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场地修复治理技术一体化组合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33166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9: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土壤修复治理领域,公开了一种场地修复治理技术一体化组合方法。包括:识别“污染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场地修复治理技术一体化组合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土壤修复治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场地修复治理技术一体化组合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污染源控制

过程阻断

原位修复”技术组合,是国内外污染场地修复治理的推荐模式。然而,现有污染场地的修复治理技术不下数十种,技术筛选随意性和组合盲目性问题,往往导致场地修复投入比不合理和二次污染现象频发。
[0003]我国通过技术目录和技术指南以及技术导则,列出了多余种土壤和地下水修复技术及其筛选原则和方法。并且指导性给出了土壤和地下水修复治理技术的常用筛选方法,包括对比分析、矩阵评分和类比等。国内外相关研究也建立的相关筛选体系则,如:利用决策支持系统,形成基于矩阵的,或基于人工智能的,或基于多目标的决策筛选方法。而上述的一些技术一定程度上有效约束了技术筛选的随意性。
[0004]然而,现有技术实际上主要从污染物类型、地层岩性条件对技术作排除筛选,对治理技术空间组合关系界定模糊,技术筛选随意性和组合盲目性问题仍存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场地修复治理技术一体化组合方法,解决了对治理技术空间组合关系界定模糊、场地修复治理技术筛选组合的随意性和盲目性的问题。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场地修复治理技术一体化组合方法,包括:
[0008]获取污染场地信息,以形成污染水文地概念模型,并根据模型识别污染源

污染羽

潜在污染区及污染途径;
[0009]根据模型判断区分场地污染源和地下水污染源,依据需要分析确定污染场地治理措施及实施位置;
[0010]对确定的污染场地治理措施,搜集、构建治理技术分类清单;
[0011]利用对治理技术分类的评价,建立技术、环境和社会指标评分标准,并对所述污染场地治理措施各项技术进行评分排序;
[0012]选择各项技术中得分高的技术,并判断各技术组合间的兼容性,若兼容,则该技术组合为最佳方案,若不兼容,则重新进行筛选。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污染场地信息包括:地层、岩性、水位、污染物浓度以及相态。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污染水文地概念模型通过采用累积概率统计方法,分析污染物浓度的分布规律,绘制场地水文地质图和污染空间分布图,从而叠加形成模型。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污染场地治理措施包括:源控制、过程阻断及污染羽原位修复;在治理措施中,需对污染物进行自然衰减监控。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治理技术分类清单包括可用修复技术和辅助技术;
[0017]所述可用修复技术包括:对所述源控制的场地污染源采用制度控制、风险监测或应急处置;对所述源控制的下水污染源采用源区自然消除、土壤气相抽提、多相抽提、抽出

处理、土壤增溶、原位热脱附或玻璃化固定;
[0018]对所述过程阻断采用阻隔墙、拦截沟、可渗透反应墙或水动力控制;
[0019]对所述污染羽原位修复采用监控自然衰减、土壤气相抽提、多相抽提、抽出

处理、土壤增溶、原位热脱附、玻璃化固定、生物通风、强化生物修复、植物修复、化学氧化、曝气或井内吹脱;
[0020]所述辅助技术为采用压裂或定向井。
[002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技术指标包括:污染物性质、地层、岩性、污染层位和水位;所述环境指标主要考虑安全性、绿色性、可持续性和低耗性;所述社会指标主要考虑技术成熟度、技术复杂度、经济成本、时间周期。
[002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在判别所述技术指标评分为0时,则认为该技术不适用于该污染场地,不再进行后续评分。
[002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重新进行筛选包括:依次替换该不兼容技术所属分类中的次优技术进行兼容判断,直到相互兼容,并计算评分,以得到第一组合方案;
[0024]不替换不兼容技术,在该技术实施后,改变类别并对各技术重新评分,以得到第二组合方案;
[0025]对所述第一组合方案和第二组合方案所计算的得分进行比较,取分值高为最佳方案。
[0026]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7]1、在技术筛选中,考虑了污染时空分布特征和污染运移过程,以明确的污染源、污染羽与潜在受体的空间位置及其关系为前提条件,同一修复技术在不同污染区域或不同修复环节赋予不同的评价标准。通过对上述污染分区特征进行针对性的确定,以及具有适用的多个不同的评分标准,使得污染场地修复彻底。
[0028]2、在技术优选组合中,进行了所选技术的兼容性评估,并对不兼容情形设计了动态调整评分及重新筛选方案。提高了整个修复组合方案的兼容性,实现了修复方案一体化。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0030]图2a为本专利技术的污染场地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平面示意图。
[0031]图2b为本专利技术中图2a的A

A

剖面示意图。
[0032]图2c为本专利技术中图2a的B

B

剖面示意图。
[0033]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石化类场地污染防治技术清单示意图。
[0034]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筛选决策支持系统模型示意图。
[0035]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石化类场地污染防治技术技术适用性评分表示意图。
[0036]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石化类场地污染防治技术环境性指标含义及其评分标准示意图。
[0037]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石化类场地污染防治技术环境性指标评分表示意图。
[0038]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石化类场地污染防治技术社会性指标含义及其评分标准示意图。
[0039]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石化类场地污染防治技术社会性指标评分表示意图。
[0040]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石化类场地污染防治技术排序结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1]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42]实施例一
[0043]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场地修复治理技术一体化组合方法,包括:
[0044]S100、获取污染场地信息,以形成污染水文地概念模型,并根据模型识别污染源

污染羽

潜在污染区及污染途径。
[0045]具体地,污染场地信息的获取可以从地层、岩性、水位、污染物浓度以及相态和水文地质及污染相关资料。通过采用累积概率统计方法,分析污染物浓度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场地修复治理技术一体化组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污染场地信息,以形成污染水文地概念模型,并根据模型识别污染源

污染羽

潜在污染区及污染途径;根据模型判断区分场地污染源和地下水污染源,依据需要分析确定污染场地治理措施及实施位置;对确定的污染场地治理措施,搜集、构建治理技术分类清单;利用对治理技术分类的评价,建立技术、环境和社会指标评分标准,并对所述污染场地治理措施各项技术进行评分排序;选择各项技术中得分高的技术,并判断各技术组合间的兼容性,若兼容,则该技术组合为最佳方案,若不兼容,则重新进行筛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场地修复治理技术一体化组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染场地信息包括:地层、岩性、水位、污染物浓度以及相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场地修复治理技术一体化组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染水文地概念模型通过采用累积概率统计方法,分析污染物浓度的分布规律,绘制场地水文地质图和污染空间分布图,从而叠加形成模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场地修复治理技术一体化组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染场地治理措施包括:源控制、过程阻断及污染羽原位修复;在治理措施中,需对污染物进行自然衰减监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场地修复治理技术一体化组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理技术分类清单包括可用修复技术和辅助技术;所述可用修复技术包括:对所述源控制的场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彩娟王洪涛张莎史婵鲍亚宁张巍郑国玉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观复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