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用对接模块以及对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33112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9:13
本申请涉及一种通用对接模块,用于服务平台与第三方平台之间的对接,通用对接模块包括:功能入口码解析单元,从第三方平台接收服务入口码,基于服务入口码从配置库中获取配置信息;前端接入路由单元,从功能入口码解析单元接收配置信息,基于配置信息确定客户登录方式;后端接入路由单元,在确定客户登录后,从配置信息获取目标URL地址并跳转到与目标URL地址对应的目标服务界面;网关单元,从目标服务界面接收客户请求,根据配置信息进行安全验证以进行业务权限验证和场景信息检查,以及转发客户输入请求以进行业务逻辑处理。另外,本申请还涉及用于对接服务平台与第三方平台的方法、服务平台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服务平台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服务平台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用对接模块以及对接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服务平台与第三方平台之间的对接,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在服务平台与第三方平台之间进行对接的通用对接模块以及对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保险业务通常由售前和售后两部分组成,售前指购买保险,售后则指客户服务,包括保单查询、保全、理赔等服务。
[0003]随着保险业务模式的不断发展,保险公司的保险业务经常与第三方平台合作,客户可在合作的第三方平台购买保险公司的保险产品。客户通过第三方平台的引导流程到保险公司的保险服务平台操作服务;这种服务流程虽然实现了客户服务,但对客户体验不太友好,无法实现客户在哪投保在哪接受保险服务的一体化操作需求。
[0004]为了给客户提供便捷统一的客户服务入口和高效服务交互体验,需要将保险公司的保险服务平台的各个服务模块独立嵌入到第三方合作平台,实现第三方合作平台对接和统一的客户保险服务体验。
[0005]现有技术中的对接方案是第三方合作平台需要实现哪个服务,保险服务平台就拆解出这个服务模块,通过代码改造兼容第三方合作平台对接。具体来说,将保险公司的保险服务平台的服务拆分成一个个独立的保险服务功能模块,比如保单查询、退保、万能追加、在线回访等服务功能模块;第三方合作平台需要接入哪个服务,保险公司就改造相应的服务功能模块,兼容第三方合作平台。以在线回访服务功能模块为例,对接技术方案如下:第一步:确定登录方式、服务功能权限检查范围、第三方合作平台场景信息检查等功能逻辑;第二步:保险平服务台给第三方合作平台分配一个接入平台号,同时将该接入平台号加入保险服务平台的接入白名单;第三步:保险服务平台在线回访服务功能模块根据接入平台号调整客户登录单元,以便同时兼容保险服务平台登录和第三方合作平台客户登录,比如第三方合作平台客户登录需要客户填写五要素登录,即姓名、证件类型、证件号码、性别、出生日期;保险服务平台客户登录则只需手机号登录;此时需要兼容两种登录方式;第四步:保险服务平台在线回访服务功能模块调整服务功能权限检查范围,根据接入平台号约定的权限进行调整,比如从第三方合作A平台接入的在线回访的客户无需进行人脸识别,可直接进入在线回访界面;保险服务平台客户需要进行人脸识别才可进入在线回访界面。
[0006]第五步:保险服务平台在线回访服务功能模块增加检查接入的第三方合作平台的场景信息(例如,来自微信小程序、京东小程序、公众号等),如有缺失则进行阻断提示。
[0007]第六步:保险服务平台将在线回访模块的对接接口给第三方合作平台,接口内部包括接入平台号、在线回访目标URL地址、在线回访业务必传业务参数清单。
[0008]在线回访功能上线运行时,客户在第三方合作平台点击“在线回访”服务,通过平
台URL地址+目标服务功能URL(即,认证的平台URL地址(例如保险服务平台的最高域名)+目标服务功能URL(具体功能的URL))、通用参数(来自哪个互联网平台,如公众号,小程序等)、业务参数(保单号)等信息跳转到保险服务平台的在线回访服务模块中,在线回访功能模块依次进入登录模块单元、业务权限控制单元、场景信息检查单元、业务逻辑处理单元以实现回访功能。
[0009]现有技术方案中存在几个明显的缺点,如下:1.每次对接客户服务功能都需要改造代码,且都是重复性工作,工作量大且对接效率低,没有统一的规则,容易出错;2.每个服务功能的目标URL地址和业务参数都是显式传递,暴露的信息比较多,导致不安全,而且容易超出浏览器缓存长度,并且可扩展性差;3.目标URL地址切换成本过高,当保险服务平台中特定的目标服务功能进行服务器迁移或者URL域名迁移时,需要通知所有接入的第三方合作平台在同一时间段内进行目标URL更换,这个过程会产生大量的沟通工作量,也容易出现各第三方平台执行不到位的情况,导致保险服务功能对接出现异常,客户体验度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如下:1.避免开发人员对每个服务功能模块进行重复性的改造开发,简化整个架构;2.避免暴露每个服务功能模块的目标URL地址、通用参数和业务参数,减少沟通量,提高技术对接效率。
