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网环境下的边缘节点控制方法、系统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33578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2 09: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离网环境下的边缘节点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控制侧将控制命令进行加密编码;S2、将编码后的控制命令进行无线广播;S3、边缘侧根据监听策略,定时循环接收广播消息;S4、边缘侧对接收到的控制命令进行解码;S5、利用脚本保证述控制命令的完整与安全;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离网环境下的边缘节点控制系统和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无线控制多个设备,以解决大量设备网络异常后无法远程恢复的问题,适用于各种无需确认的远程命令执行,也适用于海量设备管理下不要求所有设备必达的业务场景;由于采用无线广播传输方式,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于广泛设备的普适控制,同时对消息进行鉴权解密的方法保证消息的可靠性。鉴权解密的方法保证消息的可靠性。鉴权解密的方法保证消息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离网环境下的边缘节点控制方法、系统和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边缘计算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离网环境下的边缘节点控制方法、系统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设备远程管理控制依赖于有线/无线网络、广域/局域网,基本上使用远程桌面、浏览器、隧道、第三方工具如:
[0003]远程桌面协议(Remote Desktop Protocol,RDP):这种方案使用远程桌面应用程序,允许用户通过网络远程控制另一台计算机。远程桌面协议是一种流行的方案,广泛用于远程技术支持、远程教育等场景。
[0004]虚拟专用网络(Virtual Private Network,VPN):VPN通过使用加密协议和认证技术,建立一个安全的通信通道,使得远程用户可以在安全的网络环境中管理和控制远程设备。
[0005]远程管理软件(Remote Management Software):远程管理软件是一种专门为远程管理和控制设备而设计的软件。这些软件通常提供屏幕共享、文件传输、远程维护、监视和管理设备等功能。
[0006]基于云计算的远程管理:基于云计算的远程管理方案使用云计算技术,将设备管理和控制的数据存储在云端,通过远程访问实现远程管理和控制。
[0007]远程终端管理(Remote Terminal Management):远程终端管理是一种面向终端设备的管理方案,可以实现远程设备管理、控制和监控。
[0008]远程监视和控制(Remote Monitoring and Control):这种方案使用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等技术,实现对远程设备的监视和控制。远程监视和控制技术通常应用于工业自动化、环境监测等领域。
[0009]现有技术方案它们也存在一些共同的缺点,包括:
[0010]安全问题:远程管理和控制技术通常需要通过网络进行连接,这会增加设备被攻击的风险,特别是在缺乏适当的安全措施的情况下。
[0011]可靠性问题:如果网络连接不可靠或者设备故障,则远程管理和控制技术可能无法正常工作。这种情况可能会导致无法进行实时监控或管理。
[0012]成本问题:某些远程管理和控制技术需要购买昂贵的硬件和软件,或者需要支付额外的许可证费用,这可能会对某些组织和个人的经济造成压力。
[0013]依赖于网络:远程管理和控制技术需要依赖网络连接,如果网络连接不好或者不可用,就无法进行远程管理和控制。
[0014]操作复杂性:某些远程管理和控制技术需要进行复杂的配置和设置,这可能需要一定的技术知识和经验,这对于一些不熟悉技术的用户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困难。
[0015]数据隐私问题:使用远程管理和控制技术,会将一些敏感数据存储在云端或者通过网络传输,这可能会引发数据泄露或者数据隐私问题。
[0016]并且无法从组织、社会等更高层面对算力进行统一调度。
[0017]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18]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离网环境下的边缘节点控制方法、系统和装置,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0019]为此,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2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离网环境下的边缘节点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1]S1、控制侧将控制命令进行加密编码;
[0022]S2、将编码后的控制命令进行无线广播;
[0023]S3、边缘侧根据监听策略,定时循环接收广播消息;
[0024]S4、边缘侧对接收到的控制命令进行解码;
[0025]S5、利用脚本保证述控制命令的完整与安全。
[0026]进一步的,控制侧将控制命令进行加密编码包括以下步骤:
[0027]S11、控制侧对控制命令进行加密;
