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氧用真空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3677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2 09: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氧气压缩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提供了制氧用真空压缩机,包括密封支撑体、真空分流室、分流室盖、压缩室组件、动力输出机构和管路,其中,压缩室组件包括两个压缩室组件和两个真空室组件。本压缩机的气路设计采用外置导气管的连接方式,导气管的口径可根据设计需求调整,且减少管路设计的约束条件,将换气空间、负压汇集空间和正压汇集空间均置于压缩机的顶部,整体架构更加合理,使用也更加方便;本压缩机的气路设计中,合理利用了机体内腔,将机体内腔作为气体交换循环路径的一部分使用,不需要在支撑体底部设置额外的气体交换空间,缩减整机体积的同时,简化支撑体结构,降低其加工难度,从而降低整机的生产制造成本。从而降低整机的生产制造成本。从而降低整机的生产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制氧用真空压缩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氧气压缩处理
,特别提供了制氧用真空压缩机。

技术介绍

[0002]在制氧机设计制造领域中,已有应用四面体结构空气压缩机的案例,例如申请号为:201280045653.0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往复式泵及氧气浓缩装置;参照图20,此类四面体结构空气压缩机的气路设计,以机身的支撑体为基础,将支撑体的框架掏空形成气路,以实现连通四个压缩室的目的。该设计思路虽然一定程度上精简了压缩机组成零部件的数量,但却存在如下技术问题:气路口径受支撑体的尺寸约束,不利于后续设计对气路做进一步优化;由于支撑体的体积有限,在不影响结构强度的前提下,一个立柱的空间不足以平行开设两条气路,因此需要在支撑体的底部设置气体交换空间,该空间不仅增大了压缩机的整体体积,还让支撑体过于复杂化,增加制造成本;考虑到四侧活塞是通过偏心轴带动,故活塞在缸体内的运动路径不是直线伸缩方式,而是存在一定摆幅的伸缩方式,参照图21,若采用对称结构的标准活塞头和活塞杆组合,当摆动角度大于一定数值时,活塞头与缸体内壁间会出现间隙,出现气体侧漏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制氧用真空压缩机,包括密封支撑体、真空分流室、分流室盖、压缩室组件、动力输出机构和管路,动力输出机构密封装配于密封支撑体的底部,且动力输出机构的输出轴延伸至密封支撑体内部,分流室盖密封装配于真空分流室的顶部;所述压缩室组件包括两个压缩室组件和两个真空室组件,两个压缩室组件分别密封装配于密封支撑体的前后两侧,两个真空室组件分别密封装配于密封支撑体的左右两侧;所述动力输出机构的输出轴上装配有偏心轴,压缩室组件和真空室组件均与偏心轴转动连接,动力输出机构通过偏心轴驱动压缩室组件和真空室组件运行;所述真空分流室的内腔通过隔板前后对称的分割出两个导流腔,两个导流腔的左右侧壁均开设有真空室连通孔,任意一个导流腔的底部开设机体内腔连通孔,该导流腔为换气导流腔,另一个导流腔为负压导流腔;所述换气导流腔经管路与真空室组件的换气侧连通,且换气导流腔经机体内腔连通孔与密封支撑体的内腔连通,真空室组件的负压侧通过管路与负压导流腔连通,压缩室组件的进气端与密封支撑体的内腔连通,压缩室组件的出气端对外输出。
[0004]进一步地,所述分流室盖上设置有真空接口、真空换气接口和出气口,真空接口与负压导流腔连通,真空换气接口与换气导流腔连通,出气口与压缩室组件的输出端连通。
[0005]进一步地,所述分流室盖的顶部还设置有压缩汇集室,压缩汇集室为三通结构。
[0006]进一步地,所述压缩室组件包括正压活塞体和正压活塞缸,其中,正压活塞体包括正压活塞座、第一皮碗和正压进气阀板,正压进气阀板固定安装于正压活塞座的表面,第一皮碗压装于正压活塞座和正压进气阀板之间,正压活塞座的中央开设有第一气孔,正压进气阀板的中央装配有第一进气阀片,第一进气阀片对第一气孔起到单向封堵作用;所述正压活塞缸包括正压缸体和正压阀盖,正压阀盖装配于正压缸体的前侧,正压缸体的内腔为正压缸体内腔,正压缸体前侧壁的中部开设有第二气孔,且正压缸体的前侧装配有第二进气阀片,第二进气阀片用于单向封堵第二气孔,正压阀盖上开设有正压过渡腔,正压阀盖的侧壁上开设有正压导管接口,正压导管接口与正压过度腔连通,正压导管接口用于连接管路。
[0007]进一步地,所述真空室组件包括负压活塞体和负压活塞缸,其中,负压活塞体包括负压活塞座、第二皮碗和负压进气阀板,负压进气阀板固定安装于负压活塞座的表面,第二皮碗压装于负压活塞座和负压进气阀板之间;所述负压活塞缸包括负压缸体和负压阀盖,负压阀盖装配于负压缸体的前侧,负压缸体的内腔为负压缸体内腔,负压阀盖上开设有换气腔和负压腔,负压缸体的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两个负压缸气孔,且两个负压缸气孔的位置分别与换气腔和负压腔相对应,两个第三阀片分别装配于负压缸体侧壁的内侧和外侧,外侧的第三阀片用于封堵,负压阀盖的侧壁上开设有两个负压导管接口,两个负压导管接口分别与换气腔和负压腔连通。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阀片为外形呈V形的对角阀片,负压缸体侧壁上设置有装配孔,对角阀片的拐点处插入螺栓,螺栓螺接于装配孔。
[0009]进一步地,所述密封支撑体的底部和真空分流室的中部均设置有联轴器装配槽,两个联轴器装配槽内均装配有联轴器,两个联轴器分别装配于输出轴的两端,用于稳定动力输出机构输出轴的转动状态。
[0010]进一步地,所述真空分流室的中部开设有减重槽。
[0011]进一步地,所述管路由导气管和管接嘴构成,导气管的两端均装配有管接嘴,管接嘴与各管接口密封连接。
[0012]进一步地,所述压缩室活塞缸内腔的端面为缸筒端面,压缩室活塞杆的冲程面为活塞头端面,所述偏心轴的偏心距为2.8mm,缸筒端面的倾角为1.2
°
,活塞杆与活塞头端面的夹角为1.5
°

