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尾门植绒弹簧的加滑涂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32417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9:06
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汽车零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尾门植绒弹簧的加滑涂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汽车尾门植绒弹簧放入配置好的柔软剂溶液中,或将配置好的柔软剂溶液喷涂于汽车尾门植绒弹簧上;步骤二:将所述柔软剂溶液完全吸附于所述汽车尾门植绒弹簧的绒毛上;步骤三:将汽车尾门植绒弹簧在柔软剂溶液中完全浸湿后取出,并去除汽车尾门植绒弹簧上残余的柔软剂溶液;将完全浸湿的汽车尾门植绒弹簧干燥。本申请提供一种汽车尾门植绒弹簧的加滑涂油方法,柔软剂溶液在植绒弹簧绒毛的纤维表面发生定向吸附并形成单分子薄膜,降低纤维的表面张力,不仅能减少纤维之间的摩擦系数,而且还能减低纤维与套管之间的摩擦阻力。而且还能减低纤维与套管之间的摩擦阻力。而且还能减低纤维与套管之间的摩擦阻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尾门植绒弹簧的加滑涂油方法


[0001]专利技术属于汽车零配件
,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尾门植绒弹簧的加滑涂油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绒毛的前身是化纤长丝,从化纤长丝到绒毛的染整加工过程中会导致绒毛摩擦系数增大、手感粗糙,降噪效果不理想。目前传统电动尾门植绒弹簧后整理是直接加入润滑油,如白油、黄油等以此来降低摩擦系数。在高速强力下,润滑油的动摩擦系数小,但是静摩擦系数较高。因此加润滑油的处理的植绒弹簧在机器启动时由静止状态到开始滑动所消耗的功能就大,启动后的功能逐渐减小并趋向正常。
[0003]在纺织染整行业的工中,手感柔软处理已成为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价值的重要工序。织物柔软剂在国内外发展都比较成熟,品种也繁多,处理不同纤维、不同织物选择不同类型的柔软剂,降低织物的摩擦系数、从而减少摩擦阻力,使织物具有柔润滑爽、蓬松丰满、富有弹性。然而在汽车领域中,一直是通过润滑油的涂抹来降低摩擦系数。但是直接加入润滑油的这种工艺会存在漏油风险,且由于绒毛表面毛糙、松散,溶液吸附液体而形成纤维团,会降低植绒弹簧的减噪效果。
[0004]现通过跨行业应用,将纺织染整的手感柔软处理应用到汽车零配件领域,将汽车尾门植绒弹簧由原来的涂抹润滑油工艺改变为柔软剂涂油工艺,以此解决汽车尾门弹簧出现的漏油、绒毛成团、减噪效果不佳等问题。柔软剂可以降低植绒弹簧的动摩擦系数和静摩擦系数,显示出更好的柔软、滑爽、蓬松丰满的效果,使得绒毛保持蓬松状态。而且通过柔软剂涂油工艺处理后的弹簧,在组装的时候也不需要现场涂油来保证弹簧的顺滑,使组装更简易。此外,柔软剂还具有与绒毛牢固结合、耐久性高等性能,在使用和贮存过程中稳定性好、对人体皮肤无刺激性以及对生态环境无污染性等优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尾门植绒弹簧的加滑涂油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往植绒弹簧中直接加入润滑油的这种工艺在正常使用过程中会存在漏油及打油不均匀的风险,且由于绒毛具有一定的长度、且绒毛松散,容易吸润滑油液而形成纤维团,从而会降低植绒弹簧的减噪效果技术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尾门植绒弹簧的加滑涂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步骤一:将所述汽车尾门植绒弹簧放入配置好的柔软剂溶液中,或将配置好的柔软剂溶液喷涂于汽车尾门植绒弹簧上;
[0008]步骤二:将所述柔软剂溶液完全吸附于所述汽车尾门植绒弹簧的绒毛上,且在各个所述绒毛之间形成薄膜层;
[0009]步骤三:将所述汽车尾门植绒弹簧在所述柔软剂溶液中完全浸湿或将柔软剂溶液
完全喷涂于汽车尾门植绒弹簧后取出,并去除所述汽车尾门植绒弹簧上残余的柔软剂溶液;将吸附有柔软剂溶液的汽车尾门植绒弹簧干燥从而使得所述汽车尾门植绒弹簧的绒毛始终保持蓬松状态。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可选的方案,所述柔软剂溶液包括柔软剂;所述柔软剂包括表面活性柔软剂、反应性柔软剂或非表面活性柔软剂中的一种。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可选的方案,所述柔软剂溶液还包括溶剂,所述柔软剂溶液由柔软剂和溶剂混合形成,所述溶剂为无机溶剂或有机溶剂。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可选的方案,所述柔软剂溶液的制作过程如下:1份柔软剂加1份溶剂搅拌均匀,再加24份溶剂稀释形成所述柔软剂溶液。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可选的方案,所述表面活性柔软剂包括阳离子性柔软剂、阴离子性柔软剂、非离子性柔软剂或两性柔软剂中的一种。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可选的方案,所述反应性柔软剂与所述绒毛中的纤维素中的羟基发生反应或者自身发生交联形成酯键或者醚键的有弹性的高分子薄膜。