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春良专利>正文

内滴式的水上漂滴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33463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2 09:15
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内滴式的水上漂滴灌装置,包括用于盛放液体的盛水容器,盛水容器内设有浮体、接水腔、调节机构和液体输送管道,调节机构和接水腔设置在浮体上,液体输送管道上设有进水管口和出水管口,液体输送管道的进水管口与盛水容器内连通,且进水管口低于盛水容器内液体的液面,所述液体输送管道的出水管口位于接水腔内与接水腔连通,并且出水管口设置于调节机构上,所述调节机构能调节出水管口升降以改变出水管口与盛水容器内液面的高度差,所述液体输送管道用于将盛水容器内的液体输送至接水腔内,所述接水腔上设有供接水腔内的液体流出的第一出口,所述盛水容器上设有第二出口,所述第一出口通过连接软管与第二出口连通。所述第一出口通过连接软管与第二出口连通。所述第一出口通过连接软管与第二出口连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滴式的水上漂滴灌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滴灌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内滴式的水上漂滴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滴灌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农业领域、园林苗木花卉领域的一种灌溉方式,具体是指按照农作物需水要求,通过管道系统与安装在毛管上的灌水器,将水和作物需要的水份和养分均匀而又缓慢地滴入作物根区土壤中的方法。
[0003]现有的滴灌设备,绝大部分是通过调节水流通道横截面积大小来调节滴水速度,水流通道横截面积往往都很小,因此使用中存在滴头易堵塞,需经常清洗滴头,维护工作量大,对水质要求高等弊端。
[0004]为解决水流通道横截面积过小易堵塞的问题,有通过虹吸原理进行滴灌的滴灌装置,例如专利CN217088963U公开的一种排水调节器,由浮体机构、虹吸机构、调节机构组成;浮体机构由浮体、浮体管、标尺座组成,虹吸机构由虹吸管、软管、出水阀组成,虹吸管安装在浮体上,虹吸管一端插入液体内,另一端伸出排水调节器与外部的软管连接,通过调节机构调节软管的出水口上下移动,以调节出水口与排水调节器内液位的高度差,实现对软管出水口滴水速度的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内滴式的水上漂滴灌装置,包括用于盛放液体的盛水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盛水容器内设有接水腔、调节机构、液体输送管道和漂浮于液面上的浮体,所述调节机构和接水腔设置在浮体上随浮体上下浮动,所述液体输送管道上设有进水管口和出水管口,液体输送管道的进水管口与盛水容器内连通,且进水管口低于盛水容器内液体的液面,所述液体输送管道的出水管口位于接水腔内与接水腔连通,并且出水管口设置于调节机构上,所述调节机构能调节出水管口升降以改变出水管口与盛水容器内液面的高度差,所述液体输送管道用于将盛水容器内的液体输送至接水腔内,所述接水腔上设有供接水腔内的液体流出的第一出口,所述盛水容器上设有第二出口,所述第一出口通过连接软管与第二出口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滴式的水上漂滴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输送管道包括U型管和套管,所述套管为底部封堵且上端具有开口的储水容腔,所述套管位于接水腔内且能相对接水腔上下移动,所述U型管与接水腔相固定,U型管的一端管口与盛水容器内连通作为进水管口,U型管的另一端管口插入套管中,所述套管连接调节机构,并由调节机构调节相对接水腔升降,所述套管上方的开口作为出水管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滴式的水上漂滴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体包括控制浮体和承重浮体,所述控制浮体和承重浮体互相独立且均漂浮在液面上,所述调节机构设置于控制浮体上,所述接水腔设置于承重浮体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滴式的水上漂滴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闭的储气腔,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杠杆和倒扣在盛水容器的液体中的气动杯,气动杯具有向下的开口,液体封堵气动杯下方开口以形成内部封闭的气腔,所述杠杆的中部与控制浮体转动相连,出水管口设置于杠杆的一端,杠杆的另一端连接气动杯,所述储气腔连接有导气管,导气管的通气口伸入气动杯内的气腔中连通储气腔和气腔,温度升高或降低时气动杯和储气腔内气体膨胀或收缩,使气动杯相对盛水容器的液面上升或下降,所述气动杯升降时带动杠杆上下摆动,以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硕宇蔡春良周夏赛
申请(专利权)人:蔡春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