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黏蛋白阿克曼氏菌在缓解和治疗精神类疾病中的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2536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9: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嗜黏蛋白阿克曼氏菌(Akkermansia municiphila)在制备缓解和/或治疗精神类疾病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嗜黏蛋白阿克曼氏菌,特别是保藏编号为CGMCC No.22793的嗜黏蛋白阿克曼氏菌AM06和CGMCC No.22794的嗜黏蛋白阿克曼氏菌AM02可通过改善行为学特征和神经元损伤,调控HPA轴和大脑皮层功能等,抑制精神症状的发作,且两者活性要明显优于标准菌株BA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嗜黏蛋白阿克曼氏菌在缓解和治疗精神类疾病中的用途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嗜黏蛋白阿克曼氏菌的应用技术,特别是嗜黏蛋白阿克曼氏菌在缓解和/或治疗精神类疾病中的新用途。

技术介绍

[0002]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焦虑症(anxiety disorder,AD)和强迫症(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OCD)是三种威胁人类精神健康的临床常见的精神疾病,占医学心理科门诊量的70%。目前,抑郁症、焦虑症和强迫症被认为与心理

社会

生物多种因素相关。
[0003]抑郁症是一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情感障碍性疾病,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是一种慢性精神疾病,具有患病率高、复发率高、自杀率高等特点,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同时抑郁症也造成了重大疾病负担,其高居精神疾病负担首位。
[0004]抑郁症是一种多因素疾病,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是遗传、心理、环境和生物等因素共同产生的结果。(1)社会和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是导致该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认为抑郁症具有个体易感因素和社会生活环境的心理应激性刺激因素的特点,自身原因(性格孤僻、适应性差、文化程度、年龄、不幸的遭遇等)、环境原因(家庭不和、气候恶劣等)、社会环境原因(生活压力、失业、就业压力、物理化学等)、心理素质原因(神经系统的发育和结构、神经系统的类型、对应激的耐受性等)等诸因素均为抑郁症发病的重要原因,同时,社会心理因素可能会影响遗传信息传递,引起染色体、基因的突变;另外,研究发现血缘关系越亲近,患病率越高,其遗传发病率约为35%。(2)甲胺类递质及其受体:有研究认为,患者脑内中枢、外周5

羟色胺(5

HT)、去甲肾上腺素(NE)等下降、缺乏等与抑郁症的发生有关,正常人体内色氨酸摄入不足,容易导致5

HT的不足,进而使患者产生抑郁,同时,脑中缺乏NE,下降中枢神经系统中NE含量,从而导致产生抑郁症。另外,增高脑中5

HT、NE受体敏感性也会导致抑郁症,通常抗抑郁药物会导致B

肾上腺素受体、5

HT2受体敏感性出现下调作用。(3)神经内分泌:神经内分泌在研究分泌中发现会导致抑郁症的产生,尤其是下丘脑

垂体

肾上腺(HPA)轴、下丘脑

垂体

甲状腺(HPT)轴均与产生抑郁症具有相关联系,并且,若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反应迟钝则产生重度抑郁肠脑轴失调。
[0005]目前,抑郁症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其他治疗。(1)药物治疗:现阶段临床上对抑郁症的主要治疗方法为药物治疗,其能够使患者的抑郁情况在根本上有效改善,同时缓解焦虑、抑郁情况,以及其他症状,常采用的抗抑郁药物类型有褪黑素类药、阿戈美拉汀、噻奈普汀、天然抗抑郁药、神经营养因子类药物。抗抑郁症药物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及不良反应,对每个人的治疗应答也不尽相同,合理选择与应用药物尤为重要;(2)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CBT)是一大类包括认知治疗和行为治疗的心理治疗方法,是通过改变个人思维行为模式来纠正失调情绪和行为,改善心理问题的一系列心理治疗方法总和。它着眼于患者不合理的认知问题,通过改变患者的看法与
态度来解决心理问题,对抑郁症、焦虑症等具有较好疗效,具体包括心理、催眠、放松、行为、自我暗示、人际心理、婚姻、家庭等治疗方法。在进行治疗上,通常采用药物与心理两者结合治疗的方法,且当前心理治疗方法在国外应用较多。(3)其他治疗:对于严重抑郁症障碍患者,可采用电休克疗法(ECT)进行治疗,其在短时间内使适量电流通过患者头部致全身抽搐,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ECT具有起效快、效果好等优点,多个临床治疗指南推荐其作为严重抑郁症紧急情况下(如高危自杀风险、极度痛苦等)的治疗首选,但ECT可能存在一定的脑血管意外、认知功能损害等风险,故治疗前应充分评估风险收益,且治疗后应继续进行抗抑郁症药物治疗,以降低复发风险。
[0006]焦虑症是一种以焦虑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类疾病,通常表现为过度的焦虑、担忧、恐惧、紧张并伴有疲劳、易怒、睡眠和饮食障碍等,主要分为社交焦虑症、分离焦虑症、特定恐惧症、广泛性焦虑症、惊恐障碍、广场恐惧症、由其他躯体疾病所致的焦虑症和物质或药物所致的焦虑症等。
[0007]目前,焦虑症的全球患病率为7.3%~28.0%,其在中国的终生患病率为7.6%,国内外研究均显示焦虑障碍在早年发生,且在女性中较为常见。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加,焦虑症的患病率还在不断攀升,严重影响患者的躯体、心理及社会功能,增加了全社会的疾病总负担。
[0008]目前,焦虑症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化学药物、中药及心理干预等,其中化学药物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式,中药和心理干预通常作为辅助治疗方式。(1)化学药物治疗:由于焦虑症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无理想靶点,所以目前已上市和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的治疗焦虑症的化学药物皆基于神经传导系统,主要靶向γ

