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料电池发动机的阳极排气阀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32687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9: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发动机的阳极排气阀控制方法,属于燃料电池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未能有效评估质子交换膜的氮气渗透速率用于排气开启策略的问题。该方法包括:S1.获取燃料电池总运行时长,得出电堆内质子交换膜的氮气渗透系数;S2.获取电堆的阴极侧和阳极侧尾气各自的流量、温度、压力和湿度,结合氮气渗透系数得出电堆的阳极侧氮气累积浓度;S3.识别上述氮气累积浓度是否超过阈值,如果是,开启阳极排气阀,执行步骤S4,否则,返回步骤S1;S4.获取电堆阳极排气阀前后端的气体压力,得出电堆阳极的气体流通量,识别该气体流通量大于氮气累积浓度时,关闭阳极排气阀并执行步骤S1,否则,维持阳极排气阀的状态不变。维持阳极排气阀的状态不变。维持阳极排气阀的状态不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燃料电池发动机的阳极排气阀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燃料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燃料电池发动机的阳极排气阀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燃料电池发动机供氢系统通常采用氢气循环模式。在氢气循环过程中,阴极空气中的氮气和水蒸气透过质子交换膜会扩散到阳极,燃料电池长时间运行后会引起氢气分压降低,局部氢气饥饿造成电堆电压下降,甚至引起膜电极的电化学腐蚀,导致电堆性能发生不可逆下降。因此,在运行过程中需要间歇性打开排气阀吹扫,排出阳极的杂质、氮气和水。
[0003]目前,发动机排气阀的开启策略多为固定时间周期策略,例如4s为周期,每个周期内开启1s,没有考虑到随着燃料电池长时间运行而引起的膜渗透特性变化,以及电堆性能变化等带来的气体渗透速率变化。
[0004]申请号为CN202211235770.5的中国专利通过电压的下降阈值或者电压的分散程度来判断氮气的累积程度,从而控制排气阀开启,排出系统内累积的氮气。但单片电压的判断容易造成误判,控制效果不佳。
[0005]申请号为CN201710992471.9的中国专利通过神经网络的算法,预估下一周期的氮气浓度,来调节排气阀的开启频次,但没有负向的反馈作为判断基准或用来修正判断,也容易造成误判,同时模型中没有考虑到温度、压力等多种因素对于氮气渗透和氮气积累的影响。
[0006]申请号为CN200810144696.X的中国专利通过控制排气阀的流通流量和期望流量来进行排气阀开启策略,避免了氢气的浪费,但对于排气阀的启动策略没有详细的阐述,还在研究阶段。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鉴于上述的分析,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燃料电池发动机的阳极排气阀控制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未能有效评估质子交换膜的氮气渗透速率用于排气开启策略的问题。
[0008]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发动机的阳极排气阀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9]S1.获取环境温度T
amb
、燃料电池总运行时长t

,输入预先标定好的氮气扩散模型中,得出电堆内质子交换膜的氮气渗透系数;
[0010]S2.分别获取当前时刻电堆的阴极侧和阳极侧尾气各自的流量、温度、压力和湿度,结合氮气渗透系数得出电堆的阳极侧氮气累积浓度;
[0011]S3.识别上述阳极侧氮气累积浓度是否超过设定浓度阈值,如果是,开启阳极排气阀,并执行步骤S4,否则,返回执行步骤S1;
[0012]S4.分别获取电堆阳极排气阀前后端的气体压力,进而得出电堆阳极的气体流通
量,识别该气体流通量是否大于阳极侧氮气累积浓度,如果是,关闭阳极排气阀并执行步骤S1,否则,维持阳极排气阀的状态不变。
[0013]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通过质子交换膜的氮气渗透系数评估质子交换膜的氮气渗透速率,并作为阳极排气阀开启的决策依据,能够精确地控制燃料电池发动机阳极排气阀的开启和关闭。随着燃料电池发动机的长时间运行,膜的渗透速率会产生偏移,导致氮气的渗透速率和累积速率产生变化,基于该策略,可实现较长时间尺度上的动态调节。
[0014]基于上述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步骤S1通过下面公式中的氮气扩散模型得出电堆内质子交换膜的氮气渗透系数λ:
[0015][0016]其中,
[0017][0018]t的范围为0

t

,式中,κ为膜电极随时间维度的变化系数,为阳极侧的氮气摩尔分数,t为时间,为氮气常数,T为电堆正常运行温度,P
a
为阳极侧氢气尾气压力,S为电堆的单电池有效面积,V为电堆阳极的腔体容积,P
c
为阴极侧空气尾气压力,E
N2
为氮气的焓值,ξ为膜中水含量,V
d
为干膜的体积,V
w
为湿膜的体积。
[0019]进一步,步骤S2进一步包括:
[0020]S21.获取当前时刻电堆的阴极侧空气尾气的流量、温度、压力和湿度;
[0021]S22.获取当前时刻电堆的阳极侧氢气尾气的流量、温度、压力和湿度;
[0022]S23.将上述阴极侧空气尾气的流量、温度、压力和湿度,阳极侧氢气尾气的流量、温度、压力和湿度,以及氮气渗透系数一起输入事先标定好的氮气累积浓度物理模型中,得出电堆阳极侧的氮气累积浓度
[0023]进一步,步骤S23中的氮气累积浓度物理模型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或者,采用下面公式的模型:
[0024][0025]式中,T

