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洋水文远程实时智能监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33732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2 09: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海洋水文远程实时智能监测系统,该系统包括:多个海洋水文监测设备、智能控制平台和显示装置,其中:海洋水文监测设备与智能控制平台通信连接;显示装置与智能控制平台连接;海洋水文监测设备在工作区域的海面上漂浮移动,实时采集对应工作区域的海洋水文数据,并将采集的海洋水文数据远程无线传送至智能控制平台进行处理,生成可视化海洋水文模型通过显示装置进行展示;智能控制平台可下发控制指令对海洋水文监测设备进行移动控制;通过该系统可以对海洋水文持续远程实时监测,并实现了监测设备的远程移动控制管理,提高了监测效率,节约了人力成本,便于海洋科研工作的开展,有助于提升航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洋水文远程实时智能监测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海洋水文监测
,特别涉及一种海洋水文远程实时智能监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海洋水文监测是海洋科研工作的基础,对于提高海上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对安全航行、经济航行十分有益处;同时,持续有效的监测海洋水文信息对了解海洋气象环境,并开发海洋资源等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0003]目前,传统的海洋水文监测方式主要是工作人员驾驶专用监测船到达观测点进行现场监测或到达观测点后抛撒浮标监测设备进行监测,待满足观测时间要求后,人工逐个将浮标监测设备捞回,再读取数据进行处理;现有的浮标监测设备不能自主移动监测,不能长时间持续工作,在海上也不便于管理,也没有实现智能化的远程控制管理;因此,当前海洋水文监测方式存在着监测效率低、浪费人力、成本高和管理方式落后等缺点;同时监测船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不能实现全天候的监测;并且在恶劣天气时,例如暴风雨天气,利用监测船进行监测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至少解决上述部分技术问题的一种海洋水文远程实时智能监测系统,通过该系统可以对海洋水文持续远程实时监测,并实现了监测设备的远程控制管理,提高了监测效率,提升了监测安全性,节约了人力成本;便于海洋科研工作的开展,有助于提升航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海洋水文远程实时智能监测系统,该系统包括:多个海洋水文监测设备、智能控制平台和显示装置,其中:
[0007]所述海洋水文监测设备与所述智能控制平台通信连接;所述显示装置与所述智能控制平台连接;
[0008]所述海洋水文监测设备在工作区域的海面上漂浮移动,用于实时采集对应工作区域的海洋水文数据,并将所述海洋水文数据远程无线传送至所述智能控制平台;
[0009]所述智能控制平台对所述海洋水文数据进行处理,根据所述海洋水文数据生成可视化海洋水文模型,通过所述显示装置进行展示;同时,所述智能控制平台下发相应的控制指令对所述海洋水文监测设备进行移动控制。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该系统还包括:云端数据库,所述云端数据库分别与所述海洋水文监测设备和所述智能控制平台通信连接,用于实时存储所述海洋水文监测设备采集的海洋水文数据;所述智能控制平台从所述云端数据库中获取海洋水文数据,并将处理后的数据存储于所述云端数据库。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海洋水文监测设备上设置有:微型控制器、
水文信息采集模块、摄像装置、通信装置、定位模块、动力装置、供电装置、蓄电池和报警装置,其中:
[0012]所述水文信息采集模块、摄像装置、通信装置、定位模块、动力装置、蓄电池和报警装置分别与所述微型控制器连接;
[0013]所述微型控制器接收所述智能控制平台的指令,通过所述动力装置控制所述海洋水文监测设备在预设工作区域内移动;
[0014]所述水文信息采集模块用于实时采集海洋水文信息,并将所述水文信息通过所述通信装置传输至所述云端数据库;
[0015]所述摄像装置用于实时获取所述海洋水文监测设备所处区域的海洋影像信息,并将所述海洋影像信息通过所述通信装置传输至所述云端数据库;
[0016]所述定位模块用于实时获取所述海洋水文监测设备的位置信息,并将所述位置信息通过所述通信装置传输至所述云端数据库;
[0017]所述供电装置与所述蓄电池连接,为所述蓄电池补充电能;
[0018]所述蓄电池为所述海洋水文监测设备的各部件提供电能;
[0019]所述报警装置用于在所述海洋水文监测设备发生故障、蓄电池电压低于预设值或设备超出预设工作区域时进行声光报警,并将报警信息通过所述通信装置传输至所述智能控制平台及所述云端数据库。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智能控制平台中设置有工作区域设定模块,所述工作区域设定模块用于将目标海域按照预设方式划分为多个工作区域。
[002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海洋水文监测设备的所述微型控制器中设置有路径规划模块,所述路径规划模块根据所述工作区域设定运行轨迹指令,自动进行工作区域内的路径规划,使所述海洋水文监测设备按照规划的路径移动。
