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安装和拆卸的吊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2636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9:09
本申请涉及吊顶施工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便于安装和拆卸的吊顶结构,包括主龙骨、副龙骨以及吊顶板,还包括对应各副龙骨安装于吊顶板上的多组安装座,各安装座和吊顶板之间均设置有快速连接结构,各安装座内均设置有用于将吊顶板快速固定于对应副龙骨上的多组快速锁紧机构,快速锁紧机构能够实现吊顶板与对应副龙骨之间的快速连接和拆卸。本申请中的吊顶板为一整块,在安装整块吊顶板时,先将各安装座固定在吊顶板的对应位置,然后将吊顶板与副龙骨对准,向上推动和按压吊顶板即可完成对吊顶板的固定安装。当需要对吊顶板进行拆卸时,仅需继续向上按压吊顶板,即可将吊顶板快速取下。速取下。速取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安装和拆卸的吊顶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吊顶施工
,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安装和拆卸的吊顶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吊顶是指房屋居住环境的顶部装修的一种装饰,具有保温,隔热,隔声,吸声的作用,也是电气、通风空调、通信和防火、报警管线设备等工程的隐蔽层。简单的说,吊顶就是指天花板的装饰,是室内装饰的重要部分之一。
[0003]家装吊顶结构中,常采用轻钢龙骨对吊顶板进行安装和固定,轻钢龙骨包括主龙骨和副龙骨,主龙骨通过吊杆安装在天花板上,副龙骨通过连接件安装在主龙骨下方,吊顶板卡接安装在相邻副龙骨之间。
[0004]针对上述中的吊顶安装技术,存在以下缺陷:第一:当安装好主龙骨和副龙骨后,需要将多块吊顶板依次卡接安装在相邻两根副龙骨之间,安装过程较为繁复;第二:受到安装工艺和装修师傅安装技术的影响,安装后的各块吊顶板无法保证均位于同一平面上,不在同一平面上的各块吊顶板之间高低错落,严重影响了施工的美观度和吊顶的一体性;第三:由于吊顶板是通过卡接的方式安装在相邻两副龙骨之间,且安装完成后的相邻吊顶板之间的间隙较小,当其中一块吊顶板后期出现损坏需要更换时,维修人员很难快速将吊顶板快速拆下进行更换,通常都是采用暴力拆除的方式,这种拆除方式不仅会对相邻吊顶板的稳定性造成影响,同时也会对主龙骨和副龙骨的安装稳定性造成影响。
[0005]综上所述,需要对上述中的吊顶安装结构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更加方便的实现吊顶板的安装和拆卸,本申请提供一种便于安装和拆卸的吊顶结构。
[0007]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便于安装和拆卸的吊顶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安装和拆卸的吊顶结构,包括主龙骨、副龙骨以及吊顶板,还包括对应各所述副龙骨安装于所述吊顶板上的多组安装座,各所述安装座和所述吊顶板之间均设置有快速连接结构,各所述安装座内均设置有用于将所述吊顶板快速固定于对应所述副龙骨上的多组快速锁紧机构,所述快速锁紧机构能够实现所述吊顶板与对应所述副龙骨之间的快速连接和拆卸。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吊顶板为一整块,在安装整块吊顶板时,先通过快速连接结构将各安装座固定安装在吊顶板上的对应位置,然后将吊顶板与副龙骨对准,向上推动和按压吊顶板,快速锁紧机构将固定座与对应的副龙骨快速锁紧固定,从而完成对吊顶板的固定安装。
[0009]当因故障需要维修或者需要对吊顶板上方的电气设备进行维护时,仅需继续向上
按压吊顶板,当按压的力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快速锁紧机构解锁,即可将吊顶板快速取下。
[0010]本申请中的吊顶板是一块整板,安装后的一体性高,更为美观,在安装和拆卸吊顶板时不需要重复对吊顶板进行卡接固定,大幅度降低施工人员的繁复操作,且方便对吊顶板进行拆修,易于维护操作。
[0011]可选的,所述快速连接结构包括开设于所述吊顶板内的多个容纳槽以及活动卡接于所述安装座上的卡接件,所述卡接件能够伸进所述容纳槽中并实现转动卡接。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安装座固定安装在吊顶板上时,将卡接件插接进容纳槽中,转动卡接件,使卡接件的端部卡合在容纳槽中,从而实现对安装座的安装固定。
[0013]可选的,所述卡接件的端部设置有方便旋拧的旋拧部。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拧部能够使施工人员更加方便对卡接件进行卡接固定,使安装座的安装更加便捷。
[0015]可选的,所述容纳槽的内腔高度沿所述卡接件的转动方向逐渐变窄。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接件在容纳槽中转动的过程中,越转动卡接件,卡接件的卡接固定越牢固。
[0017]可选的,所述安装座包括底座和固定于所述底座上的卡接座,两所述卡接座内均对称设置有一组所述快速锁紧机构。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称设置在卡接座内的两组快速锁紧机构能够更加稳定的实现吊顶板和对应副龙骨之间的连接固定,使吊顶板的安装更加牢固。
[0019]可选的,所述快速锁紧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卡接座内且与所述副龙骨相互卡接的卡接结构以及用于对所述卡接结构进行锁止和解锁的限位结构。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按压吊顶板时,快速锁紧机构中的卡接结构能够实现吊顶板和对应副龙骨之间的连接固定,而需要对吊顶板进行拆卸时,限位结构能够对卡接结构的卡接进行解锁,使得吊顶板能够快速从副龙骨上取下,便于快速对吊顶板进行拆卸维修。