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可选的方案,表面活性柔软剂包括极性基团和长链脂肪烃基非极性基团,所述非极性基团的碳链饱和度高或含有一个双键。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可选的方案,所述非表面活性柔软剂包括用于柔软整理的聚乙烯柔软剂、聚丙烯柔软剂以及有机硅树脂柔软剂。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可选的方案,所述步骤三中汽车尾门植绒弹簧放入柔软剂溶液中浸置的时间为1~5min。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可选的方案,所述步骤三中干燥方式为烘干或晾干或吹干,其中烘干采用烘烤箱将浸有柔软剂溶液的汽车尾门植绒弹簧烘干,烘烤箱的烘烤温度为60~150℃,烘烤时间为10~25min。
[0019]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尾门植绒弹簧的加滑涂油方法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
[0020]1、本申请提供一种汽车尾门植绒弹簧的加滑涂油方法,将汽车尾门植绒弹簧放入配置好的柔软剂溶液后,或将配置好的柔软剂溶液喷涂于汽车尾门植绒弹簧上,柔软剂溶液在植绒弹簧绒毛的纤维表面发生定向吸附并形成单分子薄膜,降低纤维的表面张力,纤维变得容易伸展而使织物变得蓬松而丰满,产生柔软的手感,同时柔软剂溶液与绒毛之间产生的范德华力,绒毛变得容易伸展而使得绒毛变得蓬松而丰满,柔软剂在纤维表面形成的疏水薄膜具有较低的表面张力和平滑性,不仅能减少纤维之间的摩擦系数,而且还能减低纤维与套管之间的摩擦阻力,柔软剂的疏水基越长,在纤维表面形成薄膜的平滑性越好;
[0021]2、本申请通过柔软剂溶液涂油工艺处理后的植绒弹簧,在组装的时候也不需要现场涂油,使组装更简易;此外,柔软剂溶液还具有与绒毛牢固结合、耐久性高等性能,经过柔软剂溶液涂油工艺处理后的植绒弹簧在使用和贮存过程中稳定性好、对人体皮肤无刺激性以及对生态环境污染性低。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
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3]图1为未经过处理的植绒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经过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尾门植绒弹簧的加滑涂油方法涂油处理的植绒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经过润滑油经过处理的植绒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柔软剂溶液的基本参数表。
[0027]图5为汽车尾门植绒弹簧未经过处理、经过氨基硅油柔软剂溶液和润滑油处理后的动、静摩擦系数表。
[0028]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0029]1、汽车尾门植绒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详细描述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而不能理解为对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1]在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尾门植绒弹簧的加滑涂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汽车尾门植绒弹簧放入配置好的柔软剂溶液中,或将配置好的柔软剂溶液喷涂于汽车尾门植绒弹簧上;步骤二:将所述柔软剂溶液完全吸附于所述汽车尾门植绒弹簧的绒毛上,且在各个所述绒毛之间形成薄膜层;步骤三:将所述汽车尾门植绒弹簧在所述柔软剂溶液中完全浸湿或将柔软剂溶液喷涂于汽车尾门植绒弹簧确保完全润湿后取出,并去除所述汽车尾门植绒弹簧上残余的柔软剂溶液;将吸附有柔软剂溶液的汽车尾门植绒弹簧干燥从而使得所述汽车尾门植绒弹簧的绒毛始终保持蓬松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尾门植绒弹簧的加滑涂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柔软剂溶液包括柔软剂;所述柔软剂包括表面活性柔软剂、反应性柔软剂或非表面活性柔软剂中的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尾门植绒弹簧的加滑涂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柔软剂溶液还包括溶剂,所述柔软剂溶液由柔软剂和溶剂混合形成,所述溶剂为无机溶剂或有机溶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尾门植绒弹簧的加滑涂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柔软剂溶液的制作过程如下:1份柔软剂加1份溶剂搅拌均匀,再加24份溶剂稀释形成所述柔软剂溶液。5.根据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友辉许德泉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斯倍秀植绒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