[0028]S12、控制侧对控制命令进行编码;
[0029]S13、控制侧添加接收对象ID。
[0030]进一步的,接收对象包括全员ID、特定组ID及指定设备ID。
[0031]进一步的,将编码后的控制命令进行无线广播包括以下步骤:
[0032]S21、设定控制命令的发送周期;
[0033]S22、设定无线广播的频率、备用频率、发送时间及发送频次。
[0034]进一步的,边缘侧根据监听策略,定时循环接收广播消息包括以下步骤:
[0035]S31、当边缘侧接收到广播消息,则进行消息的下一步处理;
[0036]S32、当边缘侧未接收到广播消息,则结束监听,等待下个监听周期。
[0037]进一步的,边缘侧对接收到的控制命令进行解码包括以下步骤:
[0038]S41、边缘侧判断广播消息中的接收对象ID是否包含自身站点及站点内设备,若存在包含关系则进行下一步处理;
[0039]S42、边缘侧对多个备用频率的广播消息进行对比,若对比结果一致则进行下一步处理;
[0040]S43、边缘侧使用公钥对广播消息进行解密,解密通过后实现鉴权,获取广播信息中的控制命令。
[0041]进一步的,广播消息包括控制侧私钥与时间的加密头。
[0042]进一步的,脚本运行环境包括容器与虚拟机。
[004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一种离网环境下的边缘节点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以下组成:控制侧与边缘侧;
[0044]其中,控制侧,用于对控制命令进行加密编码与无线广播;
[0045]边缘侧,用于接收广播消息并进行信息鉴权、解码及执行。
[004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离网环境下的边缘节点控制装置,包括
无线发射装置与无线接收装置;
[0047]其中,无线发射装置,用于将编码后的控制命令通过多个频率进行发送;
[0048]无线接收装置,用于接收无线广播消息并将解码后的控制命令发送给指定设备进行执行。
[004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50]1、通过无线控制多个设备,以解决大量设备网络异常后无法远程恢复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可以适用于各种无需确认的远程命令执行,也可以适用于海量设备管理下不要求所有设备必达的业务场景;由于采用无线广播传输方式,本专利技术并不关注于消息的私密性,而是在于广泛设备的普适控制,同时对消息进行鉴权解密的方法保证消息的可靠性。并且对边缘侧进行弱控制,最终的执行权利仍在边缘侧;完全符合边缘计算的思想和实践。
[0051]2、本专利技术针对依赖网络、操作复杂及统一调度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可以在无网络情况下对远程设备进行重启,可以对远程设备进行范式的远程控制,执行指令;且在特殊情况下,国家、世界范围内可以通过本专利技术征调所有愿意提供算力的个人、社会、企事业单位设备,进行算力全网统一调度。
[0052]3、本专利技术与原有技术方案相比,原有技术离网无法实现,本专利技术解决了离网控制的问题;原有技术大多一对一,一对几操作,无法实现大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网环境下的边缘节点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控制侧将控制命令进行加密编码;S2、将编码后的所述控制命令进行无线广播;S3、边缘侧根据监听策略,定时循环接收广播消息;S4、边缘侧对接收到的所述控制命令进行解码;S5、利用脚本保证述控制命令的完整与安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网环境下的边缘节点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侧将控制命令进行加密编码包括以下步骤:S11、所述控制侧对所述控制命令进行加密;S12、所述控制侧对所述控制命令进行编码;S13、所述控制侧添加接收对象ID。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离网环境下的边缘节点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对象包括全员ID、特定组ID及指定设备ID。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离网环境下的边缘节点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编码后的所述控制命令进行无线广播包括以下步骤:S21、设定所述控制命令的发送周期;S22、设定无线广播的频率、备用频率、发送时间及发送频次。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网环境下的边缘节点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侧根据监听策略,定时循环接收广播消息包括以下步骤:S31、当所述边缘侧接收到广播消息,则进行消息的下一步处理;S32、当所述边缘侧未接收到广播消息,则结束监听,等待下个监听周期。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网环境下的边缘节点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侧对接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昆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秒如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