[002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水文信息采集模块包括:分别与所述微型控制器电连接的雨量传感器、风速传感器、风向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气压传感器和水质检测仪。
[002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海洋水文监测设备上还设置有:避障装置,所述避障装置与所述微型控制器连接,用于探测障碍物信息,并将所述障碍物信息传送于所述微型控制器计算所述海洋水文监测设备与障碍物的相对位置。
[002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海洋水文监测设备上还设置有:航标灯,所述航标灯与所述微型控制器连接,用于提供指示信号。
[002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供电装置包括以下任一种或多种:太阳能发电装置、风能发电装置、涡轮发电装置和波浪能发电装置。
[002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定位模块为以下任一种或多种组成:GPS、北斗、GLONASS、伽利略和准天顶。
[00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8]1.本专利技术可以对海洋水文进行持续远程实时监测,并实现了监测设备的远程移动控制,海洋水文监测设备可移动,监测范围广,智能化高,提高了监测效率,节约了人力成本,也提升了海洋水文监测的安全性,有利于海洋科研工作的开展。
[0029]2.本专利技术系统中的海洋水文监测设备的结构布局合理,功能多;海洋水文监测设
备上设置了多种水文信息采集传感器,可有效的对海洋水文信息进行采集,便于了解海洋气象环境,进而有助于提升航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0030]3.本专利技术系统中的海洋水文监测设备设置多种供电装置,提升了海洋水文监测设备的续航能力,便于对海洋水文进行持续监测。
[0031]4.本专利技术系统中的智能控制平台具有工作区域设定功能可实现海洋水文监测设备的工作区域划定,同时系统中的海洋水文监测设备具有路径规划功能,可自动进行工作区域内的路径规划,使海洋水文监测设备按照规划的路径移动;二者进行信息交互,相互关联配合,提高了监测效率;智能性高,也便于设备管理。
[0032]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0033]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003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洋水文远程实时智能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多个海洋水文监测设备、智能控制平台和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海洋水文监测设备与所述智能控制平台通信连接;所述显示装置与所述智能控制平台连接;所述海洋水文监测设备在工作区域的海面上漂浮移动,用于实时采集对应工作区域的海洋水文数据,并将所述海洋水文数据远程无线传送至所述智能控制平台;所述智能控制平台对所述海洋水文数据进行处理,根据所述海洋水文数据生成可视化海洋水文模型,通过所述显示装置进行展示;同时,所述智能控制平台下发相应的控制指令对所述海洋水文监测设备进行移动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洋水文远程实时智能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云端数据库,所述云端数据库分别与所述海洋水文监测设备和所述智能控制平台通信连接,用于实时存储所述海洋水文监测设备采集的海洋水文数据;所述智能控制平台从所述云端数据库中获取海洋水文数据,并将处理后的数据存储于所述云端数据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海洋水文远程实时智能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海洋水文监测设备上设置有:微型控制器、水文信息采集模块、摄像装置、通信装置、定位模块、动力装置、供电装置、蓄电池和报警装置,其中:所述水文信息采集模块、摄像装置、通信装置、定位模块、动力装置、蓄电池和报警装置分别与所述微型控制器连接;所述微型控制器接收所述智能控制平台的指令,通过所述动力装置控制所述海洋水文监测设备在预设工作区域内移动;所述水文信息采集模块用于实时采集海洋水文信息,并将所述水文信息通过所述通信装置传输至所述云端数据库;所述摄像装置用于实时获取所述海洋水文监测设备所处区域的海洋影像信息,并将所述海洋影像信息通过所述通信装置传输至所述云端数据库;所述定位模块用于实时获取所述海洋水文监测设备的位置信息,并将所述位置信息通过所述通信装置传输至所述云端数据库;所述供电装置与所述蓄电池连接,为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珊李佳蕙王立明马元庆史雪洁王佳莹由丽萍齐延民田泽丰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山东省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山东省水产品质量检验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