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天然非河泥莨纱绸涂层制剂及莨纱绸涂层工业化加工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2934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9: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经典纺织品加工领域,涉及一种纯天然非河泥莨纱绸涂层制剂及莨纱绸涂层的工业化加工方法。纯天然非河泥莨纱绸涂层制剂的成分如下:腐殖酸、富里酸、明矾、绿矾、植酸钠、淀粉、卡拉胶和水。利用辊式涂布机将涂层制剂涂于晒莨后织物的深色面,于设定环境条件下静置3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纯天然非河泥莨纱绸涂层制剂及莨纱绸涂层工业化加工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品加工领域,涉及一种纯天然非河泥莨纱绸涂层制剂及莨纱绸涂层的工业化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莨纱绸是一种我国特有的、拥有特殊织物风格及穿着舒适性的天然涂层丝绸产品,其手感滑软挺括,透湿透气性好,织物色牢度高。莨纱绸的加工工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依靠全天然原料及手工工艺加工而成,但只能在佛山顺德等极少数地区生产,主要原因之一是加工莨纱绸黑色涂层所需的河泥原料十分特殊,其主要成分和性质与其他地区的河泥不同。莨纱绸成衣后穿着凉爽舒适,十分适合夏季服用。莨纱绸特殊的织物风格和性能源于其特殊的加工方式,即:丝织物先经过反复的浸染薯莨染液及在阳光下曝晒后,此步骤所得物命名为晒莨后织物(一般晒莨后织物厚度为0.2~1.2mm),其颜色为深棕红色(如图1的左图所示);然后在晒莨后织物的深色面涂上河塘底泥,待充分反应后洗掉浮泥,其织物表面形成一层黑亮的纯天然的涂层(如图1的右图所示)。
[0003]目前,随着多年来持续的挖泥制绸,莨纱绸加工地满足加工要求的河塘底泥资源越发紧张。依赖于天然河泥资源以及落后的生产方式不符合现代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的理念和消费需求。因此,行业亟需天然的、有效的涂层制剂来满足莨纱绸的可持续生产。
[0004]目前关于莨纱绸涂层制备方法的报道较少,主要有涂泥法(专利CN102733182B)、表面化学聚合法(专利CN 114892398 A)及化工产品印花法,这些方法要么没能摆脱依赖于河泥的局限,要么大量使用化工合成产品,改变了莨纱绸“纯天然”、“健康”、“环保”的特性,难以被消费者接受。莨纱绸涂层不仅纯天然,具有乌黑亮丽的特征,而且水洗牢度高,这对替代河泥的涂层制剂的性质有很高的要求,尤其是“纯天然”这一要求,是产业界和消费者判定莨纱绸真假的基本条件。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纯天然非河泥莨纱绸涂层制剂及涂层加工方法。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纯天然非河泥莨纱绸涂层制剂,其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
[0007][0008]余量为水。
[0009]说明:明矾和绿矾是矿物盐;淀粉和卡拉胶是成型剂。腐殖酸和富里酸可来源于风化煤、褐煤、泥炭、土壤、堆肥等,此为常识。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纯天然非河泥莨纱绸涂层制剂的改进:
[0011]所述腐殖酸的平均分子量为5kDa~30kDa(利用凝胶渗透色谱法测试);
[0012]将所述腐殖酸配制成0.10mg/mL浓度的水溶液,在253nm与203nm处的吸光度分别记为腐A
253
、腐A
203
,腐A
253
/腐A
203
=1.58~1.68;即,腐殖酸需含有丰富的酚羟基和羧基等含氧基团。
[0013]腐殖酸的腐A
253
与其浓度(mg/mL)比值为11.0~15.0;即,所述腐殖酸需具有较高的芳香化程度。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纯天然非河泥莨纱绸涂层制剂的进一步改进:
[0015]富里酸的平均分子量为0.5kDa~2kDa(利用凝胶渗透色谱法测试)。
[0016]将所述富里酸配制成0.10mg/mL浓度的水溶液,在253nm和203nm处的吸光度分别记为富A
253
、富A
203
,富A
253
/富A
203
=0.40~0.60;即,富里酸需含有丰富的酚羟基和羧基等含氧基团。
[0017]富里酸的富A
253
与其浓度(mg/mL)的比值为11.5~14.5;即,富里酸需具有较高的芳香化程度。
[0018]本专利技术还同时提供了一种莨纱绸涂层的加工方法,利用上述纯天然非河泥莨纱绸涂层制剂,包括以下步骤:
[0019]将涂层制剂(纯天然非河泥莨纱绸涂层制剂)的成分溶解、搅拌均匀、待完全糊化后,利用辊式涂布机将涂层制剂涂于晒莨后织物的深色面,于设定环境条件下静置30
