助消化用腹部按摩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按摩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中医消化内科辅助消化用腹部按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按摩器是根据物理学,仿生学,生物电学、中医学以及多年临床实践而研制开发出的新一代保健器材,可放松肌肉、舒缓神经、促进血液循环、加强细胞新陈代谢、增强皮肤弹性,可缓解疲劳、明显减轻各种慢性疼痛、急性疼痛和肌肉酸痛,放松身体减轻压力,减少皮肤皱纹,在中医消化内科进行辅助消化时需要使用腹部按摩装置。
[0003]现有的腹部按摩装置调节高度时同步性差,不能快速有效的调节至适合人体特征的高度;而且按摩时只能使用同一个挤压力对穴位进行按摩,容易引起患者不适,导致按摩效果差,不能循序渐进,使力度往复起伏进行按摩以达到最佳舒缓度。因此,亟需一种中医消化内科辅助消化用腹部按摩装置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医消化内科辅助消化用腹部按摩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中医消化内科辅助消化用腹部按摩装置,包括床板,所述床板两侧对称固接有挡板,两所述挡板之间滑动连接有本体,所述本体位于所述床板上方,所述本体顶部中心固接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与所述挡板固接,所述本体内固接有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底部可拆卸连接有按摩杆,所述本体底部设有开口,所述按摩杆底部穿过所述开口且伸出所述本体外,所述本体内一侧安装有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底部伸出所述本体外且与所述本体滑动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与所述按摩杆可拆卸连接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顶部通过加固块固接有承接杆,所述承接杆顶部滑动连接有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与所述本体内顶面固接。
[0007]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与所述按摩杆可拆卸连接的第二带轮,所述第二带轮顶部中心固接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顶部固接有连接板,所述第二带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有第一带轮,所述第一带轮顶部中心固接有第三电机的输出轴,所述第三电机与外部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三电机与所述连接板底面固接,所述连接板顶部通过所述加固块固接有所述承接杆。
[0008]优选的,所述转动组件包括与所述承接杆顶部滑动连接的横杆,所述横杆一端固接有球铰,所述球铰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两所述第一连接杆顶部与所述本体内顶面固接,所述横杆另一端转动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上开设有环槽,所述横杆端点处位于所述环槽内,所述转盘中心固接有第二电机的输出轴,所述第二电机与外部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机远离所述转盘的一侧固接有隔板,所述隔板侧壁与所述本体内壁固接,
所述隔板远离所述第二电机的一侧固接有所述加热组件。
[0009]优选的,所述横杆上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内滑动连接有滑柱,所述滑柱一端穿过所述承接杆且与所述承接杆转动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加热组件包括与所述隔板固接的承载板,所述承载板底部固接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与外部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固接有红外线灯管,所述红外线灯管与外部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红外线灯管底部伸出所述本体外且与所述本体滑动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与所述本体顶面中心固接有的固定环,所述挡板顶部固接有顶板,所述固定环上固接有绳索的一端,所述绳索另一端穿过所述顶板且缠绕有滑轮,所述滑轮中心固接有第一电机的输出轴,所述第一电机与外部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顶板顶面固接,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滑轮外侧罩设有防护壳,所述防护壳底部与所述顶板顶面固接。
[0012]优选的,两所述挡板相对的一侧分别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位于所述床板上方,所述滑槽内固接有滑轨,所述滑轨两端分别与所述滑槽的顶面和底面抵接,所述滑轨上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本体侧壁固接。
[0013]优选的,所述承载板上方设有排风扇,所述排风扇与外部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排风扇外侧安装有风扇外壳,所述风扇外壳与所述本体内顶面固接,所述本体顶部开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风扇外壳上方。
[0014]优选的,所述按摩杆底部固接有按摩头,所述按摩头侧壁等间距转动连接有若干滚球。
[0015]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使用时,患者躺在床板上,由于患者的体型不同,通过升降组件调整本体的高度,方便按摩杆对患者腹部进行按摩,升降组件位于本体的中心,调节时可一步到位,比手动调节或者两侧分别调节的方式更节省时间,调节速度快,效率高;通过转动机构控制按摩杆转动的同时还能控制按摩杆进行上下的往复运动,能够使按摩时的挤压力由小变大再变小,如此循环往复,大大的提高了按摩时的舒适度,并且配合加热组件使用,对腹部进行局部加热能够促进血液循环,两者配合使用更有助于缓解腹部疼痛以及帮助消化。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提高患者的使用舒适度,并且能够缓解疼痛,同时还能根据患者体型快速调节本体的高度,节约了时间,也提高了效率。
附图说明
[0016]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专利技术按摩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专利技术转盘的侧视图;
[0021]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带轮的俯视图;
[0022]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按摩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中按摩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8为本专利技术图7中A的局部放大图;
[0025]图中:1、床板;2、挡板;3、滑轨;4、滑槽;5、滑块;6、本体;7、顶板;8、防护壳;9、第一电机;10、滑轮;11、绳索;12、固定环;13、出风口;14、按摩杆;15、隔板;16、第二电机;17、转盘;18、通槽;19、承接杆;20、滑柱;21、横杆;22、第一连接杆;23、球铰;24、连接板;25、第三电机;26、第一带轮;27、皮带;28、第二连接杆;29、第二带轮;30、红外线灯管;31、液压缸;32、承载板;33、风扇外壳;34、排风扇;35、按摩头;36、滚球;37、固定板;38、滑动杆;39、弹簧;40、环槽;41、凹槽;42、环形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8]实施例1
[0029]参照图1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医消化内科辅助消化用腹部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床板(1),所述床板(1)两侧对称固接有挡板(2),两所述挡板(2)之间滑动连接有本体(6),所述本体(6)位于所述床板(1)上方,所述本体(6)顶部中心固接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与所述挡板(2)固接,所述本体(6)内固接有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底部可拆卸连接有按摩杆(14),所述本体(6)底部设有开口,所述按摩杆(14)底部穿过所述开口且伸出所述本体(6)外,所述本体(6)内一侧安装有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底部伸出所述本体(6)外且与所述本体(6)滑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医消化内科辅助消化用腹部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包括与所述按摩杆(14)可拆卸连接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顶部通过加固块固接有承接杆(19),所述承接杆(19)顶部滑动连接有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与所述本体(6)内顶面固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医消化内科辅助消化用腹部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与所述按摩杆(14)可拆卸连接的第二带轮(29),所述第二带轮(29)顶部中心固接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28),所述第二连接杆(28)顶部固接有连接板(24),所述第二带轮(29)通过皮带(27)传动连接有第一带轮(26),所述第一带轮(26)顶部中心固接有第三电机(25)的输出轴,所述第三电机(25)与外部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三电机(25)与所述连接板(24)底面固接,所述连接板(24)顶部通过所述加固块固接有所述承接杆(19)。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医消化内科辅助消化用腹部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包括与所述承接杆(19)顶部滑动连接的横杆(21),所述横杆(21)一端固接有球铰(23),所述球铰(23)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22),两所述第一连接杆(22)顶部与所述本体(6)内顶面固接,所述横杆(21)另一端转动连接有转盘(17),所述转盘(17)上开设有环槽(40),所述横杆(21)端点处位于所述环槽(40)内,所述转盘(17)中心固接有第二电机(16)的输出轴,所述第二电机(16)与外部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机(16)远离所述转盘(17)的一侧固接有隔板(15),所述隔板(15)侧壁与所述本体(6)内壁固接,所述隔板(15)远离所述第二电机(16)的一侧固接有所述加热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利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