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低辣椒果实中辣椒素含量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32384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9: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降低辣椒果实中辣椒素含量的方法,属于农业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降低辣椒果实中辣椒素含量的方法为:在辣椒植株进入花期后,对辣椒植株喷施过氧化氢溶液。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辣椒植株多次喷施极浓度为2mmol/L~4mmol/L的过氧化氢溶液,实现了降低辣椒果实中的辣椒素含量的目的。该方法操作简便,制备成本低,易于控制,应用范围广。应用范围广。应用范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低辣椒果实中辣椒素含量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
,具体涉及一种降低辣椒果实中辣椒素含量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辣椒素是一种特异性地在辣椒果实胎座和果皮组织中合成,决定辣椒果实辛辣风味的生物碱类物质。研究表明,辣椒素的积累主要受到遗传、环境、竞争物质和酶的影响。一般来说,辣椒的基因型以及决定辣椒素含量的特定基因对辣椒素的积累起决定性作用。同时,辣椒素的积累对于逆境胁迫也较为敏感,温度、水分、光照等不同逆境胁迫均能够显著影响辣椒素代谢进程,导致辣椒果实中辣椒素含量的改变。此外,辣椒素的积累与木质素、单宁、类黄酮等的生成存在着竞争关系;辣椒素的合成酶和降解酶同样也会影响辣椒素的含量。
[0003]近年来,受全球温室效应的影响,辣椒产区极端气候条件频发,高温、干旱等逆境导致的适采期鲜食辣椒果实辣味超标,严重影响鲜食微辣型辣椒果实品质。在不同类型栽培辣椒中,杭椒类型辣椒以其适采期(一般在花后15天左右)果实皮薄微辣、品质突出的特点,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目前,高温、干旱等逆境造成的杭椒果实中辣椒素过量积累,导致辣椒过辣,是限制产业发展的重要原因。
[0004]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H2O2。纯过氧化氢是淡蓝色的黏稠液体,可任意比例与水混溶,是一种强氧化剂,加水稀释到一定浓度(3%以下)的过氧化氢水溶液俗称双氧水,为无色透明液体,广泛应用于医用伤口消毒和食品消毒。过氧化氢(H2O2)作为一种结构简单,易扩散的小分子,在植物体内以极低浓度广泛存在,作为一种内源性信号物质,参与植物细胞不同生物学进程的应答和代谢调控。现有研究表明,极低浓度的过氧化氢可以作为信号物质调控植物内源物质的代谢,而高浓度过氧化氢会刺激植物细胞造成氧化胁迫,产生应激反应,研究表明,0.5mmol/L的过氧化氢会钝化SOD活性,产生植物毒害作用。
[0005]因此,如何合理的利用过氧化氢降低辣椒果实中辣椒素的含量,以解决辣椒果实中辣椒素过量积累,导致辣椒过辣的技术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辣椒果实中辣椒素含量的方法,用于解决目前极端气候频发的情况下,鲜食微辣型辣椒生产过程中辣椒果实的辣椒素大量积累,导致辣味超标,降低果实品质和经济效益的问题。
[000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降低辣椒果实中辣椒素含量的方法,在辣椒植株进入花期后,对辣椒植株喷施过氧化氢溶液。
[0009]优选的,所述辣椒植株的品种为杭椒。
[0010]优选的,所述辣椒植株的栽培在光暗交替环境下进行,光暗周期为11~13h/11~
13h,光培养的温度为24~25℃,光照强度为180~220μmol
·
m
‑2·
S
‑1,暗培养的温度为18~22℃。
[0011]优选的,所述光暗交替环境的空气相对湿度为40~60%。
[0012]优选的,所述喷施的次数为2~3次,每次喷施的时间间隔为4~6天。
[0013]优选的,第一次喷施过氧化氢溶液是在辣椒植株开花当天。
[0014]优选的,所述喷施的时机为辣椒植物进入暗培养前的1~3h时。
[0015]优选的,所述喷施的方式为整株喷施,喷施部位包括茎、叶、花、果实。
[0016]优选的,所述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为2mmol/L~4mmol/L;每次喷施喷至有水滴滑落即可。
[0017]本专利技术通过对辣椒植株多次喷施浓度为2mM~4mM的过氧化氢溶液,实现了降低辣椒果实中的辣椒素含量的目的。该方法操作简便,制备成本低,易于控制,应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实施例1中不同浓度过氧化氢溶液喷施不同次数后辣椒果实中辣椒素含量的结果图;
[0020]图2为实施例2中不同浓度过氧化氢溶液喷施不同次数后辣椒植株叶片中净光合速率Pn检测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但是不能把它们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
[0022]实施例1
[0023]辣椒幼苗的培养:选取杭椒幼苗,在光暗周期为12h/12h,光培养温度25℃、光照强度200μmol
·
m
‑2·
S
‑1,暗培养温度20℃,空气相对湿度为50%条件下连续培养3个月,得到辣椒植株。本实施例测试的杭椒开花当天即完成授粉,3