±
5min,然后用水洗去除未与晒莨后织物结合(即未发生反应)的制剂,得到涂层织物。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莨纱绸涂层的加工方法的改进:莨纱绸涂层加工方法中,涂层制剂:晒莨后织物=2:1~10:1的质量比。
[002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莨纱绸涂层的加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莨纱绸涂层加工方法中的设定环境条件为:环境温度20~70℃,环境相对湿度60~95%。
[0022]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利用结构和性质类似于莨纱绸生产用河泥有效成分的天然工业化产品,使用本专利技术特定的配方,使涂层制剂具备莨纱绸生产用河泥的理化学性质。而后,本专利技术再利用相应的工业化生产设备和工艺加工出类似全手工莨纱绸性状的产品。
[0023]本专利技术在专利技术过程中充分考虑了以下内容:
[0024]要达到在晒莨后织物表面形成乌黑亮丽、且具有高水洗牢度涂层的目的,首先需要选用类似于手工莨纱绸生产用“乌泥”有效成分的制剂,即腐殖酸。由于腐殖酸是一大类产品,来源广泛,性质差异极大。腐殖酸的分子量及芳香化程度决定了其“黑亮”的程度,而腐殖酸结构上的羟基和羧基等活性基团决定了其形成胶体的能力及与织物表面结合的牢度,即在织物表面形成牢固涂层的能力。富里酸的来源与腐殖酸类似,其颜色较浅,主要起到将腐殖酸粘合成团粒的作用,而矿物盐则通过螯合作用起到将腐殖酸、富里酸及织物固结成一体的作用,是提升涂层牢度的关键。另外,还需成型剂,便于机器设备将以上有效成分通过刮涂、辊涂等加工方式整理到织物表面。
[0025]本专利技术通过选用合适来源、结构和配比的腐殖酸、富里酸及矿物盐和成型剂,通过一定的后整理方法,实现利用纯天然、非河泥复配制剂制备出类似于传统工艺莨纱绸的产品。
[00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积极效果:
[0027]其一,利用结构和性质类似于莨纱绸生产用河泥的天然工业化产品配制获得涂层制剂,原料纯天然,克服了目前业界大量使用化工合成产品加工成的“仿品”的本质缺陷;
[0028]其二,本涂层制剂的化学反应性质类似于天然河泥,加工获得的莨纱绸涂层乌黑亮丽,表面效果类似于传统涂河泥加工生产的莨纱绸产品。
[0029]其三,本涂层制剂的成分来源广泛,价格便宜,更重要的是其不局限于河泥,摆脱了莨纱绸生产的地域和资源局限性。
[0030]综上,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替代传统莨纱绸生产用河泥的涂层制剂配方,其由天然的或源于天然产物的市售产品组成。通过选用合适关键组分
‑‑‑
腐殖酸、富里酸,以本专利技术特定的配方和相应的工艺条件进行加工,可得到风格和品质类似于传统莨纱绸的产品。
附图说明
[0031]图1为晒莨后织物(彩色图中显示为深棕红色)及涂河泥加工的传统莨纱绸产品(彩色图中显示为黑色)。
[0032]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加工前后及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纯天然非河泥莨纱绸涂层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腐殖酸
ꢀꢀꢀ
5.0%~16.0%富里酸
ꢀꢀꢀ
2.0%~8.0%明矾
ꢀꢀꢀꢀꢀ
0.02%~0.2%绿矾
ꢀꢀꢀꢀꢀ
0.02%~0.2%植酸钠
ꢀꢀꢀ
0.5%~5.0%淀粉
ꢀꢀꢀꢀꢀ
15.0%~25.0%卡拉胶
ꢀꢀꢀ
0.5%~5.0%余量为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纯天然非河泥莨纱绸涂层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腐殖酸的平均分子量为5kDa~30kDa。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纯天然非河泥莨纱绸涂层制剂,其特征在于:将所述腐殖酸配制成0.10mg/mL浓度的水溶液,在253nm与203nm处的吸光度分别记为腐A
253
、腐A
203
,腐A
253
/腐A
203
=1.58~1.68。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纯天然非河泥莨纱绸涂层制剂,其特征在于:腐殖酸的腐A
253
与其浓度(mg/mL)比值为11.0~15.0。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纯天然非河泥莨纱绸涂层制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明波周文龙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