[0021]可选的,所述卡接结构包括沿所述卡接座向所述底座延伸开设的滑道、部分滑动设置于所述滑道内的滑动块、弹性件以及转动安装于所述滑动块上的插杆,所述弹性件一端与所述滑动块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滑道的内壁连接,且所述滑动块于所述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向远离所述底座的方向移动;所述副龙骨上对应插杆开设有卡槽;当所述滑动块向靠近所述底座的方向移动时,所述插杆的端部伸出所述卡接座外并伸进所述卡槽内;当所述滑动块向远离所述底座的方向移动时,所述插杆的端部移出所述卡槽并收回所述卡接座内。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按压吊顶板时,副龙骨推动滑动块沿着滑道移动,滑动块移动带动插杆的端部转动,从而使插杆端部转出卡接座外,与卡槽相互插接配合,此时即可实现卡接座与对应副龙骨之间的连接固定,在重力作用下,吊顶板会有与副龙骨相脱离的趋势,但是由于限位结构的限位作用,插杆的端部会稳定的插接在对应的卡槽中,从而实现对吊顶板的稳定连接。
[0023]可选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转动在所述卡接座内的限位杆、开设在所述滑动块上的第一限位槽、第二限位槽以及第三限位槽;
所述第一限位槽的中间段与所述第三限位槽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三限位槽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限位槽的一端连通,且所述第三限位槽靠近所述第一限位槽中间段的端部高度高于所述第一限位槽的中间段,所述第三限位槽远离所述第一限位槽中间段的端部高度小于或等于与之连通的第二限位槽的端部高度;所述第一限位槽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限位槽远离第三限位槽的端部连通,且所述第一限位槽的端部高度高于所述第二限位槽的端部高度;所述限位杆的限位端能够沿着所述第一限位槽、第二限位槽以及第三限位槽依次滑动;所述第二限位槽的中部设置呈弯曲段,当所述卡接座与所述副龙骨相互卡接固定时,所述限位杆的限位端能够卡接于所述第二限位槽的弯曲段。
[00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吊顶板与副龙骨相互固定的过程中,副龙骨会推动滑动块,滑动块会使限位杆的限位端沿着第一限位槽向第二限位槽移动,当插杆插进卡槽内后,限位杆的限位端滑动到第二限位槽的弯曲段,此时限位杆的限位端对插杆的转动进行限位,使插杆能够稳定的插接在卡槽内,从而实现吊顶板和副龙骨之间的稳定连接;当需要拆卸吊顶板时,继续向上按压吊顶板,此时限位杆的限位端由第二限位槽滑动到第三限位槽中,在弹性件的拉力作用下,限位杆的限位端从第三限位槽中滑入第一限位槽中,此时限位杆的限位端不再对滑动块的移动进行限制,即可向下取下吊顶板,在取下的过程中,弹性件会拉动滑动块,使插杆的端部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安装和拆卸的吊顶结构,包括主龙骨(1)、副龙骨(2)以及吊顶板(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应各所述副龙骨(2)安装于所述吊顶板(3)上的多组安装座(4),各所述安装座(4)和所述吊顶板(3)之间均设置有快速连接结构(5),各所述安装座(4)内均设置有用于将所述吊顶板(3)快速固定于对应所述副龙骨(2)上的多组快速锁紧机构(6),所述快速锁紧机构(6)能够实现所述吊顶板(3)与对应所述副龙骨(2)之间的快速连接和拆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和拆卸的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连接结构(5)包括开设于所述吊顶板(3)内的多个容纳槽以及活动卡接于所述安装座(4)上的卡接件(51),所述卡接件(51)能够伸进所述容纳槽中并实现转动卡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和拆卸的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件(51)的端部设置有方便旋拧的旋拧部(513)。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和拆卸的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的内腔高度沿所述卡接件(51)的转动方向逐渐变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和拆卸的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4)包括底座(41)和固定于所述底座(41)上的卡接座(42),两所述卡接座(42)内均对称设置有一组所述快速锁紧机构(6)。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和拆卸的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锁紧机构(6)包括设置于所述卡接座(42)内且与所述副龙骨(2)相互卡接的卡接结构(61)以及用于对所述卡接结构(61)进行锁止和解锁的限位结构(62)。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和拆卸的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结构(61)包括沿所述卡接座(42)向所述底座(41)延伸开设的滑道(611)、部分滑动设置于所述滑道(611)内的滑动块(612)、弹性件(613)以及转动安装于所述滑动块(612)上的插杆(614),所述弹性件(613)一端与所述滑动块(61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滑道(611)的内壁连接,且所述滑动块(612)于所述弹性件(613)的弹力作用下向远离所述底座(41)的方向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牧笛室内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