[0011]为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申请的一方面,提出了一种通用对接模块,用于服务平台与第三方平台之间的对接,所述通用对接模块包括:功能入口码解析单元,被配置为:从所述第三方平台接收服务入口码,基于所述服务入口码从配置库中获取配置信息;前端接入路由单元,被配置为:从所述功能入口码解析单元接收所述配置信息,基于所述配置信息确定客户登录方式;后端接入路由单元,被配置为:在确定客户登录后,从所述配置信息获取目标URL地址并跳转到与目标URL地址对应的目标服务界面;网关单元,被配置为:从所述目标服务界面接收客户请求,根据所述配置信息进行安全验证以进行业务权限验证和场景信息检查,以及转发所述客户输入请求以进行业务逻辑处理。
[0012]其中所述配置信息包括目标服务功能信息、场景信息、业务权限信息和外观信息,所述目标服务功能信息中包括所述目标URL地址,所述前端接入路由单元还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外观信息而弹出不同的登录界面用于客户登录。
[0013]其中所述后端接入路由单元还被配置为:执行安全检查,确定登录信息是否符合服务平台要求,如果安全检查通过,则从所述配置信息中获取场景信息和业务权限;如果安全检查未通过,则通知所述前端接入路由单元根据所述外观信息而弹出不同的登录界面用于客户登录。
[0014]其中所述业务权限验证包括客户人脸识别验证,并且场景信息检查包括第三方平台技术检查。
[0015]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还提出了一种用于对接服务平台与第三方平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由功能入口码解析单元从所述第三方平台接收服务入口码,基于所述服务入口码从配置库中获取配置信息;由前端接入路由单元从所述功能入口码解析单元接收所述配置信息,基于所述配置信息确定客户登录方式;由后端接入路由单元在确定客户登录后从所述配置信息获取目标URL地址并跳转到与目标URL地址对应的目标服务界面;以及由网关单元从所述目标服务界面接收客户请求,根据所述配置信息进行安全验证以进行业务权限验证和场景信息检查,以及转发所述客户输入请求以进行业务逻辑处理。
[0016]另外,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服务平台,包括上面提到的通用对接模块。而且本申请提出了一种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其上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在由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
附图说明
[0017]附图示出了本公开的各方面的各种示例,并且它们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本
内的技术人员明白,附图所示的特定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并且它们无意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应该认识到,在某些示例中的一个元件也可以被设计为多个元件,或者多个元件也可以被设计为一个元件。在某些示例中,被示出为另一个元件的内部部件的元件也可以被实现为该另一个元件的外部部件,反之亦然。
[0018]图1示出了根据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用对接模块,用于服务平台与第三方平台之间的对接,所述通用对接模块包括:功能入口码解析单元,被配置为:从所述第三方平台接收服务入口码,基于所述服务入口码从配置库中获取配置信息;前端接入路由单元,被配置为:从所述功能入口码解析单元接收所述配置信息,基于所述配置信息确定客户登录方式;后端接入路由单元,被配置为:在确定客户登录后,从所述配置信息获取目标URL地址并跳转到与目标URL地址对应的目标服务界面;网关单元,被配置为:从所述目标服务界面接收客户请求,根据所述配置信息进行安全验证以进行业务权限验证和场景信息检查,以及转发所述客户输入请求以进行业务逻辑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对接模块,其中所述配置信息包括目标服务功能信息、场景信息、业务权限信息和外观信息,所述目标服务功能信息中包括所述目标URL地址,所述前端接入路由单元还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外观信息而弹出不同的登录界面用于客户登录。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用对接模块,其中所述后端接入路由单元还被配置为:执行安全检查,确定登录信息是否符合服务平台要求,如果安全检查通过,则从所述配置信息中获取场景信息和业务权限;如果安全检查未通过,则通知所述前端接入路由单元根据所述外观信息而弹出不同的登录界面用于客户登录。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用对接模块,其中所述业务权限验证包括客户人脸识别验证,并且场景信息检查包括第三方平台技术检查。5.用于对接服务平台与第三方平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由功能入口码解析单元从所述第三方平台接收服务入口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家辉
申请(专利权)人:大家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