4天后花瓣脱落,开始形成小的果实,并随着时间推移膨大,采摘期为开花后10

20天。
[0024]在上述培养环境下继续培养,在培养的辣椒植株进入花期时,分别作如下处理:
[0025]处理1:在辣椒植株开花当天喷施浓度为2mM的过氧化氢溶液,喷施的时机为辣椒植物进入暗培养前的3h时,喷施部位为辣椒整株,喷至有水滴滑落;之后每隔5天重复喷施一次,共喷施4次;
[0026]处理2:在辣椒植株开花当天喷施浓度为4mM的过氧化氢溶液,喷施的时机为辣椒植物进入暗培养前的3h时,喷施部位为辣椒整株,喷至有水滴滑落;之后每隔5天重复喷施一次,共喷施4次;
[0027]处理3:在辣椒植株开花当天喷施浓度为8mM的过氧化氢溶液,喷施的时机为辣椒植物进入暗培养前的3h时,喷施部位为辣椒整株,喷至有水滴滑落;之后每隔5天重复喷施
一次,共喷施4次;
[0028]对照组:在辣椒植株开花当天喷施水,喷施的时机为辣椒植物进入暗培养前的3h时,喷施部位为辣椒整株,喷至有水滴滑落;之后每隔5天重复喷施一次,共喷施4次。
[0029]辣椒果实中辣椒素含量的测定:分别采摘并测定喷施2、3、4次过氧化氢溶液或水后的第3天的辣椒果实中辣椒素的含量,辣椒素类物质含量的测定方法参照国家标准GB/T 21266

2007执行。
[0030]结果如图1和表1所示,可以看出:与对照(水,0mM)相比,不论是2mM、4mM还是8mM的过氧化氢溶液,喷施2次、3次或4次,辣椒果实中的辣椒素含量均显著下降;其中,喷施2mM过氧化氢溶液的辣椒果实中辣椒素含量下降幅度最明显,喷施2次、3次、4次的辣椒果实中辣椒素含量下降幅度分别为72.4%、82.8%、85.2%。
[0031]表1不同浓度不同次数喷施过氧化氢溶液后辣椒中辣椒素的含量
[0032][0033]实施例2
[0034]叶片净光合速率Pn是衡量叶片是否受到毒害的重要指标,因此,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低辣椒果实中辣椒素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辣椒植株进入花期后,对辣椒植株喷施过氧化氢溶液。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辣椒植株的品种为杭椒。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辣椒植株的栽培在光暗交替环境下进行,光暗周期为11~13h/11~13h,光培养的温度为24~25℃,光照强度为180~220μmol
·
m
‑2·
S
‑1,暗培养的温度为18~22℃。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暗交替环境的空气相对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远高成安叶青静何勇姚祝平万红建周国治阮美颖王荣青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农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