氨基丁酸(GABA)受体、5

羟色胺(5

HT)受体、H1受体、多巴胺(Da)受体、肾上腺素受体、去甲肾上腺素(NA)和电压门控钙通道等,但仅对广泛性焦虑症、社交焦虑症、惊恐障碍和广场恐惧症有效,而对于特定恐惧症药物治疗研究却很少。另外,药物治疗目前也存在许多不良反应及局限性,如认知功能损害、肝功能损害、产生药物依赖与躯体戒断状态等。(2)中药治疗:当前已上市的临床用于治疗焦虑症的中成药较少,主要有九味镇心颗粒、参芪五味子片、稳心颗粒、养血清脑颗粒等,且开展的中药治疗焦虑症的临床试验较少,而中医其他治疗方式如针灸和按摩等的临床研究更是缺乏。(3)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相比,心理疗法不良反应少,对患者损害较小,患者易于接受,避免了药物滥用带来的痛苦,虽治疗焦虑症的机制并不十分明确,但也常被推荐用于临床焦虑症的治疗,心理疗法包括认知行为疗法(CBT)、冥想疗法、森田疗法、家庭疗法、催眠疗法和正念疗法等。CBT是最受经验支持的治疗儿童、青少年和成人焦虑症的心理疗法,心理治疗则通常周期较长、受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较大。
[0009]强迫症是一种以反复的、持续的侵入性思维和重复性动作为核心表现的难治性精神疾病,其特征是强迫思维和(或)强迫行为。该疾病具有高致残性、高复发率等特点,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十大致残性疾病之一。
[0010]强迫症的终生患病率为1%~3%,其发病年龄呈双峰型,通常在儿童期(平均发病年龄约10岁)或青少年期(平均发病年龄约21岁),且男孩发病早于女孩,30岁后发病较为少见。在儿童期发病的强迫症患者中,男孩更易受强迫症的影响(男女比为2:1~3:1),而在患有强迫症的成年人中,性别比约为1:1。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嗜黏蛋白阿克曼氏菌在制备缓解和/或治疗精神类疾病的药品中的应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嗜黏蛋白阿克曼氏菌是保藏编号为CGMCC No.22793的嗜黏蛋白阿克曼氏菌AM06或保藏编号为CGMCC No.22794的嗜黏蛋白阿克曼氏菌AM02中的至少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嗜黏蛋白阿克曼氏菌是活菌、形态结构完整的灭活菌、形态结构不完整的灭活菌中的一种,两种或更多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嗜黏蛋白阿克曼氏菌是嗜黏蛋白阿克曼氏菌活菌体,经过基因重组、改造或修饰、减毒、化学处理、物理处理或灭活的嗜黏蛋白阿克曼氏菌,嗜黏蛋白阿克曼氏菌裂解物,嗜黏蛋白阿克曼氏菌液体培养上清液中的一种,两种或更多种。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精神类疾病包括抑郁症、焦虑症和强迫症。6.根据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品的剂型包括丸剂、片剂、颗粒剂、胶囊、口服液或管饲制剂。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秀娟郭真常磊王薇郑丽君王晔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知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