为当前时刻电堆温度,t
当前
为从燃料电池发动机开机起计时到当前时刻的时间。
[0026]进一步,步骤S4进一步包括:
[0027]S41.定时分别获取电堆阳极排气阀前端进口处的气体压力P1、后端出口处的气体压力P2;
[0028]S42.将上述气体压力P1、P2输入事先标定好的气体流通量物理模型中,得出电堆阳极的气体流通量Q;
[0029]S43.识别上述气体流通量Q是否大于阳极侧氮气累积浓度如果是,关闭阳极排气阀,并执行步骤S1,否则,维持阳极排气阀的开启状态不变,继续下一周期的步骤S41~S43识别。
[0030]进一步,步骤S42中的气体流通量物理模型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或者,采用下面公式的模型:
[0031][0032]式中,d为排气阀口径,为氮气的分子质量。
[0033]进一步,该方法在步骤S1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
[0034]S0.识别到燃料电池发动机的系统离散程度大于阈值后,启动阳极排气阀执行排气操作。
[0035]进一步,步骤S0进一步包括:
[0036]S01.获取燃料电池的所有单片电压;
[0037]S02.识别是否存在燃料电池的任一单片电压小于电压阈值;如果是,启动阳极排气阀执行排气操作后,再次执行步骤S01;否则,执行步骤S03;
[0038]S03.获取所有单片电压构成的数据集的离散程度;
[0039]S04.识别该离散程度是否超过阈值;如果是,启动阳极排气阀执行排气操作后,再次执行步骤S01;否则,执行步骤S1。
[0040]进一步,在阳极排气阀的前端进口处管道内壁上布设氮气浓度传感器,用于直接采集阳极侧氮气累积浓度,作为补充数据;并且,该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0041]S5.识别氮气浓度传感器数据超过设定浓度阈值,启动阳极排气阀执行排气操作,并执行步骤S4。
[0042]进一步,在阳极排气阀的前端进口处或后端出口处管道内壁上布设气体流量传感器,用于直接采集电堆阳极的气体流通量,作为补充数据;并且,该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0043]S6.识别气体流量传感器数据是否大于阳极侧氮气累积浓度,如果是,关闭阳极排气阀并执行步骤S1,否则,维持阳极排气阀的状态不变。
[004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至少可实现如下有益效果之一: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料电池发动机的阳极排气阀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获取环境温度T
amb
、燃料电池总运行时长t

,输入预先标定好的氮气扩散模型中,得出电堆内质子交换膜的氮气渗透系数;S2.分别获取当前时刻电堆的阴极侧和阳极侧尾气各自的流量、温度、压力和湿度,结合氮气渗透系数得出电堆的阳极侧氮气累积浓度;S3.识别上述阳极侧氮气累积浓度是否超过设定浓度阈值,如果是,开启阳极排气阀,并执行步骤S4,否则,返回执行步骤S1;S4.分别获取电堆阳极排气阀前后端的气体压力,进而得出电堆阳极的气体流通量,识别该气体流通量是否大于阳极侧氮气累积浓度,如果是,关闭阳极排气阀并执行步骤S1,否则,维持阳极排气阀的状态不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发动机的阳极排气阀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通过下面公式中的氮气扩散模型得出电堆内质子交换膜的氮气渗透系数λ:其中,其中,t的范围为0

t

式中,κ为膜电极随时间维度的变化系数,为阳极侧的氮气摩尔分数,t为时间,为氮气常数,T为电堆正常运行温度,P
a
为阳极侧氢气尾气压力,S为电堆的单电池有效面积,V为电堆阳极的腔体容积,P
c
为阴极侧空气尾气压力,E
N2
为氮气的焓值,ξ为膜中水含量,V
d
为干膜的体积,V
w
为湿膜的体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料电池发动机的阳极排气阀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进一步包括:S21.获取当前时刻电堆的阴极侧空气尾气的流量、温度、压力和湿度;S22.获取当前时刻电堆的阳极侧氢气尾气的流量、温度、压力和湿度;S23.将上述阴极侧空气尾气的流量、温度、压力和湿度,阳极侧氢气尾气的流量、温度、压力和湿度,以及氮气渗透系数一起输入事先标定好的氮气累积浓度物理模型中,得出电堆阳极侧的氮气累积浓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料电池发动机的阳极排气阀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3中的氮气累积浓度物理模型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或者,采用下面公式的模型:式中,T

为当前时刻电堆温度,t
当前
为从燃料电池发动机开机起计时到当前时刻的时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鑫源刘然赵兴旺周宝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