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洞口及电梯井一体式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32474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9: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洞口及电梯井一体式防护装置,涉及建筑领域,解决现有防护方式施工效率低以及容易失稳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电梯洞口及电梯井一体式防护装置,包括固定于电梯洞口两侧墙体或楼板的两根立杆,立杆竖向布置,两根立杆之间安装防护门;两根立杆的底部分别设置一根固定于立杆、墙体或楼板的纵杆,两根纵杆相互平行并与两根立杆所在的平面垂直,纵杆的一部分悬挑于电梯井内,纵杆的悬挑段连接斜拉索,斜拉索的另一端固定于立杆或电梯洞口的墙体或楼板,两根纵杆之间搭设防护板或防护网。电梯洞口处通过防护门进行防护,电梯井通过防护板或防护网进行防护,各层的防护相互独立,提高了安全性,降低了施工难度和工程量。施工难度和工程量。施工难度和工程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梯洞口及电梯井一体式防护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是一种在施工阶段,对电梯洞口及电梯井进行防护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房屋建筑施工时,为保证施工安全、施工方便,电梯洞口和电梯井需要进行防护。电梯洞口防护多采用传统的栅栏式或者钢管式栏杆,将栏杆锚固于墙体上。电梯井防护多采用落地式脚手架,从下往上依次搭接。电梯洞口防护和电梯井防护相互独立,在施工时间、施工成本、施工安全方面均不理想,后期拆除也相对麻烦,尤其是对于层高较高建筑,电梯井防护需要搭设大量的脚手架,不仅费时费力,还容易失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梯洞口及电梯井一体式防护装置,解决现有防护方式施工效率低以及容易失稳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电梯洞口及电梯井一体式防护装置,包括固定于电梯洞口两侧墙体或楼板的两根立杆,立杆竖向布置,两根立杆之间安装防护门;两根立杆的底部分别设置一根固定于立杆、墙体或楼板的纵杆,两根纵杆相互平行并与两根立杆所在的平面垂直,纵杆的一部分悬挑于电梯井内,纵杆的悬挑段连接斜拉索,斜拉索的另一端固定于立杆或电梯洞口的墙体或楼板,两根纵杆之间搭设防护板或防护网。
[0005]具体的:两根立杆分别安装一扇可绕立杆转动的防护门,防护门设置门锁。
[0006]由于防护门和立杆均属于临时结构,后期需要拆除,为了简化防护门的拆装工作,进一步的是:立杆固定设置两个顶部开孔的套管,套管竖向布置,防护门的一侧固定设置两个竖直向下的转轴,并且套管与转轴相互适配。
[0007]为便于电梯井防护板的施工,也为了保证电梯井防护的安全与稳固,进一步的是:两根纵杆之间搭设至少一根连接杆,连接杆与纵杆垂直,连接杆和与纵杆上铺设防护板或防护网。
[0008]为了避免连接杆在纵杆上滑动,具体的:纵杆的顶面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限位结构,连接杆的两端分别卡于纵杆的限位结构内。例如,纵杆的顶面上设置螺栓,相邻的两颗螺栓或更多颗螺栓形成一个限位结构。
[0009]电梯井防护板可以为任何板材,例如:电梯井防护板为木板、胶合板或钢板。
[0010]为了降低斜拉索的受力量,进一步的是:斜拉索的一端连接于纵杆的悬挑端,另一端连接于纵杆的顶端。
[0011]为了提高两根立杆下端的稳固性,进一步的是:两根立杆的下端之间还固定设置横撑杆。
[0012]为了保证立杆的稳固,立杆可以通过两个固定点位或更多的固定点位进行固定。例如,立杆在固定点位通过卡具固定于墙体或楼板。
[0013]为了简化拆装立杆、横撑杆和纵杆的拆装难度,也为了减少对墙体和楼板的损伤,进一步的是:两根立杆的上段分别通过一个固定点位固定于墙体,两根立杆的下端分别置于电梯洞口处的楼板上,两根立杆的下端设置贯通的纵杆安装孔,纵杆贯穿纵杆安装孔,纵杆还固定设置用于限制纵杆沿其轴向向电梯洞口外侧移动的限位卡,限位卡位于电梯井内并与电梯洞口处的楼板接触;两根立杆在设置纵杆安装孔的位置还设置横撑杆安装孔,横撑杆安装孔位于立杆朝向电梯洞口的一侧,纵杆在与横撑杆安装孔对应的位置预留等大的同心孔,横撑杆的两端位于横撑杆安装孔和同心孔内,横撑杆可伸缩调节或由至少两段连接而成。
[0014]具体的:立杆、横撑杆和纵杆均为矩形钢管,斜拉索为钢绳。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电梯洞口处通过防护门进行防护,电梯井通过防护板或防护网进行防护,防护板和防护网直接由两根纵杆和斜拉索进行支撑,纵杆和斜拉索直接固定于墙体、楼板或立柱,立柱又固定于墙体或楼板,因此楼房各层之间的防护相互独立,互不影响,提高了安全性,也降低了施工难度和工程量。电梯洞口及电梯井一体式防护装置拆卸后可重复利用,周转性好,整个防护装置结构简单,可靠性好,容易拆装。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专利技术电梯洞口及电梯井一体式防护装置正视电梯洞口的示意图。
[0017]图2是图1中防护门与立杆的配合示意图。
[0018]图3是图1沿A