[0013]使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压缩机的气路设计采用外置导气管的连接方式,导气管的口径可根据设计需求调整,且减少管路设计的约束条件,将换气空间、负压汇集空间和正压汇集空间均置于压缩机的顶部,整体架构更加合理,使用也更加方便;考虑到四面体压缩机占用的立方体空间中,各压缩室周围存在空置空间,导气管架设在这些空置空间内,不会额外增加压缩机整体占用的空间;本压缩机的气路设计中,合理利用了机体内腔,将机体内腔作为气体交换循环路径的一部分使用,不需要在支撑体底部设置额外的气体交换空间,缩减整机体积及提高支撑体结构强度的同时,简化支撑体结构,降低其加工难度,从而降低整机的生产制造成本;压缩室组件和真空室组件的活塞杆和活塞缸均采用非标准化对称结构,通过设置缸筒端面的倾角和活塞杆与活塞头端面的夹角来优化活塞摆动过程中活塞头的摆动幅度,
解决因活塞杆摆幅过大导致的侧漏问题。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轴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爆炸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图4为图3中A

A处的剖面图;图5为图3中B

B处的剖面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密封支撑体、真空分流室和分流室盖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密封支撑体、真空分流室和分流室盖另一侧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真空分流室俯视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正压活塞座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正压缸体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的正压活塞座部分另一侧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的正压缸体部分另一侧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的负压活塞座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的负压缸体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的负压活塞座部分另一侧的结构示意图;图16为本专利技术的负压缸体部分另一侧的结构示意图;图17为偏心轴转角为0
°
时缸筒端面及活塞头端面的状态示意图;图18为偏心轴转角为45
°
时缸筒端面及活塞头端面的状态示意图;图19为偏心轴转角为90
°
时缸筒端面及活塞头端面的状态示意图;图20为现有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制氧用真空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支撑体、真空分流室、分流室盖、压缩室组件、动力输出机构和管路,动力输出机构密封装配于密封支撑体的底部,且动力输出机构的输出轴延伸至密封支撑体内部,分流室盖密封装配于真空分流室的顶部;所述压缩室组件包括两个压缩室组件和两个真空室组件,两个压缩室组件分别密封装配于密封支撑体的前后两侧,两个真空室组件分别密封装配于密封支撑体的左右两侧;所述动力输出机构的输出轴上装配有偏心轴,压缩室组件和真空室组件均与偏心轴转动连接,动力输出机构通过偏心轴驱动压缩室组件和真空室组件运行;所述真空分流室的内腔通过隔板前后对称的分割出两个导流腔,两个导流腔的左右侧壁均开设有真空室连通孔,任意一个导流腔的底部开设机体内腔连通孔,该导流腔为换气导流腔,另一个导流腔为负压导流腔;所述换气导流腔经管路与真空室组件的换气侧连通,且换气导流腔经机体内腔连通孔与密封支撑体的内腔连通,真空室组件的负压侧通过管路与负压导流腔连通,压缩室组件的进气端与密封支撑体的内腔连通,压缩室组件的出气端对外输出。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制氧用真空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室盖上设置有真空接口、真空换气接口和出气口,真空接口与负压导流腔连通,真空换气接口与换气导流腔连通,出气口与压缩室组件的输出端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制氧用真空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室盖的顶部还设置有压缩汇集室,压缩汇集室为三通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制氧用真空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室组件包括正压活塞体和正压活塞缸,其中,正压活塞体包括正压活塞座、第一皮碗和正压进气阀板,正压进气阀板固定安装于正压活塞座的表面,第一皮碗压装于正压活塞座和正压进气阀板之间,正压活塞座的中央开设有第一气孔,正压进气阀板的中央装配有第一进气阀片,第一进气阀片对第一气孔起到单向封堵作用。5.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制氧用真空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压活塞缸包括正压缸体和正压阀盖,正压阀盖装配于正压缸体的前侧,正压缸体的内腔为正压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笑波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海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