A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0019]图4是图3沿B

B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电梯洞口1、墙体2、楼板3、立杆4、防护门5、纵杆6、电梯井7、斜拉索8、门锁9、套管10、转轴11、连接杆12、横撑杆13、限位卡14、卡具15。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2]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电梯洞口及电梯井一体式防护装置,包括固定于电梯洞口1两侧的两根立杆4,立杆4竖向布置,两根立杆4之间安装防护门5。两根立杆4对应的竖直面为电梯洞口1对应的竖直面。立杆4固定于墙体2或楼板3,立杆4优选为矩形钢管,矩形钢管自身的强度高,并且便于与墙体2贴合固定。例如,立杆4为矩形钢管,并通过卡具15固定于墙体2,墙体2为剪力墙。
[0023]防护门5固定于立柱4,对电梯洞口1进行安全防护。防护门5可以为栅栏式,或者旋转式,或其他现有的结构。例如,参见图1,两根立杆4分别安装一扇可绕立杆4转动的防护门5。为了简化防护门5的拆装工作,如图2所示,立杆4固定设置两个顶部开孔的套管10,套管10竖向布置,防护门5的一侧固定设置两个竖直向下的转轴11,并且转轴1与套管10 1相互适配。套管10可以焊接于立杆4,转轴11可焊接于防护门5的一侧。立柱4固定后,将防护门5的转轴11自上而下插入套管10,就可将防护门5安装于立柱4。防护门5设置可以设置门锁9,门锁9设置于防护门5之间,或者设置于防护门5与其他固定物之间。
[0024]两根立杆4的底部分别设置一根固定于立杆4、墙体2或楼板3的纵杆6,两根纵杆6相互平行并与两根立杆4所在的平面垂直。纵杆6最好为矩形钢管,纵杆6水平布置,纵杆6的
一部分悬挑于电梯井7内,如图4所示,纵杆6的悬挑段连接斜拉索8,斜拉索8的另一端固定于立杆4或电梯洞口1的墙体2或楼板3。为了减小斜拉索8的受力,斜拉索8的倾角应尽量大,因此斜拉索8的一端连接于纵杆6的悬挑端。为了避免在墙体2和楼板3安装斜拉索8的锚固点,从而避免损伤墙体2和楼板,斜拉索8的一段最好连接于立杆4。例如,例如斜拉索8的一端连接于纵杆6的悬挑端,另一端连接于纵杆6的顶端。斜拉索8一般为钢索。
[0025]两根纵杆6均悬挑于电梯井7内,并且两根纵杆6水平。两根纵杆6之间搭设防护板或防护网,对电梯井7进行安全防护。为了于电梯井7防护板的施工,也为了保证电梯井7防护的安全,两根纵杆6之间搭设至少一根连接杆12,连接杆12将两根纵杆6连接为一个整体,保证电梯井防护的稳固和安全。连接杆12最好与纵杆6垂直,连接杆12最好为多根且间隔布置,连接杆12和与纵杆6上铺设防护板或防护网。
[0026]为了避免连接杆12在纵杆6上滑动,纵杆6的顶面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限位结构,连接杆12的两端分别卡于纵杆6的限位结构内。限位结构可以仅对纵杆6的长度方向进行限制,或者限位结构同时对纵杆6的长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电梯洞口及电梯井一体式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于电梯洞口(1)两侧墙体(2)或楼板(3)的两根立杆(4),立杆(4)竖向布置,两根立杆(4)之间安装防护门(5);两根立杆(4)的底部分别设置一根固定于立杆(4)、墙体(2)或楼板(3)的纵杆(6),两根纵杆(6)相互平行并与两根立杆(4)所在的平面垂直,纵杆(6)的一部分悬挑于电梯井(7)内,纵杆(6)的悬挑段连接斜拉索(8),斜拉索(8)的另一端固定于立杆(4)或电梯洞口(1)的墙体(2)或楼板(3),两根纵杆(6)之间搭设防护板或防护网。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洞口及电梯井一体式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根立杆(4)分别安装一扇可绕立杆(4)转动的防护门(5),防护门(5)设置门锁(9)。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洞口及电梯井一体式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立杆(4)固定设置两个顶部开孔的套管(10),套管(10)竖向布置,防护门(5)的一侧固定设置两个竖直向下的转轴(11),并且套管(10)与转轴(11)相互适配。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洞口及电梯井一体式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根纵杆(6)之间搭设至少一根连接杆(12),连接杆(12)与纵杆(6)垂直,连接杆(12)和与纵杆(6)上铺设防护板或防护网。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梯洞口及电梯井一体式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纵杆(6)的顶面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限位结构,连接杆(12)的两端分别卡于纵杆(6)的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